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学究的直播生涯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劝学先劝德

    成山市报考中心。

    洋洋洒洒数十人立于楼前,窃窃私语讨论,将目光投向台阶上的二人。

    “那位老者不会是立节先生吧!”一位报考者向身旁人询问道。

    “不错!就是立节老先生!我曾经有幸听过老先生一堂课,至今都难忘其风采,看来这次那位浑水摸鱼的小伙子要吃大亏了!”回应者是一位中年人,有些幸灾乐祸的笑道。

    “啧啧啧!真是竹立节先生!唉!这次教师资格证怕是难考了!”报考者一脸担忧地说道。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先通过笔试再说吧!就算通不过面试,得到老先生指点几句也不错!”中年人已经将必考状态转换成学习状态,荀老守关只怕是全军尽没。

    “怎么这么点背!”报考者已经无心看眼前的热闹,心中开始默念考试要点。

    ………………

    台阶之上,荀老气场极为强大,目不转睛的盯着贾德仁,誓要三两言语揪出贾德仁身后的寻私者。

    贾德仁也注视着荀老,老头瘦骨之中带着清高,眼中养的是文人气节,若非平心如水,只怕贾德仁受不了这种责备的目光。

    “年轻人,你可知耻乎?”

    荀老再次出言喝斥,竹立节三字不仅是他的笔名,更是他做人的准则,立于世当如竹,破坚崖而兴,出冻土不屈,任尔东西南北风也难挡节节攀高之势,此之为端人。

    “老先生何出此言?鄙人自知耻也!知耻者,洁身以好也!修之以德,行之以礼,言之以慎,正之以观,功之以勤。立世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贾德仁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若是论及中华传统之德,学究也有争强好胜之心,一辩又如何?

    荀老通过贾德仁的话语渐渐收起痛恶之心,眼神之中也带些许欣慰,本想揪出此人幕后者,但谁知此人并非杂鱼辈,确属有些斤两。

    荀老安怀一笑又道:“既然知耻为何行寻私之事?”

    “先生,鄙人并未想过寻私。学以达为先,虽说鄙人学历有限,但为何要局限于此,师者,授业解惑!鄙人自信不差他人分毫!”

    贾德仁此刻展露的自信不比当年百人围杀时削弱一丝,老师?学究从来没怕过谁!

    “达者为先不假,但小伙子你曾想过现在的教育之况,学子辛辛苦苦数十载方有入师之道,而你的出现难道对这些竞争者公平吗?兴不学之邪风否?”

    荀老以制度为问,国家培育十数年的学子方有入师资格,如果你这种特例遍布岂不是对学子竞争资源的分割,之后人人都想走捷径,又有谁能保证自学成才者为多数,这就是破坏制度。

    “老先生若以此问,那鄙人认为是政府的失职,学有成就者难以入师,误人子弟者立于讲台。给予只不过是一次机会,若是教育部门严格把关,不成才者可以通过吗?那么这些站在象牙塔尖的芊芊学子又怕什么?只不过是营造一个更加广泛的竞争平台,这不是侧面对学子的激励吗?”

    贾德仁所说也有道理,越广泛的竞争平台产生的人才素质越高,如果国家真是为了这些芊芊学子,倒不如把他们推上疾风恶浪,锻造下来的只有真金白银,随波者哪有什么机会?

    荀老此时脸上露出释怀的表情,这家伙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劲,反而很优秀,很有教育者的潜质。继而说道:“为什么想当老师?”

    荀老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因为这是最常见教师面试问题,难道荀老想要就地面试。果然是大家,不需要其他面试官,也不经教育部门同意,直接面试。

    “刚开始的时候是生活所迫,看到学生也很厌烦,甚至学生提问都爱理不理,一两年后渐渐熟悉的岗位职业,也知道没有回头路可走,便就开始钻研如何能教育好学生,从生搬硬套到自我理解,从照本宣科到绘声绘色,我做了十年!之后就喜欢读书了,中国诗词外国杂集来者不拒,渐渐地上课再也不需要书本,学生们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我又做了十年。教学生涯很枯燥,每一年都要重复很多次同样的话题,但一张张新的求知脸让你卸载不下身上的负累,最后做到融入他们寓教于乐,因材而施,就这样结束一生,谈不上后悔,也道不出多么喜欢,平静、平淡、平凡!”

    贾德仁在讲一个故事,荀老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颖的回答,教育生涯的确如此,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惊心动魄,但做的越久,教的学生越多,越是放不下,习惯成了生活,终了不过百年。

    “有意思!那你最喜欢的是哪位教育家?”荀老又问道。

    “庄子休!鄙人最推崇庄周的教育理念,育人以无言之言,德才以不辩之辩!师者教书育人必先正其心,正其行,正其言。以自身为榜样,让学子感受到师之德而得到陶冶之法。其次不以人论事,寓在情,寓在理,让学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以至学。最后归于个性,学生释放天性而立,老师只要做好行路归正便可,此教可成才。”

    贾德仁推崇的教育理念便是如此,越是僵硬反驳越会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倒不如顺其而为,先营造一个无所顾忌的环境让他明白此事今后的发展后果,那么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就不会草草决断。

    “无为而治不适合大众群体,老师的情操再高也无法改变性本恶,因材施教也要保留在基础教育之上,这一点我保留意见,下一个问题如果学生早恋了,你会怎么办?”

    荀老并没有说贾德仁的教育理念错误,而是持另一观点来辩驳,双方之间更像是讨论。

    “与学生沟通,架构在三观不成熟上的爱情的确不值得提倡,但也没有必要强硬反对,做好双方父母的工作让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其次从学生自身入手,个体情况不同要具体分析。攀比虚荣心之类让他们架构另一个更加有兴趣的东西,指引他们回归正途。异性相吸之类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需要这种阶段性的过程,与其制止不如聆听,对性知识也不要避讳,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才是主要点。除此之外也要告知家长从自身寻找原因,越是封闭的家庭成长环境,越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予子女适当的私人空间以及转换心理待遇让子女得到成长后应有的满足感,相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贾德仁曾经多次给白尔乡中学的学生代课,对于学生早恋的情况也有过深入了解,慢慢的也总结出一些应对经验。

    “深表认同!小伙子,你很好!”

    荀老拍了拍贾德仁的肩膀,从二人讨论开始荀老已经放下了心中成见,也许这位年轻人真是个特例。语言分析经验老道,如果不见其人,荀老更愿意相信这种话是出自于一位社会经历丰富的老教师。

    “谢谢您!现在鄙人可以参加考试吗?”贾德仁看着周围人的羡慕眼光平静地问道。

    荀老恢复笑眯眯的表情,转身走下台,今天的笔试就不用再看了,成山的新秀还是那么多,老人家也就放心了。

    贾德仁见荀老久久不发话,便再次询问:“老先生,鄙人可以参加吗?”

    楼前的众人齐齐望向老者的背影,等待他的言语回答。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鄙人贾德仁。”

    “今天的面试我给你90分!”

    贾德仁此时心中尘埃落定不禁问道:“老先生,不知我的扣分项在哪里?”

    “为人师表,师字你让老头子无话可说,但这表率可就差远了!扣你十分为衣衫不整,不修边幅!”

    荀老大笑几声走出报考中心,看来老人家的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