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星空
字体: 16 + -

第八章 烟笼寒水

    第二天一早,门墩儿、范同辉、陈东、刘真四人为宋子渊送行。

    门墩儿送的是用军营外那片竹林的青竹制成的一把剑鞘,两片带皮青竹用鱼胶严丝合缝地粘合在一起,青青的竹皮连半点划痕都没有,素洁青翠,鞘口处有一竹节,恰好承托剑柄,显然是用了心思的。

    陈东送的是那竹林的青竹制成的一枚竹简,刻了诗经中的《青青子衿》篇。虽然毛锥写字通行既久,但陈东这枚竹简却是刀刻之后又填墨的,选的是生长三年的竹子,刮青与杀青做的认真仔细,表面光洁圆润,颜色通体如一。

    刘真送的是一顶竹笠,竹篾用的都是最外一层竹皮,刮得极薄却编得细细密密,结结实实,中间填了风干的雏菊,戴在头上,清香扑面。

    范同辉送的却是一小袋子半两钱,他说你们这些穷鬼送的东西关键时候屁用不顶,还是金钱来的实在,惹得大家一顿笑骂。

    宋子渊都一一收好,然后长揖而别。

    宋子渊没有回送四人任何东西,只在心里,默默说了四个字,山高水长。

    方山西行四十余里便是大江,一路走去,遍地是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行走江湖了吧?

    自大军驻扎此地以来,原本偏僻荒凉的小路,来来往往的行人便络绎不绝起来,自然没有山贼劫匪敢于出现,英雄救美的机会,更不会有了,好人家的女儿,哪个会到军营附近来?

    江边,有一座古镇,名曰笼寒。

    一座因渡口而形成的小镇,渡口的系船桩,看上去至少三四百年了。

    青石街巷,黛瓦白墙,那些屋脊仿佛盘踞于小镇的一条条青龙,朝来兴风,暮来兴雨。

    据传,渡口比秣陵城历史还要悠长,这小镇名字本叫做龙颔的,后来不知犯了谁的忌讳,才改作笼寒。“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而笼寒镇恰在长江这条巨龙颔下,又为秣陵之锁钥,船运业自然十分发达。

    数百年的经营,小镇规模比起一般的县城亦不遑多让。城隍土地、医馆学堂、镖局武馆、商铺青楼,应有尽有,诸子百家隐匿其间,推车的挑担的打把式卖线的五花八门各具精彩。

    一位粗缯大布的少年,身背竹笠,斜跨一把稍显寒酸的竹鞘长剑,走进小镇。

    少年全身透着一股青涩,言行举止间还会泄露出曾经身为军人的根脚,但眉目间透着一股没来由的自信,仿佛要对眼前的世界说,你们尽管信我便是。

    少年身体棒棒的,又当过兵练过武,他想在回家见爹娘之前,挣一笔钱,给爹娘。至于挣多少,他没想过,总之可以不让腿有寒湿病的父亲再去打渔,不让娘每日里再点灯熬油地为人纺麻线。

    少年沿着笼寒中心大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问下去。“你们用人不?”“你会干啥?”“我身体很棒的,干啥都行。”“不用。”“小伙子,身体的确不错,可是我们这儿不用人。”“管吃,没工钱,干不?”“小伙子,你去渡口看看吧,那儿有招用装卸工的。”

    宋子渊依照一位药店伙计的指点,来到渡口。

    大江岸边,七零八落地搭起了不少低矮的茅草窝棚和土坯房子,时有衣不蔽体的孩童伸出头来张望,也有枯瘦老妪麻木失神的面庞刺痛人心,这便是渡口装卸工的居所了,大多是逃避兵燹流落至此的人家。

    天下一统之势由北及南,天下逃亡的脚步由北及南。

    大到二三十丈的楼船,小到独木舟,渡口上停满了来自海内外的各式船只,千奇百怪的口音此起彼伏,等待装卸的货物堆积如山。

    渡口,一艘十余丈的大船刚刚靠岸,一群等候在岸边的装卸工便围了上去。领头的是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壮汉,不一会儿便与货主谈妥了,一群人开始忙活起来。

    是从扬州运来的军粮,都用麻包装好了的,大伙儿则是将麻包运至江边粮仓。

    宋子渊挤进那领头的壮汉身边,大声喊道,“大哥你好,扛麻包能算我一个吗?”

