大评弹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收徒

    贷款三百万,加上存款一百万,全部都被李茜投入了电视装配代工厂。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赌博。用胡大圣的话说:步子迈这么大,就不怕扯着蛋么?

    “德康科技公司”开业当天。

    作为拥有百分之十三股份的股东,李茜自然要参加开业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结束,李茜在桑塔纳上对刘百润说了一句话:“百润,我要是把咱们家的钱全赔光,还欠了一屁股贷款,你会不会怪我?到那时候咱们可怎么办?”

    刘百润宽慰自己的妻子:“怕什么。大不了我用那几家咖啡馆的盈利替你还债。咱们两个继续抱着三弦、琵琶,找个茶馆卖唱。从头再来就是了。”

    李茜笑了笑:“你说的容易。东山再起是咱们评弹里的情节。唱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呢。”

    电子产品代工,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找国外客户,到建立流水线,培训工人。。。整整五个月,李茜几乎住在了工厂里。

    隔行如隔山,刘百润不能为妻子分摊什么,便接过了照顾笑生、笑嫣的重任。好在咖啡馆运转良好,刘百润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上。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的老百姓在今天将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晚上七点,刘家的四合院热闹非凡。家里的那台背投电视被刘百润和胡大圣抬到了院子中央。平江路的老街坊们搬着板凳、马扎围坐着,边聊着天,边等着电视直播香港回归。

    回归仪式要在午夜进行。刘百润夫妇自然要唱评弹垫场。

    李茜已经累了一天。刘百润让她歇着,他自己说单档的《岳飞进京》。

    晚上11点56,四合院中的人,目光全都聚集在那台背投电视上。中英两国护旗手入场。谭善爱中校朝着英国人喊道:“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四合院中的老街坊议论纷纷:“嘿,真解气。英国人也该下岗喽。”

    “租给他们99年,便宜他们了。”

    三分钟后,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天佑女王》的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紧接着,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电视机内外都响起了一阵掌声。

    笑嫣问刘百润:“爸爸,大家怎么都这么高兴吖。”

    刘百润刮了刮女儿的鼻子:“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已是凌晨,院子当中的人渐渐散去。

    刘百润夫妇回到卧室。

    刘百润边洗着脚边问妻子:“工厂那边怎么样了?”

    李茜道:“流水线已经组装完成了。以后啊,全国每卖出十台美瑞电视,就有一台是我们厂子代工组装的。”

    刘百润笑道:“你们那位原总简直就是个甩手掌柜。他是大股东,却把所有事都甩给你这个小股东。”

    李茜道:“没有办法。谁让人家能拉来外国客户呢?他负责陪着那些洋人夜夜笙歌搞招待,我负责扎在车间里抓生产。呵,我现在说是股东,其实就一车间主任。对了,咖啡馆那边怎么样了?”

    刘百润道:“还不错。几家分店营业额月月都在涨。省外的分店也开始盈利了。”

    李茜道:“对了,笑生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半月,你晚上别在院里唱评弹了。影响他复习。”

    刘百润道:“知道。他说了,要冲击双百分呢。”

    第二天,刘百润照旧送两个孩子去了学校,而后来到咖啡馆。

    咖啡馆里,站着两个熟悉的人:苏州大学的学生张阿根、苗丽丽。

    两年前,伊莎贝拉咖啡馆刚开张时,他们两个曾在伊莎贝拉咖啡馆勤工俭学过。

    刘百润惊喜万分:“阿根、丽丽,你们怎么有空来看刘叔叔我了?”

    苗丽丽解释:“刘叔,我们两个已经毕业了。他在《苏州日报》报社工作,我呢,去了市歌舞团。今天我来,是找您拜师来的。”

    刘百润惊讶:“拜师?跟我学煮咖啡?”

    苗丽丽摇摇头:“煮咖啡我早就会。是这样,我们市歌舞团正在筹建曲艺部。我打算跟您学苏州评弹。”

    刘百润愣住了:“学评弹?”

    其实,刘百润一直在发愁。刘家的评弹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整整三代了。李茜一心一意想送儿女出国,接受西式的精英教育。刘家的评弹似乎是后继无人。

    刘百润对苗丽丽说:“丽丽,你要知道,在评弹行,拜师是一件大事。不是随随便便叫一声‘师傅’就成的。师傅如父,如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还有,学评弹要吃苦的。”

    张阿根插话:“我们家丽丽不怕吃苦。”

    刘百润惊讶:“你们家?”

    张阿根笑道:“我们两个上个月刚结的婚。要说,这伊莎贝拉咖啡馆还是我们的媒人呢。”

    刘百润笑道:“呵,这真是没想到。阿根,你太老实,跟她结婚,是不是在家里老受她的欺负?”

    苗丽丽道:“没错。他天天说我是母老虎。刘叔,言归正传。拜师的事您看。。。”

    刘百润道:“这事儿我得跟我父亲好好商议商议。我刚才说了,在评弹行里,拜师不是小事。”

    胡大圣凑上来:“现在的小青年,听评弹的没几个。想学评弹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平白无故多了个徒弟,你就偷着乐吧。还跟我刘伯商议什么?”

    刘百润道:“你不懂。徒弟收徒孙,要师傅同意。这是规矩。”

    胡大圣连忙摆手:“得得得。你们的那些老规矩啊,在我看来就是死脑筋。”

    苗丽丽道:“刘叔,那我就等你的消息?”

    刘百润跟苗丽丽要了个电话,送刚毕业的小两口离开了咖啡馆。

    胡大圣道:“真想不到,张阿根那个木头,能娶到苗丽丽这样的高干家女儿。”

    刘百润道:“所以说,这做人啊,还是老实点好。”

    胡大圣笑道:“你这是话里有话,骂我呢吧?”

    刘百润给自己倒上一杯茶:“不是骂你,而是规劝你。你可别再搞出上回那样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