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养育之恩
停了去公主府的事,上官晴难得清闲下来,与宣义伯家的婚事,自然有父亲上官文和顶在前面,据说宣义伯家不肯退亲,已经将这事儿闹到了朝堂上,有御史台弹劾上官文和治家不严。
上官晴立刻明白了缘由,那些撺掇宣义伯来提亲的人,最终的目的就是父亲。
“还真是勾心勾角,想来大夫人已经后悔了。”
上官晴推测过几种可能,想要息事宁人,保住父亲职务的法子,也只有让她嫁入宣义伯府,做那个老鳏夫的续弦。
即便这样,还要对外说两情相悦,琴瑟和鸣才成。
世人信不信这个掩耳盗铃的说法先不说,坊间的流言肯定会变成二皇子争妻,争不过老而弥坚,楚千水的面子,她的清誉全毁。上官家接着要做的就是与她断绝关系,以正清白,或许顺势将上官晓嫁给楚千水赔罪。
总之就是要上官晴自我牺牲。
“姐没病。”上官晴想到此处淡淡一笑,遣人去书房提醒上官文和,莫忘了那日答应的事情。
丫鬟回来说,上官文和的脸色很难看,她离开时听到摔杯子的声音。
上官晴含笑道:“父亲的气度与宰相差远了。”
屋内的丫鬟婆子都垂着头,每一个人敢接话的。别看上官晴笑容可掬,心中的怒火肯定烧到天上去了,她正用茧棉沾着油脂,将折芦刀的锋锐擦的阴森雪亮。
后宅内。
上官夫人快要后悔死了。
夫君刚刚得了一个清贵的要职,只要熬过三四年,不出大错,出任宰职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她就是荣光无限的宰相夫人。
都是那个贱婢,要不是那贱婢不听话何必如此,害得上官家名誉大损,邀请她参加聚会的茶会,许多都借故取消。
已经有人私下里议论,能将庶女许配与鳏夫的人,没有做宰相夫人的资格。
听说上官晴遣人去见老爷,说起了那日的约定,摆明了不想承担责任,上官夫人就气的不行。
“她是不把你爹的前途放在心里,这个逆子,枉我上官家养她十六年。”
在她心中错都是别人的,所以错的是上官晴。
“那个贱婢。”上官夫人心中骂着。
这时有婆子来通报大少爷来了,上官夫人见到儿子心情才好了些,命人搬了凳子过来放在下手处。
上官书臣见礼后坐下。
“大哥儿,这几日功课如何?明年就要大考了,你一定要用心读书,不要让你父亲失望。”上官夫人此时才是一位慈母。
“母亲挂心了。”上官书臣本想说上官晴的事情,可是又不知该如何说。
就在上官书臣犹豫时,上官夫人却说到了上官晴的事情。
“大哥儿,那****父亲给晴儿写文书时,你也在场,是真的吗?”
“我当时在场,父亲还让我在文书上画押作证。”
“……”上官夫人心口闷得慌,没想到上官晴做事如此不留颜面,她可以想像当时夫君会有多气愤。
“你们就给她写了?”上官夫人埋怨道。她一直不想承认那份文书。
“母亲,那日二妹妹把许多话都挑明了,说……”上官书臣停下,许多话不好说出口,母亲在二妹妹的事情上,做的不对。
上官夫人挥手让屋内的丫鬟婆子下去,才低声问:“那贱婢都说了什么?”
