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抉择
字体: 16 + -

第1章 老博士自请退隐

    棃朝国都永安城

    一位老者缓步向太学院行来,老者身穿墨色古香缎长衫,一头银白的发丝随意束起,有着一双深邃的眼眸,身躯消瘦,相貌平常却有一身书生浩然之气。

    李鸿走进太学院,路过他身边的太学弟子不时向他打着招呼,他均微微颔首。走过侧路来到他的休息之地,看着案上的书籍,自己抄录的纸张不禁微微失神。

    一位意气风发的中年男子路过门前,看到发呆的李鸿上前打招呼,“李博士,听说您自请退隐,结束教习职务了?”

    闻言,李鸿便道“王博士啊,确实是,老朽年老体衰精神不济,虽然还想再讲授几年,但身体不允许了。昨日已到吏部请辞,今日回来收拾一下事物就准备还乡。”

    王尹听罢不胜唏嘘“昔日李老讲授《易》学,声情并茂,听者无不如沐春风,我也从中获益良多,您的谆谆教导犹在耳边,没想到今日就要......”。

    李鸿听罢默然不语,王尹又道:“李老可有需要交代之事?”

    “王博士,老朽在太学院讲授也有三十余载,时光荏苒,今日也要离开了,只希望同仁能继续为学子倾囊相授,教人育人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说罢拱手,王尹马上还礼,嘴上说道“职责所在,不敢或忘。”

    “今日老朽收拾便走,此去便要回老家颐养天年,就不与各位同仁一一道别了,望王博士替我说明,多谢多谢。”王尹听罢唏嘘不已“我知李老喜欢清静,便待您走后再告之他们吧。”说完又是一礼。

    “李老年过古稀,也是该回乡颐养天年了,以后只能通过书信接受您的教导了,如若还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希望李老尽管开口,凡力所能及必不推脱。”王尹说完看李老含笑点头便拜别离去,

    李鸿把自己抄录的书籍纸张一一收好,学院的书籍也整理好放在一旁,看着这些书籍微微叹息。李鸿一生痴迷于书,离开太学院最舍不得的就是这里的书籍,那些还没有看过的书让人割舍不下,离开这里也不知再从哪里去找没看过的书。

    眼看快到午时,李鸿便带着自己抄录的手稿离去。

    走在路上不禁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先祖三代辅佐过棃太祖、太宗,门庭显赫,太宗年老时感念一门辅佐有功特姓“李”(棃的谐音),希望李家世代为棃国效力,永不忘棃国即是他们的家。从赐姓之后已过二百余年,李家开枝散叶,宗亲遍布棃国。

    李鸿生于潼川郡平县李家便是宗堂所在本家,但父亲只是不受重视之人,从小便教导他要多读书,将来于庙堂之上重复先祖之荣光。

    自懂事起,李鸿便勤学不缀,以书为伴。幼学之年后,便访平县名师,勤学好问名声初现。弱冠之年在潼川郡小有名气,成人礼时李鸿爷爷为他取字“逸睿”有隽逸睿智之意。后娶妻生子,二十五岁那年太学院招生,潼川郡举荐李鸿为太学弟子。后五年,在太学院勤学不缀,博览群书,教授他的鲁博士每次发问都能对答如流,学院内声名鹊起。在太学完成学业之时,李鸿万分不舍,太学院藏书为棃国之最,知道以后再想看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此之时,家中传来书信言父亲突然病逝,李鸿便辞去师长同学,回家守孝。此后七年在家族里的学堂教习族中孩童。当初教授他的鲁博士年老请辞时,向太学院举荐李鸿为博士,李鸿素有名声,又是名门望族之后,吏部考核后便任命李鸿为太学博士,有教授国家栋梁之责。李鸿自然应允,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教授生涯。

    终日与书为伴,与师生为友,不愿忙于俗世,一生只能教书育人。

    此次请辞也是看到太学院新增一名博士与自己所教相似,又有吏部考核之时的旁敲侧击,不愿做那惹人厌之人便主动请辞。

    回到住处,看到仆从已将行李收拾好了,一辆驴车之上以放好二大口箱子。这二个箱子便是李鸿这些年抄录和收集的书籍,以后的日子可以重温一下了。

    吃过午饭收拾细软,便坐上驴车和跟随自己回老家的仆从启程。李鸿不愿惊扰他人,自己教过的学生也不少,如果让他们知道,不知要多久才能启程了。

    1000多里的路程,走了20多日才回到老家。李鸿妻子早在二十多年便离世,留有二子,本来想把两个儿子留在身边教导,然而随着孩子成人,自己不愿托人找关系,自己又只是个教书匠,发现在国都没有发展前程,便送回家族做事。大儿子年过半百,帮助家族打理一些祖产,长孙已成年成家。二儿子也年过不惑,干着自己以前的生计,在族中教导幼童,生有一子。

    李鸿到大儿子家,见关着门便上前敲门,过会门开看见一个年轻女子问道“老丈,您找谁?”李鸿笑着回答“你是小惠吧,我是李禄的爷爷,你过门还没看到过你。现在告老还乡,还没有和李禄他爸说。”小惠听完便请李鸿进门,“李禄和父亲都没在家,未时就会回来,爷爷稍坐片刻。”

    未时,大儿子和孙子都回来了,拜见李鸿。晚饭间,李鸿便把请辞的事情告诉他们,大儿子便叫小惠收拾出屋子让父亲休息。

    李鸿在房中打开箱子慢慢整理出书籍,回想席间说告老还乡长住这里之时,大儿子面有难色,而孙子也神情不对。李鸿也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些年和孩子聚少离多,上次回来还是三年之前,连长孙婚娶都没有回来,感情自然不深,而大儿子家中也并不富裕,自己虽然官职为博士,但并无积蓄,没法给孩子们带来富贵啊。

    次日,李鸿吃过早饭后,便和大儿子去族中拜见族老。族老也知李鸿性情,送与李鸿一些物品,希望他有时间可以教导一下族中青年,李鸿自是应允。出来后,在族中学堂找到二儿子,把事情一一告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