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骑虎难
正月初八,新春伊始。
年节的气氛从这天开始告一段落,大街小巷的店铺开始燃放爆竹宣告营业,街市上重新热闹起来,新老主顾拱手互相道喜。
连朝堂上也不能免俗。
郑弘轩站在三品官的队列里,与这群大多已近花甲之年的老头子一起笑脸迎来送往,虽然笑的还算认真,但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还年轻却身居高位,行礼也不能参照年轻人对长辈,也不能参照下属对长官,多少有些奇怪。
放眼朝堂,像他这般岁数的没有几个,大多也都站在一进店门口的五六品官员位置上,附近只有一个白思远尚算春秋鼎盛,黑发红衣站在人群里扎着眼。再往前数还有个沈相宁,但是那人没骨头一样的站着,大臣上去问安都提不起精神来说话,实在是教人看不上。
“陛下自入冬以来龙体抱恙,除夕夜宴都没能出席,不知道而今龙体如何了。”
行礼的事情告一段落,郑弘轩百无聊赖的发着呆,听着旁边几位老大臣窃窃私语。
“宫中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但既然没有取消开年的第一次早朝,应该是龙体安康无虞了。”
“李大人所言极是。想来如今开春,天气渐暖,陛下身子应该大好了才是。”
已经快到上朝的时候,几个大人的窃窃私语慢慢停了,朝堂内安静了片刻,便有首领太监奸细的嗓音自外面传来。
“上——朝——”
满朝文武听见这声皆收拾衣装屏气凝神的站好,但是等了许久也不闻再有旁的声音传来,片刻后宫门处又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通传。
“皇后娘娘驾到!”
满朝文武皆是一惊。虽说沈信如今缠绵病榻几乎不理政事,但偌大一个国家也由不得后宫妇人干政,即使这人是一国之母,后宫之主。陈南华此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朝堂上,不管所为何事,都无异于是牝鸡司晨。
陈南华身着皇后华服自宫门处缓缓而进,脸上严肃的并无一丝表情,似乎也明白如今这个地方不是她能来的。
众臣沉默着等她走上殿去,耳边闻得一声“众卿平身”才敢抬起头来。
侍人搬了张椅子给陈南华,她如今坐在龙椅下方,并不算逾矩的位置,之前沈信登基立她为后时,她站的也是那个位置。
“今日是今年的第一次早朝,陛下龙体仍然抱恙不能出面,太医嘱咐还需静养数日。”
似乎是看穿众臣脸色难看的根源,陈南华先开了口。
但是这一句话似乎并不能服众。
底下大臣互相观望一会儿,忽然有个四品文官站出队列来,拱手道:“臣有事禀告皇后娘娘。”
“仲侍郎何事?”
“陛下龙体抱恙我等皆知,娘娘今日难道只是单单为了告诉我等陛下不能上朝而来?”
言辞已经是有些激烈了,大有陈南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要兴
师问罪的意思。
陈南华眼色扫过众大臣,面色严肃更胜来时。妇人进朝堂,这向来是后宫所不允许的,她身为后宫之主,更应懂得,可她如今既然已经身在此地,便已经准备好承受随之而来的非议。
陈家在大烨朝堂势力盘根错节,树大根深,这几年虽然式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堂中仍旧有许多人与陈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然也有人肯为她说两句话的。
“皇后娘娘身为后宫之主,一国之母,陛下如今抱病,朝中又无储君,无人主事,娘娘进宫转达陛下旨意,代为主持朝政,又有何不妥?”
