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当军嫂
字体: 16 + -

第62章 家家有本难念经

    在买表上花费太多时间,小两口从供销社出来,日头已经高高挂起,都正午了。

    温崇竣:“我们去饭店吃饭吧。”

    时珈仪笑眯眯点头,“听你的。”

    温崇竣忍不住嘴角微微翘起,又找回了一点存在的价值。

    饭店是国营的,整个县城只有这一家,即便如此,温崇竣和时珈仪进来的时候,里面还是很空,并没有几个顾客。在国营饭店吃饭也需要粮票,味道一般,价格还贵,唯一的好处就是点肉菜不需要肉票,除了需要显摆的时候会来,大家宁愿自带干粮也不会来饭店吃。

    但温崇竣绝对没有显摆的想法,他们没有带干粮,自然只能来国营饭店吃饭了。

    温崇竣是因为要领证给激动忘了,时珈仪则是没带干粮的习惯。

    她空间可不是只有冷货冻货,还有熟食。

    饭店里面没有顾客,也没有服务员上前询问她们点什么菜。在像食堂窗口的地方上面挂着一个板子,上面写着米饭、面条、包子馒头和各种菜的菜名,没有价格。

    舍不得钱的人,会自觉的畏缩点个馒头或面条了事;舍得钱的话不在乎多少钱,大鱼大肉随便点,后者很少存在,反正服务员小芳来这里上班一年多就从没见过。

    不过她今天见到了。

    温崇竣询问时珈仪的喜好后,到窗口点菜:“同志,麻烦给我们来三碗米饭,一盘炒青菜,一盘番茄炒蛋,一盘红烧草鱼,一碗排骨萝卜汤。”

    服务员小芳的表情从懒散不耐烦到嘴巴张成“0”型。

    “同志?同志?”温崇竣报完菜名后,见人没反应,锋利浓密的眉毛往上一挑。

    “啊啊啊……哦哦哦……总共是四块六毛钱,八两粮票。”小芳回过神,再看面前高大英俊的男人和他旁边小鸟依人的年轻女人,按捺不住心底羡慕和嫉妒,口气不善的说道,“点这么多你们两个人吃得完吗?浪费粮食可耻。”

    时珈仪扬眉,毫不客气的怼回去:“吃不完我们可以打包回去。我是农民,我爱人是军人,我们更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这位同志,请不要以自己狭隘的思想胡乱猜测人。”

    对于无缘无故的恶意,她从来不会退缩和纵容。

    没料到温崇竣是军人,小芳涨红了脸,愤愤转身离开:“等着。”

    过一会儿,上菜的是另一个人,刚才那名服务员估计觉得丢脸不愿意再露脸。时珈仪和温崇竣没在意,握起筷子就开。

    之前不觉得饿,饭菜一上,就饥肠辘辘了。

    服务员小芳的担忧时珈仪也有,看着这么多菜,两

    个人怎么吃得完啊!要知道国营饭店的价格是贵,但量也很足,每道菜都有满满一大盘。她做好打包的准备,回家给陈红英她们也尝尝。

    但等温崇竣终于放下筷子,她沉默的看着干干净净的空碗空盘。

    她一碗米饭,他两碗米饭,因为菜太多了,她剩下小半碗米饭吃不完,温崇竣不嫌弃的倒在自己碗里也吃了。还有这么多的菜……

    时珈仪很单纯的感慨了一句:“你吃得好多哇!”

    只是正常发挥的温崇竣忽然害怕自己被嫌弃:“我工资很高,以后不会让你挨饿的。”

    时珈仪:???

    难道如果他工资不高,他就会抢她的饭吃,让她挨饿?

