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请救命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农民工

    王元又点了一支烟,扣了扣快要秃顶的脑门。他瞥了一眼桌面右下角的时间,看到此时此刻已经凌晨三点半了。

    又一天过去,可那位“农民工”依旧没有丝毫音讯。

    这两天他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对方在交过来那分试译之后,居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他是通过邮箱还是qq,居然都联系不上对方。

    他只恨当初为何没有留下他的手机号呢?简直愚不可及!如果到早上9点之前对方还没回信,那对他来讲难得的机会,就会眼睁睁的从他手里溜过。

    可惜啊!王元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一次的单子虽然不大,才二万来字,可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这是一个沅江大学生物系的老教授投向国外一家顶级期刊的重量级论文。

    这篇论文,是对方在野外考察五六年之后,写出的一篇专业性极强的总结性论述,几乎涵盖了他毕生的研究结果,分量很重。

    那位老教授资格虽老,在国内相关领域也算权威,英文水平却很一般。又不愿意求人,于是下定决心,干脆就把文章交给翻译公司去翻译。

    王元不知道公司业务是如何谈下这笔单子的,可是这业务一拿下,公司老板就坐不住了。

    一方面是因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就在眼前,另一方面,是事到临头,他们公司却压根儿没有实力接!

    因为这种专业论文一般都是先在国内找英语专业的人,把原本的汉语论文翻译成英语,再把英文稿子交给国外大学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进行润色。

    做汉译英的人,对专业要求虽然不高,但起码也要有相关的教育背景。平常的论文,这样的人倒还好找,但这一回,学科知识的高度一下子就被提了上去。

    在这个部分,他们公司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更别提后面的润色阶段。

    别看他们公司网站上写得挺好,什么国外一流高校的顶级教授。

    王元对其中猫腻是心知肚明,那些人还是他去联系的,糊弄糊弄投向小期刊的论文还可以,真要对这个级别论文下手,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如此一来,他公司老板当然急得跳脚,毕竟这一回,可是要见真章的。

    王元望着qq名单里的那个鸭子头像,忍不住叹息出声。

    此时此刻,除了他之外,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事情的关键,可以说就落在了这个农民工身上!

    王元早就有了单干的心思,而这一次,在他看来,就是最好的一个另起炉灶的机会!

    不过……你怎么就消失了呢?

    这个农民工,是他无意中在一个本地的翻译论坛上找到的。

    他们公司想先把第一部分完成。

    所以给王元这些外联人员的当前任务,就是联络国内的相关领域的译者,每个人至少上交三篇试译稿。

    最后,公司再请资深的专业人士选择出这些稿件里面,选出最为语句通顺,文辞达意的一份,作为最终的翻译人选。

    对此,王元腹诽的公司老板也难得的大方了一次,对他们这些员工开出了一万块的激励奖金,谁找来的译者能够中选,那这钱就是谁的。

    七天时间里,王元前两个译者都找得很顺利,虽说不上是教授级别,但也都是相关领域,有一定水准的留学海归。

    王元本来已经心满意足,准备再随便找个水平差不多的翻译凑凑数,于是就去几个沅江当地的兼职网站上看了看。

    这一看,就看到了一篇热文。

    发文的人,正是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农民工。

    他发的帖子时间不长,也就短短几天,可回复的人却很多,直接有了人工置顶的效果,不过下边的七八页的留言全部都是讥诮讽刺的话。

    素质好一点的,有说傅雷出没,凡人退避的,也有说查良铮再世,朱生豪重生的,素质稍差的则是用他论坛名字做文章,劝楼主回家务农,莫要到此丢人显眼。

    在这翻译论坛上混的都是文化人,言语间没有太过脏字,不过内行人自然懂得其中的尖酸刻薄。

    不过看了看这位仁兄的帖子内容之后,不但不觉得他们的回复过分,相反,他登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果然素质变好了,若是换他读大学的时候看见这帖子,只怕要骂得楼主删号。

    只因这位农民工在帖子里写的东西实在太过嚣张。

    王元现在都还记得那帖子的内容,字数不长,只有短短一段,可是里面的内容,真让人看得眼疼:

    “顶尖翻译问鼎于世。海派绝版文采,纯正欧式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全天候24小时,让您尽享尊贵感受。超限最低价100元/千字,即可享受世界顶级的翻译服务。一旦错过,再无机会。”

    王元当时一眼看完,心里又是稀奇又是好笑,一时兴起,完全是抱着戏谑的态度,把手里200字的试译稿给对方邮箱发了过去,还顺手加了一个qq。

    他完全是抱着结识一位奇葩的想法,没有半点儿当真。

    王元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间,他眼神略有迷惘。

    他现在都还记得,当时他发出邮件的时间是2点17分,而等到2点半的时候,他就听到邮箱的提醒,而后qq也发出了通过验证的讯息。

    当时他压根儿就没有管邮箱,只看了看qq,果然是那位农民工。

    qq名字也是叫这个,而qq签名上赫然还写着一个楼盘的广告,其中的字句颇为眼熟。

    王元再一琢磨,不由得哈哈大笑,只觉对方把房子广告改一改,放在翻译求职上,还真是显得创意十足,霸气侧漏。

    随后他也恍悟,显然这位农民工不是翻译,也不是真的农民工,多半是一个卖房子的。

    本来王元加了qq之后,还想找对方聊聊,可没有想到那边只匆匆甩下一句:“你先看看,我第一次搞这些,有什么问题你找我,我给你改。”接着就下了线。

    王元看到对方发过来的话,一口就把刚喝的茶喷了出来,被逗得乐不可支。

    改你妹啊改,如你所说,你都是第一次搞这些了,你还能怎么改?从幼儿园小班水准改成大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