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孽王妃二嫁帝王家:绝代宠妃
字体: 16 + -

第61章:他的权谋1

    语诗中毒的事,远在江南的晋王也知道了。

    七月中旬,敬德候顾奉年接到了皇上的亲笔信。皇上在信中言辞恳切,说敬德候是有大功于社稷的老将,如今国有危难,老将军当以大局为重,放下恩怨,与晋王携手为国效力!又说先帝时常赞扬敬德候是识大体的忠臣,自己登基以来,敬德候又常年镇守两江,保障了长江和运河两岸的和平安定。两江是国家钱粮重地,多年来能够和平繁荣,敬德候功不可没!还说,自己才德浅薄,能够得到爱卿这样一心为国的臣子辅佐,何其有幸!

    敬德候读着皇上的信,感激涕零。

    能给臣子写信的皇帝很少,而且真情实感写成这样的,恐怕就更加罕见了!

    顾奉年叹息道,自己竟然一心只想着个人恩怨,把皇上的嘱托全然忘记,辜负了皇上的圣恩!悔恨不已!

    身边人劝他,他说“世人都说,皇上离开了薛阁老就什么都做不了,真真都是些俗人啊!”众人不解,他又说:“阁老仙逝之后,朝政混乱,派系斗争严重,谁能想到皇上竟然用了个晏子奇做次辅,不出两月就让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啊!不管是重用薛阁老,还是启用晏子奇,都说明皇上对朝局的把握是相当的明晰!这样虚怀若谷的皇上,自始皇帝之下多少帝王,试问有几人能够匹敌?”

    顾奉年对诸将道:“诸位弟兄,大家跟随我出生入死多年,如果大家还服我顾奉年,今后,就跟随我为皇上效命!若是叫我发现谁有异心,休怪我不顾兄弟情义!”

    众将拱手道:“末将等誓死追随大帅,以报圣恩!”

    虽然晋王不在安庆,顾奉年已经开始和前来的将军行署的官员联络建军事宜了。而晋王则在接到下属的书信后,从福州赶到了安庆,和顾奉年一起筹建海军。

    晋王没想到是皇上给顾奉年写了信,皇上如此做,其实也是在帮助晋王早些完成使命。晋王也知道其中的意图,见敬德候积极合作,他也展现了他“贤王”的风度,他,向敬德候请罪了!这让顾奉年很是意外!

    见晋王如此诚恳,顾奉年也对他以礼相待,并说“顾某必当全力协助王爷”!不管晋王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顾奉年的面子找回来了。这,就已经够了!晋王是个什么样的人,顾奉年虽然和他没有深交,却也知道不少有关他的事。至于晋王这次是单纯的为了公事而和自己和解,还是为了其他,顾奉年也不再计较了!就连皇上都给他写了信,顾奉年知道,自己若是再不领情,那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好歹晋王是个王爷,而且还是手握实权的王爷,根本不能小觑!于是,顾奉年便认真地协助晋王办差!

    晋王此次南下闽浙,也将皇上的旨意传到广州府,命两广总督胡志宗派水师前往舟山

    诸岛,与闽浙水师共同击退残余在各岛上的倭寇。

    七月中旬,也就是在顾奉年接到皇上书信的时候,晋王和唐继海在普陀岛上发现了一只白鹿。晋王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建议唐继海赶紧把这只鹿进献给皇上,因为现在朝廷里一批人对他很不满,难保皇上不会被那帮人给说动,下旨处置他。为了保住他,还是趁着这个机会给皇上上个表,就说是天降祥瑞什么的,好好捧捧皇上,也能封一下众臣的嘴!

    可是,唐继海说,皇上明明不喜这些什么祥瑞,而且对那些神怪之说非常反感,献祥瑞,这不是讨打吗?晋王道:“非也!皇上虽然不喜这些,可是,朝廷里的人喜欢!你看皇上他一直说什么鬼神之说不足信,可是,他也没有去反对。因为,他尊重民意。既然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相信,那他就不会明着说什么不满意的话。所以,你不用担心,把献表写的好些!”

    唐继海赞同,晋王又说:“你再派人去岛上好好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一只,既有雌必然就会有雄,献上一对儿才好!”

    结果,等晋王返回安庆时,唐继海就写信告诉他,在普陀岛上又发现了一只雄鹿。晋王大喜,便命他赶紧写表进献,好生护送着上京!

    这时正是台风季节,海上无法行船,先前派出去的军队也全都撤回大陆了,而两广的大军将在台风过后再北上福建。

    晋王,不单在闽浙督兵时将倭寇赶到了更加远处的岛屿,还和唐继海一起发现了祥瑞白鹿进献皇上,而且,他还和敬德候冰释前嫌,将海军的建立正式推进了轨道!他第一次真正向天下人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以及他宽容大度的人君之风!

    可是,他被语诗中毒的事惊呆了!

    语诗被册封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心中虽然还是有些难受,难以放下她,可他知道自己根本无力阻止她入宫。他知道皇上喜欢她,那就应该会让她很幸福的待在他的身边吧,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后面事情的发展更加让他瞠目,皇上把咏凝和淑妃关了禁闭,把李德海给打死了!

    付先生在信中说,皇上很有可能是知道了公主给语诗下迷药的事,因此才把公主给关了。可是,囚禁淑妃、处死李德海,这两件事看起来就有些蹊跷了。付先生说,从宫里得到的消息来分析,语诗中毒一事很有可能就是太后所为。

    晋王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这么做,她就是再怎么不待见语诗也用不着杀她呀?

