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蹉跎岁月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各取所需

    三百块钱,放到二十年后,不过刚够几个朋友去大排档搓一顿。但在一九九四年,却已经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像大脸张这些毕业不久的任课老师,尚未拿到国家的正式编制,即使将所有的补贴全部算上,每月的工资也不到一百三。汪凡相信以他开出的报酬,肯定能找到愿意做事的人。

    “而且,”汪凡顿了顿,又继续道:“我可以把部分老师的名字写上去,甚至有个不太长的简介也没问题。”

    听到这句话,大脸张终于忍不住抬头看了看眼前一脸自信的汪凡,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要知道想出一本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大脸张在市四中待了两年半的时间,从没听说过“谁谁谁写了某某某,出版了”诸如此类的消息,哪怕是自费的。倒是有人发表了几篇文章,也不过是小打小闹。

    不是看不起自己,但他能够确定,自己所能找到的那一拨人,水平跟自个儿八斤八两。要说做最基本的知识汇总,自然不在话下。可问题是,如果一本书普普通通毫无特点,又有谁会花钱去买呢?

    他能想到的事儿,他相信眼前的这个男生肯定也能看得清。至于汪凡开头说的“帮助同学”的鬼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信。但不可否认的是,汪凡开出的筹码,很有诱惑性。他今年已经二十六周岁,即将而立之年,正是急需“建功立业”的时候。如果他能够在一本比较有分量的资料上稍稍留上一两笔,不说太远的奢想,今年的转正肯定不在话下。

    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一个人的履历中辉煌的一笔,属于他个人的,且终生受用。以后的简历上,也可以写下金灿灿的一大段:“某年某月,参与某某书籍的编制。”

    当然,这里的某某书籍,至少在部分地区要有些名气才行。

    相比于不算少的金钱,能够在书上署名,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诱惑。而他所要考虑的,只剩下拿出来的教材能不能在这片市场中杀出重围,一炮打响。

    而以汪凡的眼光来看,九四年的高考辅导书市场几乎一片空白。他年前在书店错略看过,那时就已经萌发了尝试涉足这一行业的想法,却受限于能力以及人脉的不足,这才一拖再拖。

    任何行业都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人人都知道只要市场做起来肯定能挣钱,难的就是怎么将客户群体由零变一,一变一百。况且他是真心想做好这一块,想做出成绩做出口碑,找个名人挂个主编的名字这种纯粹糊弄人的事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做。他想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的将手中的资源整合重组。

    大脸张是他需要尽力争取的一环,他要承担的那部分是很重要,却不是非他不可。但以汪凡的能耐,很难再找到更省钱的合作伙伴。后世的发展也证明,大脸张这个人很有能力。他能靠一张普通的二本院校的毕业证在人才济济的京城混的风生水起,指定有两把刷子,这也是汪凡找他的根本原因。

    有能力还能少拿钱的,汪凡也就能找到还没加速跑起来的大脸张。

    资金是他将面临的一大难题。可以预见的,他今年指定亏的裤衩都不剩。想要从家里拿些钱,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不说家里的厂子还没完全恢复活力,即使是汪爸不差钱,在前景不明朗之前,也未必愿意投一大笔钱,任由他这个毛头小子去折腾。在老一辈的思想中,学生就该好好学习,在高中特别高三这么紧张的时刻搞创业,简直是不务正业,瞎胡闹。有这样的认识在,所以汪凡决定今年仅做数学这一科,虽然种类单一,但资金需求相对也会少的多。而且不管文科理科还是文理不分家,数学都是必考的一门,受众面大。

    汪凡平日花销不大,压岁钱一直自个儿存着,算上今年纪婶给的,也有小三千的数。纪小宁属于富养,手里的钢镚肯定比他的要多。这样算起来,大概能凑够七八千。

    以他开出的价格,加上后期找人排版等等,大概需要两千。再加上他计划中要买的六套模拟试题,哪怕有人情在,也不会少于一千块。宋城小的出版社他之前也曾了解过,包括拿号等等全套委托的话,五千块最多能出三千本书——还不能太厚。拿到书后,还要找人去兜售,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有的费用摊下来,每本书的成本价差不多接近三块钱。

    现在市面上比较好、比较全的资料书多少钱一本?书店里明码标价:两块五。暂不讨论正版盗版的问题——这不是三年五年能解决了的,还没开印就能想象的到,汪凡拿出来的这本毫无名气的辅导材料,只能忍痛亏本抢市场。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书的质量一定要好。

    “我帮着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同学愿意尝试尝试。”

    大脸张并没有把话说透,汪凡也能理解。《裸婚时代》中有一句话,叫“钱难挣,屎难吃”。汪凡也不是慈善家,他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至少想要靠平时的备课笔记对付事儿,肯定行不通。

    “不过,应该问题不大。我有个学妹,刚刚到市一中上班,带高一两个班,平时不会太忙,倒是可以找来当我的副手。她虽然上班时间不久,但能力绝对没得说。”

    知道大脸张有谋私的嫌疑,汪凡脸上却水波不惊。只要不影响整本书的质量,大脸张找谁来都没问题。即使他指着门外收破烂的老大爷,说是高考出题组成员之一,汪凡也能捏着鼻子承认。

    汪凡笑着道:“张老师,我相信您看人的眼光,我等您的好消息。当然,我还想靠这本资料提高几分考个好大学,所以时间上,越快越好。”

    大脸张没任何不好意思:“放心吧,老师一定会上心。”

    汪凡也相信大脸张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可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他是汪凡找的带头人和组织者,即使没有主编的位置给他,但副主编的排位上,肯定要在前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