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
字体: 16 +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热血绥远(六)

    第二百九十四章热血绥远(六)

    新兵们很好奇,可老兵们对此没太大的反应,他们这群老兵将此粮袋称之为“救命粮”,每当打仗的时候,炊事班的饭菜,未必能够第一时间送到战场上去给他们吃,士兵们时常是饿着肚子打仗。

    空腹打仗,对于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而言,是一个极大地挑战和考验。

    所以说,每逢大战之前,炊事班都会加班加点的赶做出一批应急用的口粮,让士兵们随身携带,有时候是面饼子,有时候是一捧炒面,饿了的时候,自己吃上一口,多少能填饱肚子。冬天倒还好说,粮食不容易坏,存放的时间可以稍微的长一点。

    记得长城战役和察哈尔之战进行中的时候,往往一打就是一天一夜,炊事班做好的饭都送不到战场上去,战斗激烈的时候,士兵甚至都无法从火线上撤下来吃饭。打仗本来就是一个力气活,吃不饱肚子,哪里来的力气去冲锋,哪有力气去拼刺刀呢。

    士兵们携带的口粮,在热天的时候,一天就变质了,没办法,变质了也得吃下去,不吃,没有力气,哪怕闹肚子……

    “嘿嘿,又有饭吃了。”没经历过真战场的新兵,就要打开口粮袋继续吃饭,一碗粥一块饼子根本就吃不饱。

    一旁的老兵一把夺过了他的口粮袋,给他重新系上,挂在脖子上,叮嘱道:“你小子,现在吃了的话,等到打起仗来,你就得饿肚子了!”

    新兵不知好歹,本就干活累得慌,肚子里憋了一股火气,哪里听得进去这些逆耳忠言,重新解了下来,赌气道:“一边去,老子的口粮,老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管你屁事!吃你家粮食了么?不是你家粮食,就远远地一边去,别妨碍老子吃东西!”

    “马了个巴子的,你这新兵蛋子,怎地如此不知好歹!到时候吃亏,活该拉倒!”好心当成驴肝肺,老兵抑制住了想要揍这小子的冲动。

    打开口粮袋,抓一把磨碎了的面饼渣,塞嘴里,就着水吃了起来,才不听什么劝告呢,能吃饱就行!

    ……

    “你们说,绥远,能守住吗?”

    “依我看啊,应该没问题,毕竟,这一次,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了,政府是真的下定决心要打这一仗了!”

    “此话,从何说起呢?”

    街头小巷,凡是闲人的地方,就有聊天的人,天南海北的到处扯犊子,从天上吹到地下,从三皇五帝聊到清帝退位,总而言之,没有什么事是他们聊不来的,聊天的人,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聊到一块去。

    打个比方说,这年头,已经没有了阶级之分,什么主子奴才的称呼,成为封建糟粕,丢进了历史的尘埃中。

    可是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但从穿着打扮上,就能简单的看得出来,若是粗布麻衣,棉衣棉裤,身上脏兮兮的人,肯定是穷苦百姓,没文化的居多,干的是苦力活,吃的是劳动饭,他们凑一块闲聊,聊的也是庄稼地里的收成和明天吃啥的问题。

    若是长衫布衣,鼻梁上扛着副眼镜,尤其是胳肢窝里夹上一本书,或者是一封报纸的话,毫无疑问,肯定是文化人,或者是知识分子,即便张口不是之乎者也,那也是国家大势,世界之局。

    自然文化人中,也不乏孔乙己之流,所谓的讽刺文学,并非是凭空杜撰的无稽之谈,更多的则是来源于生活之中的现状,从而用笔墨加工提纯。

    一张八仙桌,一壶茶,一把瓜子,一旁点上个火炉,再来三个长衫文人,尽管可能素不相识,可是三五句话聊过天,便能聊到一块去,继而高谈阔论,谈论国家大事,继而声情并茂,悲痛国家之现状,令旁边之人,听之心碎,闻之落泪。

    不禁对他们高山仰止,崇敬万分,心道,国家有君等能人,国之大幸,民族复兴有望也!

    享受完周围人的景仰之后,迈着四方步如同中堂上朝般负手离去,回到家中,蒙头呼呼大睡,第二天,再买份报纸,再看一遍时事新闻,再去高谈阔论……

    此等文人,于国家何用?于社会何用?

    “别的不说,就拿去年来说,都说二十九军能守得住察哈尔,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说什么二十九军全体官兵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跟小鬼子死磕到底,可结果呢,还不是不战而撤。依我看啊,这一次的绥远事件,估计也就是这么回事儿,肯定打不起来,八成啊,用不了几天,咱们就能听到三十五军撤退的命令了。”有人不信绥远之战能打起来,他们宁可相信,这是示威的一种方式,目的还是为了象征性的展示一下军力,好让日军适可而止。

    毕竟,察哈尔都已经被占了去了,怎么着,也得留下一个绥远吧!

    “说你们这群人,目光短浅,没有往更深层次去看待问题,你们想想看吧,要是察哈尔不丢的话,这绥远肯定没有那么重要,可是察哈尔已经没了,华北已是岌岌可危,再打一次长城抗战,鬼子会比上一次更加轻松地打进关内。若是绥远再丢了,华北真的将会是彻底门户大开,鬼子连打都不用打,直接冲进北平,不费吹灰之力!”

    “卧槽,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那要是这么说的话,真要是打起来,咱们能赢吗?”

    “不知道,说不住,不一定。”说话这人,给了三个不字。

    “唉,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还是趁早的搬家吧,往南边走,过了黄河,兴许就安全了吧。”

    “话不能这么说,要真的打起来,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不用这么悲观,报纸上不都说了吗,委员长已经坚定了抗日之决心,誓要将日寇阻击在绥远之外,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绥远!”

    “呵呵,这话,你也信,话是这么说的,未必会真的去拼命打,估计,这话也就是糊弄自己老百姓的,打仗,呵呵我不信,我在此放言,倘若是打起来的话,我把这张桌子给吃喽!”

    “号外号外!绥远紧急战况!”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了报童清脆的叫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