    那人打量了一下宋子渊,笑道,“小兄弟,你可以先试试,扛得动,就算,扛不动也别勉强。”

    “谢谢大哥!”宋子渊回道。

    宋子渊走到货堆前,对正在往人肩膀上发麻包的一位壮汉说道,“大叔,来。”轻轻松松便扛起来

    宋子渊就这样顺顺利利成为一名装卸工,多劳多得,如不惜气力,每日可有七八枚半两制钱的收入,除去吃用还可以结余四五枚,这让宋子渊非常满意,如此不消二年,便可以回家看望爹娘了。

    渡口上装卸工团聚在一起便成了帮会,宋子渊他们这一伙人自称为“担山帮”,帮主便是第一日所见那位领头的大哥,名叫秦通,为人豪爽仗义,手底下人数不定,多的时候百来号人,少的时候也就五六十人。年龄大的,已经六十多岁,年龄小的,才不过十五六岁,都是些穷苦出身,说是帮会,其实不过为了生计。

    自进入金丹境界,宋子渊的气力比常人大了数倍不止,却也从没故意显耀,只以平常气力抗那麻包,渡口上与人偶有冲突,也尽数忍让了,未曾仗势欺人,因此无人知晓他的真实根底。

    笼寒镇由一条蜿蜒的小河分为两部分,河上有座小桥,叫立马桥,传说前楚国曾经有位将军曾在此立马横枪阻击敌军,小桥上游被当地人习惯称为上马桥,下游被称为下马桥。上马桥是笼寒镇世家望族世

    居之地,多以读书致仕经商船运为业,下马桥多为贫寒之家,多以稼穑耕织捕鱼铸造为生,当地有谚云,“上马桥,下马桥,一桥之隔万里遥”,然则习武却是整个笼寒镇共同的风气,笼寒镇只有一家学馆,武馆却有两家,上马桥下马桥各一。

    下马桥的武馆是一位当地出身的叶姓将军衣锦还乡时修建的,虽然已在朝为将,仍不忘经常照拂下马桥乡民,或寄了银钱回来,或指派了武师至武馆教授武艺,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叶将军每年都会命人从武馆中选拔一批表现突出的小伙子编在自己麾下,当做亲兵,这对于出路无多的下马桥的乡民来说,真是一步登天了。当地官吏为了逢迎这位叶将军,对下马桥武馆也多有照顾,因此笼寒镇武馆,下马桥声望远在上马桥之上。

    “下马修武,上马习文,”位于上马桥的南稷学馆却是整个江南声望最隆的儒家学馆。

    关于南稷学馆,在荷叶湖小岛的时候,师父陈源是详细对他讲过的,这也是他走出军中第一步就来笼寒镇的缘由。而且,他预感到,自身与南稷学馆之间有着扯不清掰不开的联系。

    战国时期,三晋纷乱不止,楚国保守落后,秦国虽兵甲强壮,文化却不昌盛,时人云,“天下文化之盛尽归齐国,齐国文化之盛尽在稷下,”所谓“稷下,”即名扬六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为齐桓公时所创办的国家最高学宫,在其兴盛时,汇集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学者多达千余人,或著书立说,或相互诘难辩论,或积极参知政事,“百家争鸣”蔚然成风,在长达一百五十余年的岁月里一直为天下学术之中心,文化之圣地。

    然而就在前年,秦灭齐,禁了稷下学宫的学问,一把火将稷下学宫烧成了白地,若非稷下学宫早有安排,恐已经断了传承。

    齐为秦所灭之前,稷下学宫便看破了天下大势,一位老夫子穷毕生之精力推算出了学宫未来之变局,于是提前落子,悄悄以各种名义安排学宫君子们离开,各自去开枝散叶,为学宫保留了不少读书人的种子。其中有位君子邹南,便是因“悖逆犯上”受到严厉惩戒而负气出走稷下,追寻至圣先师当年游历楚国之踪迹,南游至金陵城外,于笼寒镇渡口观长江,见水运浩浩,民风淳厚,遂建“南稷”学馆,续文脉于笼寒渡,今年恰满一个甲子,早已桃李满江左,文风之隆,盛于扬州,俨然已是江南文脉之领袖。

