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子日记
字体: 16 + -

第157章 决心很大

    包裹着大半个脑袋的小痦子,坐着的士也赶到了,当着警察二人一起作证,说他俩小情侣因故吵架时,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冲上去,把男的一掀……”

    楚放和葛副。

    都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中,小屁孩咬着牙根发誓:“从此以后,哪个狗日的才多管闲事儿。不信看嘛,就是当着我牛打死马,马打死牛我也不管了,整整三千块啊。后来被我老妈知道了,骂了我整整一年啊,那才叫个痛苦哟!”

    “好了好了,开车开车。”

    楚放捂着胸口,连笑带喘的提醒着。

    的士终于在貌似近郊的一个小区门口停下,为了让小屁孩还要回来接,楚放和他说好,车费欠着,等晚一点小屁孩接到电话开过来接时,给双倍车钱。小屁孩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瞧着小屁孩往回开的车影。

    葛副有些纳闷,小屁孩就这么放心?

    楚放却满嘴不屑:“没见过吧?这就叫魄力和信任,今儿个带你出来,就是让一向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葛大大副,好好开开眼界。”一斜肩膀:“来,劳驾劳驾。”

    葛副也毫不犹豫接过了工具包。

    上次他就知道楚放工具包的厉害。

    这次注意了用力,才没被像上次一样,被沉重的工具包,压得趔趔趄趄差点儿摔倒出洋相。“你早该接过去的,”楚放轻松的走在前面,丰满的胸脯挺得高高的,一副怡情放松模样:“一点不怜香惜玉,跃跃欲试,难怪你和那村姑始终没有进展哦。”

    可是。

    这时候的葛副,可不愿意提起村姑。

    眼前这么美好的风光和美女,大饱眼福哇!的确,葛副还从没来过这地方,远方是不高不矮的蓊蓊郁郁的青山,一大片田野梦幻般向山麓伸延,田野上貌似踏青的人们三三两两,晃晃悠悠,像无数枝摇曳的稻草……

    眼前呢。

    与其说是小区,不如说就是全国城郊随处可见的农村租赁房。

    一幢幢,一间间,在一个大的区域内不成规矩的散落着,许多房顶上还冒着袅袅炊烟,在赤白的天空中,弯弯曲曲地扶摇直上,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

    在城市里看惯了水泥森林的葛副。

    高兴得大叫一声。

    “好地方,好滋味!放放,你是怎么知道这儿的?”楚放则高兴的回答:“笨蛋,干我们这一行,哪里给钱多,就往那儿奔呗。跟上,快!”

    葛副一面费力的走着。

    一面伤感连天。

    “早知道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我还工什么作呵?租间小屋,最好是二楼,底楼潮湿,三楼又高,二楼最好,视野开

    阔,空气清新,远可眺山景,近可赏野花……可是,唉,没钱啊!”

    楚放就扑嗤一下。

    “说了等于放屁!哪个生下来就有钱?没钱就找钱啊!这满世界都是钱的,叹息伤感有用吗?如有用,本姑娘也不会跑这么远啦。跟上,快!”

    虽说是农村租赁房。

    正前方仍有一道不高的围墙拦着。

    中是一个类似农村古牌坊式的大木门,门楣上题着“碗里乐”三个大字。二人进去,居然有人在问:“姑娘,找谁?”楚放扭头,木门右侧立着一座类似城市中的岗亭,一个老大爷正坐在里面,尽职尽责的看着二人呢。

    楚放说了。

    大爷拍拍自己桌前。“登个记吧,你这么漂亮的姑娘,一看就是好人。”对葛副则点点:“身份证我看看。”葛副差点扑嗤,就这么个破地方,居然还要看身份证?

    再说了。

    自己也没有带身份证的习惯。

    他看着楚放,楚放明白,转向老大爷笑道:“大爷,这是我请的小工,工具袋太重了。”大爷就点头:“那登个记,进去吧。”

    进去后。

    踏着脚下细软结实的泥土路。

    葛副忍不住笑道:“城市病,也传染到了这儿?现代啊!”楚放却有点疑惑:“这是多久设的?我上次来都没有,学得可真快!”