“如今朝中虽无储君,但有宁王殿下,还有越王殿下,怎能算的是无人主事?”立即就有人跟着争辩起来,登时朝堂上几人同时发言,争得脸红脖子粗。
眼看见自己还没有说几句话,朝堂底下已经乱作一团,陈南华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她清清嗓子,示意几个已经吵开了的大臣噤声,自己也不敢兴师问罪,只道:“本宫此次来,自然是有事情要同各位卿家商议的。如今陛下抱病,有些事情本宫也不敢自作主张,是以前来。”
好歹因为这句示弱的话,朝堂上冷静了几分。
陈南华也没再废话,接着将来意道明:“本宫今日来,是为了长乐公主回朝一事。”
一直不甚在意听着朝中这些老大臣打嘴仗的郑弘轩总算抖擞了下精神。
“众位如今也该都知道了,数月前长乐公主与晋国齐王成婚,最近和离回朝,如今暂居公主府……”
“臣有本奏。”郑弘轩打断了陈南华的话,罕见的离开了群臣的队伍,站在了朝堂中间。
陈南华纵然心有不悦,但郑家如今如日中天,郑弘轩的话未知是不是郑沐苍的话,因此只是问道:“何事?”
“臣受皇后娘娘懿旨,奉命接长乐公主自边境入京,接回人后因为正碰上元日休沐,所以未能及时向娘娘述职,如今既然娘娘提起此事,微臣有一事要讲。”
郑弘轩稍微抬起头来,语气铿锵:“臣于迎接长乐公主途中,剿灭宛城沙漠上盗马贼一伙,如今人已经关押在刑部,听凭陛下发落。”
话音刚落,朝堂中立马响起此起彼伏的恭贺声称赞声,郑弘轩默默等了片刻,上首陈南华果然道:“郑少将军少年英才,能剿灭塞外作恶多年的盗马贼,乃是大功一件。”陈南华咬着下唇还想说点什么,但是接下来的话,无论是将盗马贼交予大理寺提审,还是交予刑部量刑,再或是对郑弘轩的功绩做出表彰,都不是她一个后宫妇人所能管辖的范畴了。
郑弘轩却在这时接上话来:“此事并非微臣功劳,微臣不敢擅自居功。”
“哦?”陈南华反问。
“是长乐公主。”郑弘轩道出一个满朝文武都想不到的名字,接
着道:“微臣到时,长乐公主已经命人将那盗马贼的头目控制了住,微臣所做只不过是带兵将盗马贼老巢端了而已。长乐公主告诉微臣,她从晋国一路走到大烨边界,听闻许多百姓遭受盗马贼掠夺之苦,因此乔装打扮混入大漠,趁盗马贼不备一击即破,也算是为百姓苍生做点事情。”
这句话说完,整个朝堂几乎都为之震动。盗马贼虽然远在大漠,但是作恶已久,边境百姓不堪其苦,且盗马贼行踪不定人数众多,朝廷虽然派兵剿灭了几次,但都是收效甚微,如今竟然能将盗马贼一举端掉,实在是振奋人心的一件功绩。
只是,这功绩若是放在朝上任何一位臣子身上,众臣如今都要拱手道喜。
可这人是沈步月。
逍遥王遗孤,以圣女身份在大漠呆了六年之久,后嫁予邻国齐王,如今又因为和离闹得沸沸扬扬的沈步月。
要说的简单些,其实也不过是后宫一个女子,他们都是社稷良臣,又怎么好去定论她的功过?
只不过这事情看起来困难,实际上也简单的很。
只要此时有个人能站出来,为沈步月定一次功过,往后的事情便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朝堂上安静了半响,显然是事出突然,没人愿意出来当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人,竟然是白思远。
“长乐公主归国途中竟能做成如此大事,此等智谋真是让我等钦佩。微臣认为,该对长乐公主论功行赏。”
白思远既然已经表了态,站在他这一边的大臣互相交换个眼神,便也纷纷站出来道:“臣附议。”
少数没有说话以及邢高或者是许承那边的人,暂时或许拿不准主意。但沈步月,一个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陌生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利益关系的人,还构不成他们在朝堂上反对白思远和郑家的理由。
毕竟沈步月何许人?不过是一介后宫妇人,就算论功行赏,也不过是虚名几个,奖赏些金银罢了,难道还能让她入朝为官不成?