    既然提起了工资,温崇竣很自觉的向“上级”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工资情况。

    现在他是营长级别,少校军衔,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有一百三十块钱,加上各种补贴和优待,另有五十三块钱,一个月总共有一百八十三块钱,粮票肉票糖酒票工业票另算。

    时珈仪咂舌,知道了他的工资,温崇竣又邀功的告诉她上次托陈红英转交的五十多块钱是他这些年的全部积蓄后,时珈仪没来得及感动,满脑子都是诧异不解。

    “每月接近两百块钱的工资,当兵八九年就攒了五十多块钱?”时珈仪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败家老爷们儿。

    温崇竣无奈:“工资高是这几年的事,我当新兵的时候,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

    以前他级别低,工资少,六十年代末的时候又在闹饥荒,他的工资全部寄回家补贴大哥大嫂,温老汉和王梅也跟着沾了光。

    等工资多起来,有几十块钱了,那时正年轻气盛,单身汉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钱都没当回事,出手特别大方。

    战友有困难就借战友,家里有困难就寄家里。到后来他带兵,成了排长、连长、营长,工资逐渐上百,他给家里寄钱也寄成习惯了。

    反正部队有吃有喝,花钱的地方不多,他留个十几块钱零用就行。

    “不过大哥大嫂说了,我不用再给家里寄钱了,家里日子过得去就行。”温崇竣非常识趣的讨好她,“以后发了工资,我就直接给你。”

    现在他也有一个家,有妻子以后还有儿女要养活,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到处给人家借钱了。

    时珈仪满意的点点头,“如果你战友真的困难,该借还是得借,但救急不救穷。”

    话又说回来了,部队当兵待遇这么好,又有几个真穷了。除了出任务意外伤残退伍的,但这一种,只有国家能帮到他们,她们只是杯水

    车薪。

    时珈仪不清楚其中的内情,温崇竣也没打算告诉她,这里面的牵扯有些复杂,反正他们家没有这种情况就行了。

    当兵好,人人都想当兵,但不可能人人都来当兵。

    进部队是有指标兵的,分配到各地各队后名额有限。所以一家子里,拿到指标的军人都会补贴家里,像是欠下的债。

    兄弟姐妹也会理直气壮的找他帮忙,有困难要找,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找。

    温家人口算少了,但加上出嫁的大丫、二丫,也有五个子女,更别提有的家里一口气生了七八九十的孩子的。

    一个人的工资要负担这么多兄弟姐妹,他们的职位兴许还没温崇竣的高,养活了大家,自己的小家就捉襟见肘,天天媳妇儿闹孩子哭,看得温崇竣心有余悸,忍不住替战友头疼叹气。

    闹到这种地步,也不知道他们拿到当兵的指标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他默默的只能庆幸自己的情况不一样,这个指标是他有本事,因缘巧合被上头看重,特地吩咐招进来的,跟家里没关系,所以他没有必要补贴温家。

    再说了,有偏心的温老汉的偏心和自私自利的王梅,就算温家真有指标也肯定不会落到温崇群和他的头上,王梅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不合适,她还能给亲侄儿张爱国。

    话扯远了,言归正传,温崇竣老实汇报完收入,又将身上剩下的钱悉数上交。

    时珈仪随便点了下钱,眼睛立马瞪得圆滚滚的,她滴个乖乖,刚才的海鸥女表花了两百多块钱,现在温崇竣又给她了四十多块钱,他今天出门揣了三百块钱巨款在身上啊!

    时珈仪问道:“家里你还放钱了没?”

    虽然才刚结婚,但部队有家属院,他听多了已婚战友和媳妇儿的斗智斗勇,理论经验非常丰富。温崇竣以为她在查岗,立马主动的将裤兜翻出来以证清白:“没有,就剩这几十块钱了。”

    他休假之前正赶上发工资,本来想还了王滨的一百来块钱,被王滨推回来,让他下次再还钱。他休婚假回家难得跟媳妇儿相处一个月,身上得多准备些钱,万一媳妇儿想买啥东西他却兜里没钱,忒丢人了。

    听说了他喜事的战友们也纷纷送了份子钱,几块到十几块不等,零零碎碎加起来竟然也有一百多块钱。

    算上工资,今天的三百块钱就是他全部身家了。

    时珈仪将他给的钱拿在手里,又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凑一堆后一起交给了温崇竣,“我给你的,拿着。”

    温崇竣呆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