    知道三老头和沙老太都还没告诉小情侣。

    桐纠就把自己的打算给他俩交了底。

    小情侣听了,一点没感到意外,反而问道:“桐大叔,这么说那店面,你就是为这串串香租赁的?”“对!”桐纠掏出手机,递给青松:“你看看,饱了没的正式通知和合同一起来了,我带回来请你帮我们给好好看看,如果没问题,”

    青松摇头。

    “有问题!桐大叔,要我说实话吗?”

    “当然。”桐纠朝三老头瞅瞅,于是,大家都围了过来。“首先,你们这股份制产权不明,责任不分,就埋下了以后矛盾激化的危机……”

    青松对四个老头儿娓娓道来。

    听得大家直眨眼睛。

    沙部就招呼老婆:“青松在讲课哩,你快过来听听。”可沙老太双手握串,烤个不停,哪有时间?她回道:“你们先听听,有什么新鲜东西,等会儿给我传达传达就行。”

    桐纠皱皱眉。

    这可是大事儿,涉及到产权责任等详细内容,不听怎么行?

    可看看沙老太的确又正忙着烤串串,无法过来。现在桐纠总算明白了,串串香核心,就是都得围绕着沙老太转。她烤出的串串数量丰足,品种多,够供应,才能留得住食客。

    如果她一闲。

    其他环节都得停下来。

    停下来就意味着销售停止,没得钱赚。青松说话了:“桐大叔,这种炭火烤串技术太落后,烟薰火缭,又不干净卫生,而且伤身体,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烤箱代替嘛。”

    桐纠还没答话。

    三老头都摇头。

    假部首先否定儿子的建议:“串串香串串香,烤的就是这木炭香。若要讲成本,木炭并不便宜,现在涨到了每斤10元,稍好的更是涨到了20元以上。以一斤木炭烤5斤串串香计算,光是木炭成本每天就要上百元。”

    沙部摇头。

    “食客就是冲着这木炭香来的,换成电烤箱,哪里还在这天然木炭香味啊?”

    草部更是抿嘴:“食客就好这一口,我觉得所谓的卫生和干净是相对的。再说,细菌无孔不入,都避免得了哩?”青松扬扬桐纠塞给自己的手机:“桐大叔,您还没来得及看吧?”

    桐纠点头笑道。

    “是的,我就看也看不太懂,不是有现成的大学生吗?”

    “这合同上写得很明白,建议改换烘烤方式,一,电动烘烤箱。二,现代环保无烟木炭。饱了没还给了三个月的折衷和缓冲期呢。”

    青松把手机递给桐纠。

    “桐大叔,您自己看看吧。”

    桐纠接过,认真读起来,果然是这样。饱了没在分析了眼下沙老太太串串香的优点和劣处后指出,若要真正创“沙老太串串香”品牌,双方合作长久,建议改换目前的烟薰火缭工作方式,并力举了电动烘烤箱和现代环保无烟木炭的优缺点。

    优点显而易见。

    缺点只有一个,暂时增加成本。

    可最多一个季度,销售便会上升,持续保持微利增长,并保证了店方人员身体健康的提升,这才是开店的最大收益云云。

    桐纠边看。

    边有些后悔。

    这些并不难懂嘛,我如果早看了,也不会一问三不知,让年轻人笑话。唉,看来,这开店做事,真是一点儿懒都偷不得哟。“对,合同上写得很清楚,”桐纠又把手机递给青松,对三老头儿说:“建议我们改换工作方式,用电动烘烤箱或者是现代环保无烟木炭。”

    三老头跺脚叫起来。

    “不行!电动的玩意儿肯定不行。现在什么都是电动的,人都学懒了哩。”

    “可是,我觉得现代环保无烟木炭,可以试试。”桐纠趁机提出:“我看,目前最麻烦的就是这烟薰火缭。你们看看,”指指正在忙活着沙老太,大家就下意识的一齐看过去。

    通红的炭火上。

    沙老太满面油垢和灰尘。

    咬着嘴唇,滴着汗,不时向后闪闪,可那呛人的硝烟依然随风弥漫,一歇歇的把她笼罩,烟雾中的沙老太,就不时发出阵阵沙哑的咳嗽……

    “沙部,我看你是站在干坡上说话腰不疼。”

    桐纠趁机拿沙亮开刀。

    “你上去试试,看能坚持多久?这样固然串串好吃,食客也满意,好像也赚了点钱。可是,这完全是在拿沙老太太的生命作赌注。到那天,钱在银行,人在天堂,值吗?”