陈南华静静听着堂下此起彼伏的附议声,心中有些名为疑虑的东西似乎开始悄然膨胀,但事态如此,她今日是必然要来这里说一件关于沈步月的事情,否则她不仅无法对还躺着神智不清醒的沈信交代,就连今日她能不能在这朝堂上全身而退都是个未知数。
如今的她,已经是骑虎难下。
思及此,陈南华再次露出和蔼笑容来:“倒是难为长乐公主时时刻刻挂念故国的这份心思了。不过本宫今日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众卿皆知,长乐公主是外嫁齐王后和离回来的,但本朝从未有出嫁公主和离回朝的先例,虽然暂时还不知如何处置,总不能让长乐公主似没出嫁时一样住在公主府,况且市井总有些流言蜚语,长乐公主住在宫外,总归是
让人不放心的。本宫的意思是,既然长乐公主此次立了功,不如就让长乐公主暂住宫中,日后再做打算。不知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有了白思远的开头,朝中众人对于沈步月的态度似乎也明朗了起来,这次陈南华说完话没有多久,便有一位史官上前道:“启禀皇后娘娘,臣以为此举不妥。长乐公主虽说是和离回朝,但和离一事本身就与本朝法规伦理相悖,娘娘不罚长乐公主闭门思过倒也罢了,如今竟还要接入宫中居住?臣以为,皇后娘娘此举,无疑于助长民间女子和离风气,实不利于民风发展。”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又站出一人来:“杨大人所说,恕下官无法苟同!和离在本国本就合情合法,谈什么与法规伦理相悖呢?高祖皇帝在世时就曾颁布法案,道若婚姻关系不和谐,女子与男子同样享有和离的权利。只不过民间大多认为和离的女子伤风败俗,因此夫妻之间有了龃龉也都苦苦忍耐,从而酿成的惨剧数不胜数。近年来不管是地方还是京都,都在致力推行政策,让女子明白自己也有权利和离。如今长乐公主敢为人先,也是为大烨女子做出榜样,应该是大功一件,怎么到了杨大人这里,就成了不为人齿的事情了呢?”
“李大人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但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和离的事情,总不好这样大肆鼓吹的吧?”
“张大人怎么会这样想?难道还有平白劝人和离的不成?自然是那些嫁过去受尽委屈的女子才会想着和离,而我们所做,只不过是让她们知道不必苦苦忍受而已……”
(本章完)
年节的气氛从这天开始告一段落,大街小巷的店铺开始燃放爆竹宣告营业,街市上重新热闹起来,新老主顾拱手互相道喜。
连朝堂上也不能免俗。
郑弘轩站在三品官的队列里,与这群大多已近花甲之年的老头子一起笑脸迎来送往,虽然笑的还算认真,但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还年轻却身居高位,行礼也不能参照年轻人对长辈,也不能参照下属对长官,多少有些奇怪。
放眼朝堂,像他这般岁数的没有几个,大多也都站在一进店门口的五六品官员位置上,附近只有一个白思远尚算春秋鼎盛,黑发红衣站在人群里扎着眼。再往前数还有个沈相宁,但是那人没骨头一样的站着,大臣上去问安都提不起精神来说话,实在是教人看不上。
“陛下自入冬以来龙体抱恙,除夕夜宴都没能出席,不知道而今龙体如何了。”
行礼的事情告一段落,郑弘轩百无聊赖的发着呆,听着旁边几位老大臣窃窃私语。
“宫中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但既然没有取消开年的第一次早朝,应该是龙体安康无虞了。”
“李大人所言极是。想来如今开春,天气渐暖,陛下身子应该大好了才是。”
已经快到上朝的时候,几个大人的窃窃私语慢慢停了,朝堂内安静了片刻,便有首领太监奸细的嗓音自外面传来。
“上——朝——”
满朝文武听见这声皆收拾衣装屏气凝神的站好,但是等了许久也不闻再有旁的声音传来,片刻后宫门处又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通传。
“皇后娘娘驾到!”