    小小笼寒镇,亦因这一处学馆而声名大噪,不知被凭空拔起了几座山头的高度。

    下马桥的武馆与上马桥的学馆之间,井水是井水河水是河水,各自道不同,从来互不相犯。

    晨风送爽,宋子渊早早起了于江边一处小树林内,先是调息打坐,而后打拳,一日之计在于晨,不可懈怠。如今已经进入了金丹境界,等于正式跨上修行大道,譬如逆水行舟高崖坠石,最是考较心性的坚韧。眼前的大江,浩浩汤汤,沿途裹挟了多少名山大川的风水气运,抓得住才是福缘,抓不住,总是自家功夫不到,与旁人无关。

    江上的渔舟,水中的游鱼,岸边的草树,千里沃野,万姓农夫,都能领一份大江的恩泽,修行者要抓住什么,看似云遮雾绕,其实并不玄秘,乃是江水所蕴藉的天地灵气,无论抓住多少,都点点滴滴一丝一缕积攒起来,炼化为自身大道日益茁壮的真元。

    修行之玄妙,总在细微处,在白驹过隙,在孤鹤横江,在花树春风,在人心。

    忽有朗朗读书声传入耳内,宋子渊缓缓真开双眼。

    万里大江畔,七八位小书童,一位小夫子,临风颂《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宋子渊听着,觉得这首《黍离》便是自己当下心境,尤其是那些青衫纶巾大袖飘飘摇头晃脑的书童,让他内心多了几分喜悦与羡慕,为什么师父师叔都要自己行走江湖呢?眼前斯人斯景岂不是很好?倘若能进一所学馆读书,才叫不辜负了眼前境物。

    小小少年心,常怀千岁忧,便是如此了。

    小夫子是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书生,青衣蓝衫,峨冠博带,虽时下已届初秋,江南的天气还是热的紧,小夫子衣履冠带却丝毫不懈,高坐于树林边一块干净平整大石之上,手捧《诗经》,吟唱得如醉如痴,旁若无人。众书童也就七八岁模样,一齐摇头晃脑,高声吟哦,如白鹅引吭。

    江水汤汤,童声振振,书声琅琅。

    宋子渊不敢出声惊动,权作了一时的学馆书童,与众人一字一句随小夫子的吟唱而亦步亦趋,渐至忘情之境。

    那小夫子有意无意朝宋子渊方向看了一眼,眼神中甚是嘉许。

    宋子渊颂诗的声音更高了。

    如果这就是江湖,他愿终生厮混其中。

    朗朗的读书声已远,宋子渊依然沉浸其中,尽力思想着刚才那小夫子颂读的每一篇诗歌,反复追摩着他的每一个声调,每一个神态。

    他突然很渴望那一身青衣蓝衫峨冠博带,复又想想每日里的所做的事情,连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树林至渡口要经过一座简陋的小木桥,待宋子渊行至小桥近前,小夫子与众学童正在桥上忙碌着。

    小桥本就很狭窄,加上年久失修,有几处木板已经破损,原本可两人并排通行的桥面,现仅能一人通过。小夫子不知从哪儿借来的砍刀,砍来小臂粗细的

    木棍,一点点排在桥面上,然后用树皮、藤条扎紧。阳光下,小夫子满头大汗,后心的蓝衫也湿透了,脸上却毫无疲倦之意,嵯峨高冠半点儿也未曾歪斜。众学童七嘴八舌忙着献计献策,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小夫子做过很多令世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比如十二岁写出名噪天下的《端阳赋》,比如十六岁担任南稷学馆辞赋一科教授,但他真的不曾学过木匠,所以当他铺排、绑扎那些木棍的时候,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但很认真,一丝不苟,每铺好一根木棍,都要用脚踩上去试试是否结实和牢固。

    看到眼前这幅画面,宋子渊突然一股热血直冲顶门,顿觉羞惭无地,怔怔地呆立了好久——这是他每天都要走的桥啊。宋子渊马上跑回适才打坐的树林,于如意玉牌中唤出那柄堪称最佳木工工具的若耶剑,砍倒一棵如腰身粗细的大树,裁为四指厚木板,用树皮捆扎在一起,抗在肩上如飞向小桥奔来。

    放下木板,他恭恭敬敬对那小夫子躬身揖礼,“先生请暂歇,学生刚劈了些木板,修桥的事情,就由学生来吧。”

    见年龄与自己相仿的人如此行礼,小夫子忙不迭地还礼,口中道,“兄台千万莫要再这样称呼在下,在下只是南稷学馆一书生,万万当不得‘先生’二字。惭愧,修桥一事,确非在下所长,百无一用是书生,教兄台见笑了。”

    宋子渊益发惭愧,再也不说话,只管将新木板一块块替换下原来的旧木板,连小夫子帮忙都坚决不允。

    唯有如此,方能心安,否则那《论语》岂不是白读了?