上官书臣心中暗叹,难怪二妹妹急着摆脱上官家,母亲做事太偏颇了,心中苦闷,上官书臣将那日上官晴挑明的事情说了一遍。
“好一个贱婢!”上官夫人越听越气。
不就是几个嫁妆钱,竟然如此纠缠攀咬,活该当初一钱银子的嫁妆都不给她,二皇子将她赏给下人就对了。
心中恶念,上官夫人也不能对儿子说,她尽量保持温和的声音说道:“之前是娘做的不对,但是你二妹妹有怨气,也不该如此,我好歹养了她十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像这次与宣义伯家的婚事,她被二皇子退婚,又有那家敢娶她,宣义伯虽然年迈了些,却能给她留下一笔恩遗,让她以后衣食无忧,娘是为了她好,她怎么就不懂。”
上官书臣听了郁闷,道理都在母亲这边了,却是最没道理的。
“大哥儿,我知道你平素与二丫头亲近些,你去和她说说,只要她肯嫁到宣义伯府,我给她备足三十六抬嫁妆,这次绝对不会有空箱。”
“母亲觉得二妹妹会相信吗?而且我平日里与二妹妹说不上几句话,只能说比起其他人,我与她没有交恶而已。”上官书臣是不愿意去,开始找借口。
“我命怎么这么苦。”上官夫人抹着眼泪哭起来。
上官书臣拗不过,只要答应与上官晴说说,再去书房与父亲说说。
上官晴不担心与宣义伯家的婚事,她是不会出嫁的,任何招数在她这里都没用。
但是这次的事儿,也让上官晴警觉起来,她决定快点离开上官家,出去独立生活,所以叫竹青准备车马,她要出去看看铺面。
马车还没有备好,就有丫鬟禀告说大少爷来了。
上官晴猜到上官书臣的目的,但还是在花亭见了他,两人对坐在花亭的茶几两侧,有丫鬟端了两碗凉汤来。
上官晴说:“这院子里的人都该去去火气。”
“二妹妹说的正是。”上官书臣拿起凉汤喝了一口,冰凉入腹感觉好受了一些。
上官晴也品了口凉汤,等着上官书臣说话,半晌后,上官书臣才鼓起勇气问道:“二妹妹可知道宣义伯府?”
“这几日才听说过。”
上官书臣尴尬的笑笑,继续说道:“母亲让我来与你说,只要你嫁给宣义伯,她会给你准备三十六抬嫁妆,定然与前次不同。”
“兄长觉得我像一个傻子吗?”上官晴淡淡反问。
“二妹妹是个聪明人。”
“既然兄长也觉得我聪明,怎么会认为,我会连续两次才进一个火坑里,母亲太想当然了。”上官晴直言不讳说:“她给我订下这门亲事,是什么用心,你、我、她心里都清楚,当初她怎么没想过父亲的仕途,现在要我牺牲一下,凭什么?”
上官书臣咬咬牙,豁出脸皮说道:“十六年养育之恩。”
上官晴立刻明白了缘由,那些撺掇宣义伯来提亲的人,最终的目的就是父亲。
“还真是勾心勾角,想来大夫人已经后悔了。”
上官晴推测过几种可能,想要息事宁人,保住父亲职务的法子,也只有让她嫁入宣义伯府,做那个老鳏夫的续弦。
即便这样,还要对外说两情相悦,琴瑟和鸣才成。
世人信不信这个掩耳盗铃的说法先不说,坊间的流言肯定会变成二皇子争妻,争不过老而弥坚,楚千水的面子,她的清誉全毁。上官家接着要做的就是与她断绝关系,以正清白,或许顺势将上官晓嫁给楚千水赔罪。
总之就是要上官晴自我牺牲。
“姐没病。”上官晴想到此处淡淡一笑,遣人去书房提醒上官文和,莫忘了那日答应的事情。
丫鬟回来说,上官文和的脸色很难看,她离开时听到摔杯子的声音。
上官晴含笑道:“父亲的气度与宰相差远了。”
屋内的丫鬟婆子都垂着头,每一个人敢接话的。别看上官晴笑容可掬,心中的怒火肯定烧到天上去了,她正用茧棉沾着油脂,将折芦刀的锋锐擦的阴森雪亮。
后宅内。
上官夫人快要后悔死了。
夫君刚刚得了一个清贵的要职,只要熬过三四年,不出大错,出任宰职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她就是荣光无限的宰相夫人。
都是那个贱婢,要不是那贱婢不听话何必如此,害得上官家名誉大损,邀请她参加聚会的茶会,许多都借故取消。
已经有人私下里议论,能将庶女许配与鳏夫的人,没有做宰相夫人的资格。
听说上官晴遣人去见老爷,说起了那日的约定,摆明了不想承担责任,上官夫人就气的不行。
“她是不把你爹的前途放在心里,这个逆子,枉我上官家养她十六年。”
在她心中错都是别人的,所以错的是上官晴。
“那个贱婢。”上官夫人心中骂着。
这时有婆子来通报大少爷来了,上官夫人见到儿子心情才好了些,命人搬了凳子过来放在下手处。
上官书臣见礼后坐下。
“大哥儿,这几日功课如何?明年就要大考了,你一定要用心读书,不要让你父亲失望。”上官夫人此时才是一位慈母。
“母亲挂心了。”上官书臣本想说上官晴的事情,可是又不知该如何说。
就在上官书臣犹豫时,上官夫人却说到了上官晴的事情。
“大哥儿,那****父亲给晴儿写文书时,你也在场,是真的吗?”
