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契师
字体: 16 + -

第1章 楔子

    鬼这个字,在不同人眼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不信的唯物主义者,谈鬼不屑一顾,老是用蔑视的眼光,讥笑着唯心主义者。而信鬼神之说的人,则从来都抱着敬畏之心,生怕惹恼了这群“祖宗”,更有甚者谈鬼色变,不敢多言。

    在华夏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期,就出了这么一个“学派”…鬼家!(即鬼学家)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记录在册,共189家,著作4000余篇。而后世之朝的《隋书》《四库全书总目》记载诸子何止过百,实则千余之尔。如今广为世人流传的,也就那几十家。

    鬼家和著名的道家、儒家、墨家等等相比,影响力若是望其肩项,那从古至今也就不会有人不知道鬼家之名了。归根结底,在封建统治阶级下,任何学派皆沦为其统治工具,若不能为之所用,自然也就消逝在时光之中。虽说鬼家无名,普通人对这个学派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鬼家文化的一部分,却在民间源远流长,形成了民间独有的鬼文化。

    在鬼家逐渐被忘却之时,1928年的一场军阀盗墓事件,将鬼家一部著作重见天日!

    ………

    1928年夏季的一个夜晚…

    “叽叽叽~~~”夏季的夜里,知了不厌其烦地叫喊着,一棵残败的松树下,几个身着破旧军服的人围坐在一起,旁边点了个枯枝干叶搭拢起来的小火篝。橘红色的火光映衬着几张枯瘦的面容,显得有些诡异。

    “叶团长,这兄弟们都挖了两天一夜了,今夜要是还挖不到门儿,那该咋办啊?”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朝一个精瘦的青年问道,脸上充满了焦急的神色。

    “再等等…看上边怎么说。”精瘦的青年盘坐在地上,用衣角擦拭着手里乌黑的匕首。

    这名精瘦的青年名叫叶均鸿,属原奉系军阀,现为国民军旗下一支杂牌军的团长。由于是非正规军,他们的粮饷被上头克扣,已经整整半年没有发过粮饷,军中士气低落,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于是叶均鸿的上司孙殿英就派他们军的士兵,赶走了遵化县东陵附近老百姓和旗人,进行起了实为盗陵的一场假军事演习。

    “俺说老叶,孙老殿、韩大腿这几个孙子让我们盗老祖宗的坟,胆子也是够肥的啊,这可是要遭报应的啊!”一个络腮胡男人,上身赤膊从地上的盗洞里钻了出来,丢下一把破旧的兵工铲,朝叶均鸿抱怨道。

    “人家姓爱新觉罗…我说老曹,你这家伙祖宗认得够快啊…你特娘的怎么不学张勋那孙子,把辫子给继续续起来呢。”

    “好好好,俺识字没你多,俺说不过你…但是天儿这么热,俺连里已经有五个弟兄发痧(即中暑)了,继续这样下去,坟还没挖,兄弟们都得交代在这儿!”络腮胡的老曹一屁股坐在地上,恨恨地叹了口气儿,他朝正在擦拭匕首的叶均鸿看了看,碍于职位低下,也没继续抱怨。

    叶均鸿一脸淡然,收起了乌黑的匕首,看着火篝的火焰淡然道:“挖不到陵,就孙老殿那尿性,肯定会去抓地保或者老旗人来问的…让兄弟们都休息吧,估计过了今夜,那孙子就忍不了去抓人了,让发痧的几个兄弟好生养着!老曹,你带两兄弟去药店捎上几斤藿香、金银花、山楂,我们煮点汤水给兄弟们喝,免得再倒了…”

    “诶,好嘞!”

    络腮胡一听到叶均鸿说的,瞬间就带着几个弟兄,扛着枪杆子跑没影了,准是到周遭几家药店去“买”药材去了。

    不出叶均鸿所料,屁股坐不住的孙殿英第二天就派人抓了地保和老旗人,结果问不出个所以然。一番严刑拷打下,死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老旗人吃不住,把有关皇陵的事儿给抖落了出来。原来有个建陵工匠当年死里逃生,躲过了陪葬的命运,他是唯一知道陵墓入口的主儿。

    折腾了一天,即便天色已晚,心急火燎的孙殿英还是派人把那工匠给抓了过来,一番威逼利诱后,孙殿英知道了陵墓的位置。已经休整了一天的工兵,精气神十足,挖了两个半时辰,大概至寅时三刻便挖到了被封死的陵墓入口。

    入口被花岗石壁封死,石壁缝隙上边的封泥还很新,也就二三十年的样子,据那工匠的情报所示,这个陵墓是慈禧太后她老人家的。叶均鸿跟在孙殿英一行人身后,看到石壁不由得唏嘘,当年把持朝政,垂帘干政了几十年的女人,刚进坟里没几十年就要被挖出来,真是造化弄人,不知她在地下是否知晓,自持曾经一手把持的大清帝国已经成为过去!

    “报!这石头太硬,挖不进去!”

    “那就炸了!”孙殿英背手弓着身子,眼神里充满着贪婪的狠色,此时慈禧陵他志在必得,奢侈的慈禧陵里,好东西想想就能让人流口水。

    近代历史上最大的盗墓案,在几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后,就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接下来的几天,是叶均鸿过的最疯狂的几天,满是珍宝的慈禧墓,各种名贵的陪葬品是他叶均鸿这一生都未曾听过、见过的。在盗宝过程中,还出现了几名军官为了宝物相互残杀的情景。但是盗墓所得是要充作军饷的,所以一般小兵也没有人敢拿,拿了吃几颗枪子儿,那真是人没了,钱还在。叶均鸿作为团长,他什么都没拿,只是在乾隆的裕陵被毁字画中,夺下了一本奇怪的书,一本深蓝色封皮,没有书名,里边也全是白纸的无字书。

    叶均鸿读过几年私塾,祖上又是有名的风水师,加上他脑子精明,知道附庸风雅的乾隆皇帝,不会无缘无故把一本空册子,命人给自己当陪葬品,便很小心的将这本书册传了下来,他命他的后代不准在这本书上涂画,违者家规处置。由于这本书没有半个字儿,书册也躲过了“破四旧,立四新”的火红十年,一直传到叶均鸿曾孙这代,这本无字书不为人知的内容,终于被他曾孙叶玄臣给解读了出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