    小夫子姓曾名子默,师从南稷学馆卫夫子,一篇《端阳赋》名动江左,十六岁即于学馆任教,至今已经二年,颇得南稷学馆老头子们的器重,一向被学馆视为将来可以在圣贤庄挣得一个座次的人。儒家一向文武双修的,这小夫子却只习文,不练武,所以连修桥这样的体力活儿,都累得汗流浃背。

    宋子渊却不知这些,他只认对方是一位儒家夫子,教会自己书该怎样去读。

    读书明理,不是光说说的。

    世间亦早有传道不立文字之说,大道理说一千遍一万遍,不如起而行之。

    小桥修完,虽然手艺粗糙,却足够扎实,宋子渊看着,心中惭愧之情才觉得少了些。

    小夫子一直看着宋子渊铺好最后一块木板,对他深施一礼,带领众位童子,大袖飘飘,风光霁月沿江而去。

    宋子渊躬身揖礼,如同面对师父陈源。

    宋子渊忽然十分艳羡那些书童,一家之希望,一国之未来,托付于这样的夫子,最是令人放心不过。

    然而羡慕归羡慕,羡慕完了还得去抗麻包。

    江边多蚊虫不说,江南夏秋季节多雨,茅草窝棚隔三差五就被雨水泡了,这让宋子渊十分头疼。于是他在没有活儿可干的时候,在下马桥最外边选了块地方,开始建造一个土坯的房子,而且还是并排三间的。

    帮主秦通问他,“你一个人,住得下三间房子吗?”

    宋子渊笑笑不知如何回答,他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房子,无论在此居住多久要么不建,要么就建得像个家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他想的更多些。

    或许是看宋子渊年龄比较小的原因,帮里的兄弟们对他比较照顾,教会他如何用艾草熏蚊虫,一旦被蚊叮虫咬了用哪些草药涂抹上去,货主私下请秦通吃酒,有时也带了他一起,便是安排给他干的活儿,也较别人轻松些。

    但是,没人觉得宋子渊凭一己之力能把房子建好。

    宋子渊一边向帮里的年长者请教如何建房,一边筹备各种材料,大梁、檩条、椽子门窗桌椅等木料都是自己去树林里砍来的,一天天积攒够了,土坯打了三次,最后一次才没有被雨水给淋坏。

    木料堆起来的时候,帮里的兄弟们过来看看,觉得少年是头倔驴,不听老人言。

    打好的土坯第一次被雨水淋坍的时候,许多人替他可惜,劝他算了。

    土坯第二次被淋坍的时候,有人劝他等过了雨季之后再说。

    第三次打坯,帮里两个年长的骂他死心不改,但卷起袖子帮他一起打。

    即便是土坯的房子,土墙的基础还是需要铺垫上十几层青砖的,以避免多雨的季节把墙根给泡坏了,范同辉给的钱加上自己两个多月挣来的,堪堪够买青砖。

    至打地基时,便又有几个年轻人一起来帮他打夯。

    铺好地基,便开始打墙,由于多雨,墙打的比较慢,陆陆续续都有帮里的兄弟过来帮着扔上半天土,站墙头上打几板子。

    至深秋时,才开始上梁。择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秦通叫了帮里的兄弟们来一起帮忙,宋子渊也置办了几桌酒席酬谢大伙儿。

    几个月时间,他完全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装卸工,水里来泥里去,无论风雨还是烈日,并没觉得多苦,比起两军阵前残缺不全的尸骨,他的内心开始多了份安宁与平和。无论是随帮主与别人争一船货的装卸而拳脚相向,无论是与大伙儿一起去小酒馆喝酒骂人,还是让帮里的兄弟们呼来喝去做一些份外事情,他都觉得这样活着才有些滋味儿。

    至于什么是江湖,他反倒觉得可有可无,他经历过比江湖残酷无数倍的灭国之战,江湖上的恩怨情仇并不让他觉得有什么吸引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