“我当时在场,父亲还让我在文书上画押作证。”
“……”上官夫人心口闷得慌,没想到上官晴做事如此不留颜面,她可以想像当时夫君会有多气愤。
“你们就给她写了?”上官夫人埋怨道。她一直不想承认那份文书。
“母亲,那日二妹妹把许多话都挑明了,说……”上官书臣停下,许多话不好说出口,母亲在二妹妹的事情上,做的不对。
上官夫人挥手让屋内的丫鬟婆子下去,才低声问:“那贱婢都说了什么?”
上官书臣心中暗叹,难怪二妹妹急着摆脱上官家,母亲做事太偏颇了,心中苦闷,上官书臣将那日上官晴挑明的事情说了一遍。
“好一个贱婢!”上官夫人越听越气。
不就是几个嫁妆钱,竟然如此纠缠攀咬,活该当初一钱银子的嫁妆都不给她,二皇子将她赏给下人就对了。
心中恶念,上官夫人也不能对儿子说,她尽量保持温和的声音说道:“之前是娘做的不对,但是你二妹妹有怨气,也不该如此,我好歹养了她十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像这次与宣义伯家的婚事,她被二皇子退婚,又有那家敢娶她,宣义伯虽然年迈了些,却能给她留下一笔恩遗,让她以后衣食无忧,娘是为了她好,她怎么就不懂。”
上官书臣听了郁闷,道理都在母亲这边了,却是最没道理的。
“大哥儿,我知道你平素与二丫头亲近些,你去和她说说,只要她肯嫁到宣义伯府,我给她备足三十六抬嫁妆,这次绝对不会有空箱。”
“母亲觉得二妹妹会相信吗?而且我平日里与二妹妹说不上几句话,只能说比起其他人,我与她没有交恶而已。”上官书臣是不愿意去,开始找借口。
“我命怎么这么苦。”上官夫人抹着眼泪哭起来。
上官书臣拗不过,只要答应与上官晴说说,再去书房与父亲说说。
上官晴不担心与宣义伯家的婚事,她是不会出嫁的,任何招数在她这里都没用。
但是这次的事儿,也让上官晴警觉起来,她决定快点离开上官家,出去独立生活,所以叫竹青准备车马,她要出去看看铺面。
马车还没有备好,就有丫鬟禀告说大少爷来了。
上官晴猜到上官书臣的目的,但还是在花亭见了他,两人对坐在花亭的茶几两侧,有丫鬟端了两碗凉汤来。
上官晴说:“这院子里的人都该去去火气。”
“二妹妹说的正是。”上官书臣拿起凉汤喝了一口,冰凉入腹感觉好受了一些。
上官晴也品了口凉汤,等着上官书臣说话,半晌后,上官书臣才鼓起勇气问道:“二妹妹可知道宣义伯府?”
“这几日才听说过。”
上官书臣尴尬的笑笑,继续说道:“母亲让我来与你说,只要你嫁给宣义伯,她会给你准备三十六抬嫁妆,定然与前次不同。”
“兄长觉得我像一个傻子吗?”上官晴淡淡反问。
“二妹妹是个聪明人。”
“既然兄长也觉得我聪明,怎么会认为,我会连续两次才进一个火坑里,母亲太想当然了。”上官晴直言不讳说:“她给我订下这门亲事,是什么用心,你、我、她心里都清楚,当初她怎么没想过父亲的仕途,现在要我牺牲一下,凭什么?”
上官书臣咬咬牙,豁出脸皮说道:“十六年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