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戒!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路遇

    这一天周六,单位临时通知夏玉需要撤换一篇稿子。她匆匆忙忙赶往杂志社,转了两趟公交后,只要过了眼前这座天桥,拐过弯再走两百米就是办公大楼。上天桥时,有两人在她前面并排走着,挨得很近。她也没在意,紧跟其后。突然,前面一人正在拉开另一人挎包的拉链。

    小偷!她立刻意识到。

    来不及多想,她紧走几步插进两人中间,将小偷挤开,抱住旁边人的臂膀就说:“阿姨,等等我。”

    小偷对她怒目而视,她装作没看见。

    那位中年女人吓了一跳,扭过头来看她,正要开口,夏玉却递个眼色,揽住她肩头继续往前走,再指指她的挎包——拉链已被拉开。

    阿姨恍然大悟,边走边察看钱包有无丢失,见仍在里面,这才松了口气。下了天桥,阿姨向夏玉一遍遍道谢,又热情地问夏玉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去哪里,哪儿人,夏玉都如实回答。原来这阿姨姓万,家就在夏玉单位附近的“家园新村”。两人相互了解后,顿时拉近了彼此距离,一起向前走去。办公大楼到了,夏玉正要分手,万姨踌躇了一下,说:“姑娘,你别生气,我想问你一个私人的事。我看你还年轻,还没结婚吧?”

    夏玉停顿了下,笑道:“我连男朋友都没有呢,哪谈到结婚。”

    万姨满脸笑容,主动牵了夏玉的手说:“姑娘,你今天帮了我好大的忙,我一定要谢谢你。你看,我家就在前面,过了红绿灯再往里走就是,你一定要到我家坐坐。”

    夏玉忙说自己还得加班,要赶一篇稿子,等有了空再去玩。阿姨见夏玉确实有事,不便强求,就要了夏玉的电话,又好一番道谢,两人这才分手。

    中午时分,夏玉准备下楼吃饭,突然接到电话,正是早上那位万姨。她热情地问夏玉吃午饭了没有,夏玉回答说正要去吃,她忙阻止说:“你别到外面吃,我都准备好了。我现在就去接你,你张叔叔也在家,说一定要当面谢谢你。”

    夏玉推辞再三,可万姨无论如何要来接她,夏玉只好答应,便到楼下等她。一刻钟后,夏玉老远就看见万姨打着遮阳伞过来,满面笑容。夏玉迎过去,万姨亲热地将她搂住,两人共用一把阳伞,一起往“家园新村”走去。

    “家园新村”这座小区是开发商十年前修建,整体上分为两部分,左边的是商品房,向市场出售;右边的是安置房,都分给了当年拆迁时的本地居民,两边均为高层建筑。小区环境优美,树木、假山、喷泉也很齐整,小区一角还有个不大的广场,四周是健身器材,供大家休闲锻炼用,晚饭后居民大妈们也常在这里跳广场舞,音乐和笑语在此飞扬,一片幸福祥和的景象。

    夏玉和程成一直住在郊区农民的家里,那里和农村没有两样,甚至还不如农村。几年前,那块地突然有了传言——城市规划要拆迁改造!各家各户听到这个天大的喜讯后,无不奔走相告,且争先恐后地一拥而上,恨不得把院前屋后每一寸地皮都盖上房子,以求拆迁时多获补偿。这样一夜间如雨后竹笋般,家家户户都冒出许多新房来,原来的老房子也长高了不少。接着有门路的又忙着迁户口,把以前好不容易迁出去的户口再迁回来。一切安顿好后,村民们总算放下心,没事就拿出计算器左一遍右一遍地算计,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拆迁能得几套房子?能得多少现金?分给老大多少?分给老二多少?小儿子当公务员已有了房,但从他媳妇的语气中,恐怕一分钱也不能少给。就因为这空中阁楼的分多分少,兄弟妯娌间已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打起架来。嫁出去的女儿几年不回来一次,都快忘记爹娘的模样,这时也不再推托事多路远,抓只母鸡挎篮鸡蛋慌忙来孝敬爹娘,频繁地往娘家跑。就连被冷落多年的村支书,现在也突然发现自己重新有了身份和地位,三天两头被村民请到家里去调解纠纷。村支书喝着酒,吃着菜,还可以端起架子训人,又能深明大义地提醒村民: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传统美德!至于传统美德具体是哪些,由于多年不提早忘记了,还得赶紧回去翻了书或上网查,第二天再不辞劳苦地细讲一遍:家庭要“父慈子孝”,“兄弟相谦”,“妯娌相让”,差点把“长幼有序”、“夫妻有别”都带出来,细一想自己婆娘是村里出了名的“母老虎”,女儿也常把她哥哥打得满头包,遂把这话就着茶水一起咽进肚里。总结道:总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家里不和外人欺,不能为了区区钱财,闹得家里永无宁日!村民们都点头称是。

    人算不如天算。出乎村民的意料,拆迁的事一年拖过一年,毫无动静。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四处打听,这样说的也有,那样说的也有,到底拆不拆没个准信。村民们焦急万分,因为他们在电视上听了专家的讲座,思想解放不少,特别是都具备了超前消费意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村民们有的贷款买了新车,有的借钱吃喝玩乐,有的把“拆迁”挂在口上到处勾引女人,女人们也很乐意被这些即将“拆迁”暴富的村民们勾引;老婆子们也不闲着,个个仿佛已经是腰缠万贯的富婆,打麻将的底钱都翻了好几倍,输个百十来块不眨眼睛。这样大家你学我我学你都放开手脚,家家开销了一大笔,就等着拆迁补偿来堵窟洞。可现在等不来拆迁,总得想办法找钱,房子白白空在那里可惜,于是又一窝蜂四处贴广告廉价出租。因为这里房租便宜,便吸引了一大堆像夏玉这样的北漂一族,陆陆续续聚集过来。人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果然,没出两年,马路边就临时搭建了很多简易的餐馆、理发店、便利店,甚至洗脚房、按摩房、澡堂子也应有皆有,热热闹闹地成了个自发的小集市。但因为人多杂乱,无人管理,四周环境便脏乱不堪,垃圾遍地,特别是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散发出阵阵臭味让人透不过气来。

    夏玉跟阿姨走了一阵路,进入“家园新村”,发现这里和自己住的地方天壤之别,内心生出多少感慨。想人和人之间有如此差距,到底是人的命?还是天的意?正思考间,两人已乘坐电梯到了十五楼,来到一家门外。门迅速在里面打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站在那里,笑容可掬地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