满朝文武皆是一惊。虽说沈信如今缠绵病榻几乎不理政事,但偌大一个国家也由不得后宫妇人干政,即使这人是一国之母,后宫之主。陈南华此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朝堂上,不管所为何事,都无异于是牝鸡司晨。
陈南华身着皇后华服自宫门处缓缓而进,脸上严肃的并无一丝表情,似乎也明白如今这个地方不是她能来的。
众臣沉默着等她走上殿去,耳边闻得一声“众卿平身”才敢抬起头来。
侍人搬了张椅子给陈南华,她如今坐在龙椅下方,并不算逾矩的位置,之前沈信登基立她为后时,她站的也是那个位置。
“今日是今年的第一次早朝,陛下龙体仍然抱恙不能出面,太医嘱咐还需静养数日。”
似乎是看穿众臣脸色难看的根源,陈南华先开了口。
但是这一句话似乎并不能服众。
底下大臣互相观望一会儿,忽然有个四品文官站出队列来,拱手道:“臣有事禀告皇后娘娘。”
“仲侍郎何事?”
“陛下龙体抱恙我等皆知,娘娘今日难道只是单单为了告诉我等陛下不能上朝而来?”
言辞已经是有些激烈了,大有陈南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要兴
师问罪的意思。
陈南华眼色扫过众大臣,面色严肃更胜来时。妇人进朝堂,这向来是后宫所不允许的,她身为后宫之主,更应懂得,可她如今既然已经身在此地,便已经准备好承受随之而来的非议。
陈家在大烨朝堂势力盘根错节,树大根深,这几年虽然式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堂中仍旧有许多人与陈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然也有人肯为她说两句话的。
“皇后娘娘身为后宫之主,一国之母,陛下如今抱病,朝中又无储君,无人主事,娘娘进宫转达陛下旨意,代为主持朝政,又有何不妥?”
“如今朝中虽无储君,但有宁王殿下,还有越王殿下,怎能算的是无人主事?”立即就有人跟着争辩起来,登时朝堂上几人同时发言,争得脸红脖子粗。
眼看见自己还没有说几句话,朝堂底下已经乱作一团,陈南华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她清清嗓子,示意几个已经吵开了的大臣噤声,自己也不敢兴师问罪,只道:“本宫此次来,自然是有事情要同各位卿家商议的。如今陛下抱病,有些事情本宫也不敢自作主张,是以前来。”
好歹因为这句示弱的话,朝堂上冷静了几分。
陈南华也没再废话,接着将来意道明:“本宫今日来,是为了长乐公主回朝一事。”
一直不甚在意听着朝中这些老大臣打嘴仗的郑弘轩总算抖擞了下精神。
“众位如今也该都知道了,数月前长乐公主与晋国齐王成婚,最近和离回朝,如今暂居公主府……”
“臣有本奏。”郑弘轩打断了陈南华的话,罕见的离开了群臣的队伍,站在了朝堂中间。
陈南华纵然心有不悦,但郑家如今如日中天,郑弘轩的话未知是不是郑沐苍的话,因此只是问道:“何事?”
“臣受皇后娘娘懿旨,奉命接长乐公主自边境入京,接回人后因为正碰上元日休沐,所以未能及时向娘娘述职,如今既然娘娘提起此事,微臣有一事要讲。”
郑弘轩稍微抬起头来,语气铿锵:“臣于迎接长乐公主途中,剿灭宛城沙漠上盗马贼一伙,如今人已经关押在刑部,听凭陛下发落。”
话音刚落,朝堂中立马响起此起彼伏的恭贺声称赞声,郑弘轩默默等了片刻,上首陈南华果然道:“郑少将军少年英才,能剿灭塞外作恶多年的盗马贼,乃是大功一件。”陈南华咬着下唇还想说点什么,但是接下来的话,无论是将盗马贼交予大理寺提审,还是交予刑部量刑,再或是对郑弘轩的功绩做出表彰,都不是她一个后宫妇人所能管辖的范畴了。
郑弘轩却在这时接上话来:“此事并非微臣功劳,微臣不敢擅自居功。”
“哦?”陈南华反问。
“是长乐公主。”郑弘轩道出一个满朝文武都想不到的名字,接
着道:“微臣到时,长乐公主已经命人将那盗马贼的头目控制了住,微臣所做只不过是带兵将盗马贼老巢端了而已。长乐公主告诉微臣,她从晋国一路走到大烨边界,听闻许多百姓遭受盗马贼掠夺之苦,因此乔装打扮混入大漠,趁盗马贼不备一击即破,也算是为百姓苍生做点事情。”
这句话说完,整个朝堂几乎都为之震动。盗马贼虽然远在大漠,但是作恶已久,边境百姓不堪其苦,且盗马贼行踪不定人数众多,朝廷虽然派兵剿灭了几次,但都是收效甚微,如今竟然能将盗马贼一举端掉,实在是振奋人心的一件功绩。
只是,这功绩若是放在朝上任何一位臣子身上,众臣如今都要拱手道喜。
可这人是沈步月。
逍遥王遗孤,以圣女身份在大漠呆了六年之久,后嫁予邻国齐王,如今又因为和离闹得沸沸扬扬的沈步月。
要说的简单些,其实也不过是后宫一个女子,他们都是社稷良臣,又怎么好去定论她的功过?
