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粗野夫君宠娇妻
字体: 16 + -

第94章 学字

    大宝看他爹一点也不惊讶,让他很没面子,于是再接再厉的指着书,说了还几个字。

    李冲这才确认知道儿子真认识了这些字,立马惊讶了,抱着大宝把他先前教过的字再指着让他说,大宝毕竟还小,于是只是少数的几个说了。可这也让李冲震惊了。

    李冲的心情不能用激动来说明了,他为着自己小时候不好好读书遗憾了半辈子,虽然为着父母不去担心,面上从来显露过。

    尤其是去过京城这种大地方闯过得,更把他的意志斗出来了。凭啥那些还不如他的人都能找个好活,还不是因为识俩字,让李冲这个自尊心很强的男人特别的难受。

    如果当初自己也继续读下去,肯定不会落下当蛮力的活。

    所以他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想让自己的孩子弥补自己的遗憾。可之前一连三个女儿的出生,消磨了李冲的豪言壮语,在大宝出生后,因为是好不容易得来的独苗苗。也不大指望他能考试科举,光宗耀祖的了,而是他盼望着他能平安长大。

    虽然大宝的一天天的长大,李家人也是一直的把大宝读书识字挂在嘴上。可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毕竟北镇岭最好的就是考上过举人,能在村上考上童生就是一件十分体面的事情,也是能开私塾的先生了。

    要是中了秀才的话,运气好些,如贾老爷,有人帮衬一把就能挤身官场了。要是中了举人,找了门路,基本上一个七品的官是稳稳的,中进士,在李冲和李家的人来了那就是文曲星下凡了。

    也不怪如此,大周朝重文轻武,尽管大周已经建朝快两百年了,可文官的地位一直都是极高的。

    加上现在国泰民安,没有战乱。武官地位更加偏低,百姓都以识字为主。

    因此,识字的一多,科举做来做难,每三年中进士的人数不超过三百,这样的情况下,大周的文人更是养出了一种傲气,在读书科举上秉持着宁缺毋滥。在元州境内,进士可谓凤毛麟角,举人也是万里无一,秀才稍稍好些,一个镇下来,百十个人是有的,最多就是童生,也是大路货,也不过一个镇子六七百个人。

    大周的文化还是比较落后的,没有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启蒙的书,像最简单的就是气节歌这样的书。

    在庄户人家来看,要是家中能出个秀才那就是顶体面的,能改换门庭、至于习武从军,一是不愿自家孩子上战场拼富贵,二是相对的,习武也是要师傅的。那些好师傅无一不被各大世家笼络,无权无势的农家人怎么习的。

    最主要还是朝廷对着文人很是优待,只要有了秀才功名,农家就可以终身免税。所以在大周,文人出生寒门的多不胜数,这也是大周皇室的制衡之道。

    因此,李家人有着让大宝能科举的心愿,可谁也不敢说大宝就一定能取得功名。现在大宝才三岁就能跟着他认识字,虽然不多,可这也让李冲看到了笨笨的潜力,当然兴奋。

    更何况李冲心中隐隐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补偿。一啄一饮,皆有定数。

    大宝看着他爹呆楞着,也不理自己,还以为他说的都错了呢!就在大宝心中惴惴不安的时候,李冲却是把大宝抱起来了,兴奋道:“好儿子,爹真是太高兴了。你真是上天赐给俺的宝贝!”

    大宝看到爹这么高兴,也开心的露出他整整齐齐的小米牙。

    玉娘再门口听到李冲的话肉麻的鸡皮疙瘩都起了。进了看了看,把大宝抱下来,嗔怪道:“你看你,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的胡闹,要是吓着大宝了这么办?看娘回头不削你一顿。”

    李冲急需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对着玉娘的责怪也不在意,说道:“玉娘,你知道吗?俺教笨笨的字,他认识一半哎!这样的天资以后必然能金榜题名.了了俺的心愿的.”

    玉娘起初并不相信,一个才不到三岁的孩子,人还人不全,还能认识字虽然玉娘也偏心自己的孩子,认为大宝没有不好的地方,也比较聪明。可看李冲这样,她不以为意只当他夸张了。

    李冲很是兴奋,也没注意玉娘的心不在焉。

    很快到了中午,玉娘和大妮把饭菜弄好,一家人难得的聚在一起吃顿饭。大宝现在牙齿也长好了,食物也不仅限于糊糊鸡蛋羹之类的软的东西,他现在除了硬的其他的都不忌口。

    卢氏今年特地养了七八十只鸡。她可着劲的给大宝补,虽然几个月大的时候不能吃东西,可他能喝玉娘的奶啊。大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就白白嫩嫩,有些胖胖的。

    原先卢氏还是很得意的,可惜在大宝发烧之后,请的镇上最有名的大夫却说大宝是虚胖,身子骨还是不结实,着把卢氏和李老头急的,都多生了几把白发,到处打听给婴儿进补的方子。

    最后,卢氏听讲“一鸽顶九鸡”,鸽子是温性的给孩子喝最好不过。因为李家谁也不会养鸽子,就打听到了专门养鸽子的人家,和人家说好了,一只鸡换两只鸽子,公的换公的,母的换母的。卢氏一口气换了四十只鸽子,让李老头编了笼子,在家养着。

    虽然一只鸡最少要有五六斤,一只鸽子有一斤就不错了,按斤算,卢氏是很吃亏,可这方圆几十里也没第二家养鸽子的人家,卢氏为着大孙子还是换了,等着现在秋天了,给大宝进补。

    反正现在家里有进项,冲子有猪肉摊,她和老伴有果树。每年下来挣老不少,留着给大宝备用的钱,其他的使劲给大宝零用吃穿。

    现在整个镇上的别说小孩了,大人都羡慕大宝。谁让人家会投胎,摊上既会挣钱又疼儿子孙子的李家呢!

    你看小小的人儿,卢氏和李老头经常带着他乱串。碰到啥新鲜吃食都会给他买上尝尝,有的人活了多大岁数都没吃过的糕点,大宝都吃过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