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隐于林
字体: 16 + -

第44章 君若无情

    不谷愣了愣,而后,伸手摸着妙锦脑袋道,“小毛孩子学人家老气横秋的,瞎叨叨什么呢。”

    妙锦便闷闷地不想说话了。

    映月原是一直想要撵不谷走的,唯恐不谷跟她家小姐走得太近了会出什么问题,现今听说不谷要离开凤城回断肠谷去了,却又十分矛盾地有些舍不得,大约在映月心里也十分明确地认定了人家周不谷是个好人。

    映月忍不住便问:“不谷,你回了断肠谷后,还会再来凤城吗?”

    不谷蹙了蹙眉,故弄玄虚模样,“也许会,也许不会,谁说得准呢,得看我们家姑娘给我准几天假了。”

    妙锦闻言起意道,“那我可否向你家阿芙姑娘借你玩儿几天呢?”

    “借我玩儿几天?”

    这话问得不谷甚是无语,“你当我是玩具呢?还想借走玩儿几天……”

    不谷说着就兀自起了身,抛给小二一小吊铜钱,招呼妙锦与映月道,“吃好了没有?吃好了快些走了,我送你们回客栈去。”

    “……”

    黄昏后,醉仙楼。

    妙锦再回自己住的客栈,才发现原来自己住的地方正叫的:醉仙楼。

    想不谷这种好酒之徒选的地方,也真是对他胃口。

    不谷回醉仙楼结了账,就要告别妙锦和映月回断肠谷去了。

    临别之际絮絮叨叨:

    一交代她主仆二人出门在外要多留个心眼,切莫叫坏人给坑骗了去。

    二交代她主仆二人出门在外该如何有计划地过生活:

    比如,同样是解决一顿饭的问题,同样吃一桌子的菜,哪里的菜金高得离谱,吃个一回两回便得两袖清风无颜色;哪里的菜金价格亲民,吃个一年半载便能省出笔娶个媳妇儿的钱来。

    妙锦与映月一一点头记下。

    醉仙楼外,妙锦望着不谷离去的方向,虽然早已看不见不谷的背影了,却仍旧久久不愿离开。

    映月上前道,“十一,不谷已经走了,我们回客房歇息吧。”

    妙锦转身,同映月一步一步往醉仙楼方向走,开了口却赞不谷道,“萍水相逢,他救你我于危难之中;无望无求,却能够待你我关怀若此,不谷实在是个难得的好人。”

    映月也由衷道,“不谷确实是个好人,若是有缘,还能再见,小小别离,十一不必感伤。”

    她居然轻易便看出了她不太畅快的心绪,妙锦驻足,看眼映月,笑了笑,点头道,“嗯,至少我还有你,映月。”

    映月拉着妙锦的手道,“现下是冬日了,这天一日要比一日冷了,我们第一次在宫外过冬,你身子又单薄,可不能再轻易受风寒了,我们快些回去吧。”

    妙锦正欲说话,转眼却见不远处一拨一拨的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看热闹。

    妙锦觉着好奇之际,话已问出口来,“咦,他们那是在干嘛?”

    映月也探头瞧了瞧,琢磨道,“不知道呢,大概是在看什么通告。”

    “通告?”

    妙锦便觉着有些新鲜,“那我们也去看看吧,既然身在凤城,那么凤城的时事消息还是要知道一点的好。”

    “嗯。”映月点头,以为有理。

    妙锦同映月二人走近一瞧,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跳呢。

    人群之中,有两个当差之人,正往告示栏中贴着一副画像。

    妙锦仔细瞅了瞅,越看越觉得眼前这画像是忒地眼熟,瘦瘦长长的脸孔,微乱不羁的发型,这人不就是方才与她告别后已然离开凤城的周不谷吗?

    妙锦压低了声与一旁的映月道,“初九,我没看错吧,那画上画的不是不谷的头像吗?”

    映月也认出了人来,十分不安地肯定道,“十一,你没看错,这形影图上确然是不谷。”

    妙锦便就纳了闷了,“不谷他这是犯什么事了,怎么会被官府通缉呢?”

    映月摇头,“不知道,大概他怕我们担心,所以就没有告诉我们。”

    妙锦琢磨了一下,道:“难怪不谷那么着急要赶回断肠谷去,却原来是在凤城闯了祸事了。可是我们来凤城头尾不过两日,不谷他成天跟我们在一块儿,能闯出什么祸事呢?”

    这时,便有贴好形影图的官差回转身来与围观的百姓们宣扬道,“此人在凤城典当朝廷贡品,亦盗亦匪,童大人有令,即刻将此人缉拿归案,尔等若是见过此人,可速报与凤城府,童大人悬赏黄金十两。”

    差官说完便离开了。

    妙锦则无限疑惑,“不谷怎么会典当朝廷贡品呢?断肠谷中连一个小小的银锭子都找不开,又哪里来的什么朝廷贡品可以典当的,这随便一件也得价值连城吧?”

