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掌舵者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网络水军宣传(求收藏求推荐)

    楚州南区,一处僻静的茶楼内,于浩跟徐杨已经聊了一会了。

    院线发行谈不顺利,于浩第一时间就知道后面搞事的人势力不小,思前想后,他便找了徐杨。

    刀光剑影,敌暗我明,最让人不痛快。

    徐杨是南方人,喜欢喝茶,人也比较精明,于浩一约他,他便猜到了前因后果。

    “你这部电影,其实是截了青州影视的胡了,人家针对你很正常。”

    “这一次就是青州影视放出话来,要对付你的那家小公司,虽然其他的几大院线不一定买账,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人喜欢跪舔青州影视。”

    徐杨吹了吹杯中茶水,徐徐道来。里面很多于浩不清楚的细节,也从他的口中一点一滴的了解到了。

    “那大地院线呢?”于浩还是有些疑惑,这影视公司那里有那么大的能量,不是院线才是老大吗?青州影视区区一家一流的影视制作公司而已,能影响的到国内两大院线?

    “大地院线不给你排片很正常,毕竟青州影业最近跟大地走的很近,不过九洲时代竟然也不给你排片我还真没有预料到,嘿嘿,自家人对付自家人竟然这么狠。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徐杨嘿嘿一笑,倒是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不过于浩清楚,八大院线里面,可能就是这徐杨最值得信赖了。

    八大院线里面虽然有六大院线谈妥了,但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变卦?就算没有变卦,给自己使点绊子,把自己的电影安排在工作日晚上11点的“黄金档”上映,那自己也没辙。

    沉吟了一会,于浩有了决定:“杨哥,有没有兴趣赌一把?”

    “赌?”徐杨一怔,他倒是没想到在火烧眉毛的这个点了,于浩还有心情说这个,不过他马上反应了过来:“你想赌什么,你想怎么赌?”

    他倒是来了兴趣,聪明人跟聪明人对话,不用猜来猜去的。

    于浩悠悠一叹,来之前他便做好了准备,这一次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杨哥,我要亿达院线给我黄金档排片,越多越好!如果首周给我40%以上黄金档排片,那我有信心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能达到1个亿以上!如果没有这个数的话,我私底下返3个点。”

    3个点,如果这部电影真的能拿到1亿的票房,那就是300万了。别看这数字看起来不多,但实际上真不少。

    截止到去年12年年底,整个电影市场有13118块银幕,去年共有745部电影上映,总票房才170亿出头。

    去年票房过亿的电影超过40部,但一大半都是美国大片,国产电影票房惨淡,很多都只是堪堪过亿而已。而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亿达院线按照市场比例份额算的话,能赚到的钱也就是几百万而已。

    于浩想争取亿达院线的最大黄金档排片,自然是有他的理由的。

    亿达院线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16%,连续四年排行第一,在全国178个院线里面算的上是风向标,如果这边看好了,很多的小院线公司都会根据它的动态做排片的调整。

    于浩的想法很美好,只是现实很残酷,徐杨摇了摇头:“不够!”

    在商言商,如果任何一个小片商都拿着一部小投资电影上门来要排片,并承诺票房如何如何,要返点多少多少,那他们这些人早就忙死了。

    如果今天不是于浩,换了个人,他早就拂袖离开了。

    就算是给你黄金档期排片又怎样?没有名气,电影垃圾,一样卖不了几个钱,到时候返点3%又能有多少?亿达可不会做这种亏本生意。

    不过今日提这个要求的是于浩,徐杨还是很有耐心:“就算是你对这部影片再看好,但公司也不会为了我一个人就做出大的调整的,你的筹码真的是不够!”

    资本逐利,但资本也会规避风险,当然最主要的是于浩的筹码打动不了亿达的高层。

    君不见,每年国内的小影视制作公司、发行公司‘跪求’排片的也有不少,谁理过他们?

    当然如果换了国内的一流影视制作公司提这个要求,估计八大院线任何一个都会认真考虑。

    于浩自嘲一笑,“杨哥,你尽力帮我争取吧,我是真的看好这部电影。这一次如果达不到预期的业绩,那我以后就不干别的了,进入亿达院线跟你混算了。”

    这话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徐杨一直想招揽他,他这是用自己的做赌注了。

    徐杨瞪眼:“你这算是承诺?”

    “算!不行就真的跟你混了。”于浩淡淡回应。

    跟徐杨这边算是谈妥了,只是江南省内的排片还好说,其他省市的排片便要他去活动活动了。

    于浩现在要做的,就是影片的宣发工作了,很多院线都会根据影片的实时热度进行排片调整,并不固定,毕竟院线也是要赚钱的。

    只是青州影视,今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

    《我当大哥那些年》这次的送审很快,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审核通过了。

    于浩收到消息后,立马发动了网络水军,开始热炒这部电影。

    当天,网络上面便出现了一系列的吸引人眼球的帖子标题。

    《震惊!下个月要上映的电影,有一部竟然是这样的!》

    《老公夜夜不睡觉,竟然是在…》

    《二审通过,文娱管理总菊竟然说这部电影…!》

    ……

    ……

    这个世界的水军自然没有这种水平,所以你没猜错,这些都是于浩炮制出来的。

    当然,于浩自己是没有这种文笔水平,他是让秘书余晓找的一个专门写网帖的笔杆子——徐牧羊写的。

    “你下午先发这几个帖子给水军大总管,联系人都在qq上备注着;晚上在发其他几个,你就在这里监控他们的节奏。”

    花钱买热搜,自然不止帖子给别人看到了就行,还需要水军引导舆论,不然钱就是白花了。于浩给徐牧羊安排的工作,除了每天写写帖子,还有就是监控水军有没有偷懒了。

    “于总你放心,这份工作我会做好的!”刚刚来到这里,徐牧羊还有些兴奋。

    他本来是在工厂里打工的,就是平时爱在网上发表一些帖子,没想到竟然有人花钱请他到商业区来上班~~

    徐牧羊本来以为像他这样的人,身无一技之长,除了工厂里面其他的地方都不适合他,不想来的。结果于浩给他开出了5000的底薪之后,他便屁颠屁颠的跟了过来了。

    月薪5000,可比他原来的收入高了一倍了。他本来以为一分钱一分货,他做不来这样的工作,混一段时间就要走人的,结果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网发发帖子、吹吹水、跟网友聊聊天,比以前的工作还要轻松,他超喜欢在这里,这下子赶他他都不想走了。

    随着徐牧羊文档里的帖子一个个的发了出去,网络上,看不见的硝烟开始在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