只不过这事情看起来困难,实际上也简单的很。
只要此时有个人能站出来,为沈步月定一次功过,往后的事情便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朝堂上安静了半响,显然是事出突然,没人愿意出来当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人,竟然是白思远。
“长乐公主归国途中竟能做成如此大事,此等智谋真是让我等钦佩。微臣认为,该对长乐公主论功行赏。”
白思远既然已经表了态,站在他这一边的大臣互相交换个眼神,便也纷纷站出来道:“臣附议。”
少数没有说话以及邢高或者是许承那边的人,暂时或许拿不准主意。但沈步月,一个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陌生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利益关系的人,还构不成他们在朝堂上反对白思远和郑家的理由。
毕竟沈步月何许人?不过是一介后宫妇人,就算论功行赏,也不过是虚名几个,奖赏些金银罢了,难道还能让她入朝为官不成?
陈南华静静听着堂下此起彼伏的附议声,心中有些名为疑虑的东西似乎开始悄然膨胀,但事态如此,她今日是必然要来这里说一件关于沈步月的事情,否则她不仅无法对还躺着神智不清醒的沈信交代,就连今日她能不能在这朝堂上全身而退都是个未知数。
如今的她,已经是骑虎难下。
思及此,陈南华再次露出和蔼笑容来:“倒是难为长乐公主时时刻刻挂念故国的这份心思了。不过本宫今日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众卿皆知,长乐公主是外嫁齐王后和离回来的,但本朝从未有出嫁公主和离回朝的先例,虽然暂时还不知如何处置,总不能让长乐公主似没出嫁时一样住在公主府,况且市井总有些流言蜚语,长乐公主住在宫外,总归是
让人不放心的。本宫的意思是,既然长乐公主此次立了功,不如就让长乐公主暂住宫中,日后再做打算。不知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有了白思远的开头,朝中众人对于沈步月的态度似乎也明朗了起来,这次陈南华说完话没有多久,便有一位史官上前道:“启禀皇后娘娘,臣以为此举不妥。长乐公主虽说是和离回朝,但和离一事本身就与本朝法规伦理相悖,娘娘不罚长乐公主闭门思过倒也罢了,如今竟还要接入宫中居住?臣以为,皇后娘娘此举,无疑于助长民间女子和离风气,实不利于民风发展。”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又站出一人来:“杨大人所说,恕下官无法苟同!和离在本国本就合情合法,谈什么与法规伦理相悖呢?高祖皇帝在世时就曾颁布法案,道若婚姻关系不和谐,女子与男子同样享有和离的权利。只不过民间大多认为和离的女子伤风败俗,因此夫妻之间有了龃龉也都苦苦忍耐,从而酿成的惨剧数不胜数。近年来不管是地方还是京都,都在致力推行政策,让女子明白自己也有权利和离。如今长乐公主敢为人先,也是为大烨女子做出榜样,应该是大功一件,怎么到了杨大人这里,就成了不为人齿的事情了呢?”
“李大人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但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和离的事情,总不好这样大肆鼓吹的吧?”
“张大人怎么会这样想?难道还有平白劝人和离的不成?自然是那些嫁过去受尽委屈的女子才会想着和离,而我们所做,只不过是让她们知道不必苦苦忍受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