    映月听了,单手捂了双眸道,“十一,你梳妆台上任一件东西都价值连城。”

    妙锦转眼看映月,惶惑道,“你说什么?”

    映月将手放了下来,款与妙锦道,“我们初来凤城的时候,你忽然受了风寒病倒了,我当时心里着急,什么都没有多想,就随意拿了两件东西叫不谷去典当了,好给你请凤城最好的大夫看病的,不谷回来后交给我一大沓银票,交代我好生收着,却不想,竟然就给不谷引来了这等祸事。”

    妙锦咋舌,“天呐!怎么会这样,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

    忽听一旁一名男子指着不谷的画像推断道,“这人铁定是个飞天大盗,圣上前几日下诏要寻的那块宝玉一定就是这人偷的,这谁若是能够提供些线索与凤城府,童大人赏的那十两黄金都算少的,圣上怎么得也要往上加好些。”

    另一名男子点头附和,“就是就是,难怪皇上要下诏寻玉,原来是招了大盗了。”

    便有一老者赶紧止住道,“年轻人说话当心些,当今圣上名字就叫的‘询玉’,这‘寻玉’二字可得忌讳些。”

    那点头男子又点了点头,拿手摸了摸嘴,连连应声,“先生说得是,说得是。”便退出了人群。

    妙锦莫名,“他们在说什么?什么下诏?什么询玉?”

    映月却已然看到了另一幅黄榜,拉着妙锦走过去,看着黄榜上的字道,“十一,你看,皇上下的诏书。”

    妙锦从左往右看去,感觉并不成句,遂问,“诏书上说的什么?”

    映月由上往下看道,“皇上说他丢了一块玉,虽然是块寻常的玉,但是他带在身边很多年了,甚是喜欢那块玉,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小心把那块玉弄丢了,所以而今下诏要找回那块玉,若是有人能够帮他找到那块玉,便赏黄金万两。”

    身旁一老者听了映月的话,笑吟吟道,“这皇家的东西,说得再寻常它也不寻常呀,谁要是能够帮圣上找到这块心爱的宝玉,便是黄金万两,此生不愁了。”

    另一个陌生男子便惊怪道,“这诏书都下了好几日了,你们才知道啊?!”

    映月看着诏书,忍不住赞了声,“便是丢了一块寻常的佩玉尚且思量着要找回去,如此长情又惜物,真是个好皇上。”

    妙锦听了便怏怏不快道,“丢了块玉就下诏昭告全天下人一起帮他找,丢了个人怎么不见他找一找的?”

    因着妙锦的话,映月转头来看她。

    听妙锦继续叨叨:“一块破玉而已,就要悬赏黄金万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那么有钱,叫人原模原样再打造一块不就好了,富贵闲人,真是没事就爱瞎折腾!”

    妙锦想起询玉就觉得心里凉飕飕的,从头凉到了脚,轻叹着在心里补了一句,“询玉,君若无情,我便休矣!”

    妙锦觉得这话她是替瑾然说的,也是在替瑾然不平而已。

    眼看妙锦话毕忽然转身离去,映月诧然,“十一这是吃醋了吗?吃一块玉的醋?”

    “……”

    自离了断肠谷,询玉一行未曾休息半刻,一路快马加鞭往凤城赶来。

    晨间时候,天降小雨,眼看着凤城就在眼前,询玉也顾不上避雨停歇,一路冒着小雨纵马奔驰。

    直至进了凤城地界,云销雨霁,一道霞光洒满人间。

    原本清冷的街市慢慢开始变得熙熙攘攘。

    询玉牵马走过。

    马蹄声嘀嗒,落入一位老者耳中,那老者抬头来看询玉,见是远方来客,风尘仆仆,俊面上微有些疲惫之色,遂笑吟吟地招呼道,“年轻人,可要占一卦吗?”

    忽然的问话,叫询玉止了步子,转眼看他。

    老者见客人似有兴致,一指自己摊位,接着广告,“找人能逢,谋事能成,起个数,便知分晓。”

    询玉顿了片刻,俄而十分礼貌地对老者微一颔首,转身离开了。

    都说凤城的醉仙楼甚有名气,道是:烟霞状元,凤城醉仙。

    询玉牵着马走了不多远,便就近住进了醉仙楼。

    醉仙楼的上房里,询玉解下身上有些潮湿的披风,顾轩伸手接下。

    顾宇则端了碗热腾腾的姜汤给询玉用。

    询玉一口饮尽,在上座坐下身来。

    彭勃请道,“爷,此处鱼龙混杂,怕是不甚安全,不若直接住进凤城府去,一来,可确保安全无虞;二来,有凤城城主童绍民在身边,要找夫人,也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