    皇上的个性柔弱,特别是在太后面前,他几乎不会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这一点,晋王非常清楚。太后如此反感语诗,今后,如果皇上继续像以前那样对太后惟命是从,那么,语诗的日子将会十分悲惨!虽然以前,太后在很多事情上都在维护皇上,可是最

    近两年,太后明显的和皇上有了矛盾。这矛盾不在别处,就在立储的事情上。

    晋王为语诗担心起来,因为他知道母亲的个性,凡是她认准的事,就一定会想尽办法做成!想到此,他就想起了霍槿郁活着的时候被太后冷落、忽视的往事,那个时候,要不是他的坚持,语诗今天遭受的这些事,恐怕霍槿郁当年也不会躲得过!不过,晋王十分清楚,太后对语诗和霍槿郁完全是两种心态。语诗现在是成了太后在政治上的敌人,而霍槿郁,从生到死都不知朝政为何物?皇上喜欢谁,这关系到将来谁的儿子坐江山。而晋王不同,他的王妃就不会对太后构成任何威胁!所以,太后即便是再怎么不喜欢霍槿郁,最多就是不愿意见她而已!

    晋王不止一次这么想过,他现在就希望自己的哥哥不要对母亲那么顺从,“你既然能把她夺走,就不能保护好她吗?”在这长江边上,他不知道有多少次这样在心里问过哥哥。

    在同一片天空下,她却不知道,如今在那万里之外,这个错过了的人还会想起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晋王站在江边,浪花不停地冲卷上岸,江风吹动着他玄色绣金的衣袍。夕阳在水天交接处慢慢沉下,落日的余辉洒在他的身上。

    这浩浩荡荡的长江,见证过多少的兴衰荣辱,昨日的王朝和往昔的英雄们,皆被时光的长河所淹没。风烟散去,他们却活在了文字中千古传唱!

    将来,自己的名字会不会也留在诗词中万世传扬?后人又会怎样书写自己呢?英雄,抑或是——

    “谢英,你知道本王最佩服的帝王是何人吗?”他问道。

    “这个,属下愚钝!请王爷明示!”谢英道。

    他们站在码头上,身后是两江水军大营。

    晋王开始慢慢往回折,谢英跟随身后,晋王说道:“本王最佩服的是孙仲谋!”

    他边走边说:“孙策英年早逝,而他的儿子年幼,内不能稳朝局,外无法御强敌。他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作为继承人,当时的孙权也才十八九岁。即位之初,事事听从大臣,他手下的大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没有一个是能服他的。特别是周瑜,功高震主!”

    “孙权当年可是很不容易,他后来能够让那么多人听他的话,你知道秘诀在哪里吗?”他问谢英,谢英摇头。

    “就是两个字,谦虚!”晋王道,“在臣下面前保持谦虚的形象,虚怀若谷,这样既能让臣下感到自信,又能让臣子感觉到他的深不可测!忽近忽远,做臣子的永远都猜不出他的心意,却又时刻被他所牵制!最后,他年纪轻轻的成就了东吴的帝业,而与他并肩的君主,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是他的父辈!所以啊,曹操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谢英

    点点头。

    晋王叹道:“咱们的皇上,竟然把孙权这招用的淋漓尽致!”

    谢英不解,晋王说道:“皇上给敬德候写信的事,你知道吧!”谢英点头,晋王道:“我听说敬德看完信痛哭流涕啊!皇上话说的那么谦虚,唉,不是这招,你以为敬德候能主动开始干活?皇上他在朝廷里对付那些老臣,很多时候也是这样的,软硬兼施,把那帮人弄得服服帖帖的!”

    晋王叹道:“我最佩服孙仲谋,可是,把孙仲谋的精髓玩透的人,就是皇上了!”

    主仆二人朝着大营走去,江水依旧不断地拍打着岸边。

    十月初八,闽浙总督进献皇上的两只白鹿到了京城,皇上特意派人将它们养在了九州方晏岛上。这天,明德殿内,大臣脸上都是喜悦之色。除了唐继海派来的人读了献表外,好些大臣也应景献上了自己的词作,把一个议政的地方变成了赛诗会!

    皇上没说什么,只是坐在那里听着,听大臣们为他歌功颂德,说什么盛世啊、上天庇佑啊!听得他只想睡觉,可是又没有办法,这种时候,他是不能表现出一丝不耐烦的样子的。他在心中只是感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煎熬啊!

    对于有的皇帝来说,特别喜欢别人这样歌颂他,其实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如此。可是,崇德皇帝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知道国家的现状,现在说什么盛世,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不过,这种话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即便是要说,也只能是在私下里,要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会让大臣们有想法!

    的确是会有奸佞之臣借这样的机会溜须拍马,博得皇帝的喜欢,然后就会青云直上了。可是,在崇德一朝,这种升官之路几乎是走不通的。大臣们的溢美之词,皇帝只会那样听听,有时候甚至还会跟他们笑笑,可是没有人因为会拍皇帝的马屁而升官的!

    大臣们便会猜测,皇上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大家不知道啊?

    唉,他就这样喜欢和臣子们捉猫猫,捉了十几年。

    下面,大臣们还在挨个诵读自己的文章,皇上实在是受不了了,便打断了一个人的朗诵,说道:“诸位爱卿的才华,朕非常清楚!今日也不早了,你们还是早些回衙门里办差吧!退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