    沙亮没话说了。

    其他二老头也不说话了。

    封住了三老头的嘴巴,桐纠自己也颇具得意,便看看小情侣,青松和红豆正对他伸大指姆呢。桐纠毕竟比三老头有文化,虽然他一样对什么电动烤箱不感兴趣,却对这“无烟环保木炭”注意起来。

    桐纠明白。

    眼下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以前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儿,现在神话般一个个冒了出来。就拿这微信说事儿吧。在自己没接受时,一样把它视洪水猛兽,不相信它会比qq更好更省事儿。

    记得儿子首付时。

    他在北京。

    自己和老伴儿,则在二千五百公里外的江南小城,如果跑到银行去电汇,由儿子方(老爸老妈)负担的一半首付款20万元,就得付给银行手续费15元。此外,按银行规定,客户要求在2小时内到帐的加急业务,另加收30%计4块5,一共需要20元。

    小老百姓,居家过日子。

    20元可不是个小数目。

    因此,吉老师决定用微信支付。这微信呢,老太太眼下也是常用,买菜淘货甚至吃饭,都是在用微付,还常当着桐纠夸口:“让你学,你不学,你看用微信多方便,你你那样上哪儿都带着信用卡,早落后啦,桐大爷。”

    被老太太嘲弄多了。

    桐纠就赌气

    “糊涂,我就不用微信,我不相信,现在不用微信,就不让人活啦?”饶是这样,用微信支付20万这么一大笔金额,也仍然让吉老师有些心惊胆战。老太太这么一犹豫不决,老头儿就更慌乱了:“糊涂!到银行啊!寄错了,还可以追查。用微信错了,找谁查?不就20元吗?我付!”

    本来就有点犹豫不决的老太太。

    一听火了。

    “你付?你的钱还不是我的?一个月就二千出头,连讨口都不够。滚一边儿去。”骂罢,咬牙瞪眼,抓起了手机,手指头就在手机上抖或抖的,终于一咬牙,点了下去。

    只听得嗒的一声。

    接着,是老太太欣慰的尖叫。

    “回据了,回据了,这不,儿子一定收到了。”桐纠

    急忙抓起手机:“狗儿,收到没有?”“收到了,一共20万!谢谢爸妈,我爱你们。”嗒!儿子关了手机,桐纠一把抓过老太太的手机看看。

    果然。

    那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

    您转帐20万元己成功,对方己收到。至此,老顽固派桐纠学会了用微信。你说,人不学习,不跟着时代走,行吗?

    桐科本来在三老头儿心里就形象高大。

    处事机智果断善谋。

    这么一质问,基本上就摧毁了三老头儿的旧观念。看看三老头搭拉着脑袋不吭声,桐纠表态道:“我赞成试试无烟环保木炭,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微信微博电子商务这么厉害,还有什么不可改变的?其实说到底,就是个烟薰火缭,摧残健康,给食客形象也差。如无烟环保木炭能保持这种木炭香,即使成本高一点,也何乐不可?反正,羊肉还不是出在羊身上?”

    或许是儿子媳妇在一边儿看着缘故?

    假部第一个起义了。

    “好吧,我赞成试试。要不,继续这样,谁也受不了,更莫说加盟了。”剩下的二老头相互犹豫不决的看看,也点了头:“试试也行,不行又重新回来哩。”

    看到这么轻易就打消了三老头儿的顾虑。

    青松对桐纠说。

    “桐大叔,还是你行,一通百通。”桐纠看看忙活中的沙老太太,缓缓摇头:“不要高兴过早,还有更主要的没表态,等会儿看你们的。”

    对青松手里的手机,扬扬下巴。

    “你刚才说了一些意见,还有呢?”

    红豆接上嘴巴:“基本上就是那些,桐大叔,大家的决心很大,心也齐,这真是难得。本来呢,”她看看青松,青松用眼色鼓励她说下去:“这次我们回来,是想开间彩票店。现在,我和青松商量过了,如果我们能一起做这串串香,可能效果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