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运动员
字体: 16 + -

第18章 蒲阳拳社

    蒲阳拳社,清末明初武神孙禄堂创立的民间武术社团。于1888年秋,孙禄堂在悟出拳与道合之理后,遂决定在家乡河北省完县(现顺平县)创办拳社,并以家乡的蒲阳河命名,称蒲阳拳社。

    蒲阳拳社是一所以武术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的乡村武术学校。其宗旨是要求习武者追求机体功能和人格的双重完善,即“完善人民之身心,图以黎庶之振作”。讲究文武兼修,因材施教,以修身、防身、健身为目的。教人从修武中开发人体本能,从而明识道理,开启智慧,增益修养。教授内容以形意、八卦、太极诸门拳械以及拳理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主。

    这个地方也正是让陈麟兄弟三人既可以学习国术,又可以学习文术的地方。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兄弟三人跋山涉水、躲避战乱,依靠着张鹏、王力二人矫健的身手,终于赶到了河北省完县。经过打听,才发现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蒲阳拳社。于是一路打听,顺利来到了蒲阳拳社。

    蒲阳拳社的发展分4个时期:第一时期(1888-1907)是开创发展时期,由孙禄堂亲自执教,教出了齐公博、任彦芝、陈守礼、李老丹、崔老玉、张玉峰、曹秃领、裘德元、孙振川、孙振岱、孙存周等一批著名弟子。

    第二时期(1907一1932)是拳社的全盛时期,孙禄堂先后迁居奉天和北京,拳社由孙之第一批弟子齐公博、任彦芝、陈守礼、崔老王、李老丹等执教。孙每年回乡一次,予以指导。此时完县从县长至乡民几乎达到人人皆习武、人人皆知武的境地。第三时期(1932一1958)为维持时期,由齐公博执教。1958年拳社因故停办。

    第四时期(1983年至今)是拳社振兴时期,由孙禄堂之女孙剑云以继承发扬孙禄堂的武学体系和武学思想为宗旨,将蒲阳拳社更名为蒲阳同学会,并创立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开展孙式武学的传播工作。孙剑云任会长。目前该会的分会已遍及国内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新加坡及澳、港、台等地区亦有分会。

    这就是陈麟再来这里之前,查到的有关蒲阳拳社的资料。恰好,今年是1911年,于是兄弟三人就拜在齐公博门下,随齐公博习武,同众多弟子一同习文。

    齐公博其人天性憨直,悟性不佳。因此孙禄堂教导弟子时,让其单练三体式,不教其他任何拳趟。站三年始成三体式,又半年,学成形意拳其他拳趟,终身为学其他拳法,终成一代形意拳大师。

    陈麟兄弟三人学武时间太晚,正需要一个像齐公博一样能够静下心来单练形意拳的教学师傅。

    于是,兄弟三人学习国术、文术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