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餐厅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邀请

    “你们能得到我的信息,是从老墨那里推荐的?”听了陈思道的话,郑芝了然道。

    原还以为对方是在一些美食杂志上翻阅过他以往的资料,这样看来能知晓还拥有华夏糕点水准的也只有那天的墨老头了。

    匠师中专精的人很多,但是双开的就比较稀少了。

    像郑芝这种又年轻资历又深的匠师更是万中无一,也难怪陈思道听见他要加入满脸狂喜,神态中有点一夜暴富的味道。

    要知道在华夏糕点协会,拥有中师级别的匠师就已经是会内的扛把子了,大师的话除了陈思道一人上任会长外,就几乎没有,可见考核难度之高。

    虽然郑芝的领域不在这边,但大道合一,两者某种程度上都有联系,重新学习起来一定会比起初学者更加容易上手。

    这就好比一个重生而来附体在婴儿身上的天才科学家,无论小孩以后做些什么工作,拥有高智商的他做事都不会太失败,甚至可以把前世的遗憾所弥补之余完全超越。

    “一个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就是华夏如今的师徒制....以及被搞得乌烟瘴气的一些培训组织。”

    陈思道话语说到一半,眼里闪过厌恶,可见这种挂着正宗招牌的嘘头培训有多么恶心。

    “师徒制?”

    他微微惊愕,完全没有想到陈思道居然如此隐晦的嘲讽这种东西。

    随后在对方谈吐间,他才明白过来。

    国外的导师制度相对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学徒自己参研的空间,如果某样东西出现了差错或是自身无法解决的事情,这时候导师才会站出来为其解释,共同寻求研究。

    而有意思的是,在导师遇到困难时,学徒也都会情不自禁的为对方绞尽脑汁的去思考问题所在,尽可能为对方分担,而不是愣愣的站在一边不知所措。

    广义上看,这种模式更像是某种更加亲密的职工制度,只不过两者之间的关系扣得紧很多。

    毕竟从中诞生的恋情也不在少数。

    相反,也许是悠久的文明文化导致,国人性格一直就非常的含蓄,以致于不经意间添加到自身的文化内。

    像是一对普通的师徒,两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用时间来沉淀的,没办法做到相处个一年半载就将自己所有的东西传授与他。

    在此之前都是通过打杂等工作,来历练自己预备之前的经验。

    后续不出意外,绝对是要等待师傅对你满意了,学有所成了,才会因此教受给你,甚至在某些珍贵的配方内还会留上那么一手,任你自己去琢磨。

    问题来了,如此耗费长时间的单一训练过程,很容易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如今又有真正哪个年轻一辈愿意。

    如果是经济效益前景好的那自然有人自愿先锋,但如果某些不经传,还不清楚如今市场还有没有的传统糕点呢?

    顺应时代潮流,还是逆流而上,一个不注意身死道消,这是个问题。

    “这么深奥的吗。”

    听了两位之间的谈话,一旁喝着阿华田的狄更不明觉厉的点着头。

    在他惯有的印象中,糕点不就是随手大街买到的东西,犯得这般深深藏藏的吗。

    确实,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配方在以往号称有着绝对性的保密度,除了创作者本身的脑袋,别人无法从其内获得任何一种东西。

    可随着科学的进步,你绝对无法保证配方内的材料不被某位有心人撕破,而到时候,对于那些吃老本的人来说无疑身入末日。

    或许有人说糕点的制作除了原材料的重要性,制作流程也是注重的一部分。

    但勘破真理的人可能是某位在这行的高超匠师呢?

    加上自身动不动几十年的经验,仿制出一款从黑白墨水上写下的糕点又有何其难度。

    虽说在近百年内可能无人成功,但谁也说不准未来人到底会做出些什么。

    除非这个秘方是你独创,拥有独创权。

    否则,在原有传统之上进行创新才是首当其冲的正确做法。

    这点,国外无疑做得更加完美。

    “说了这么多,我在这里想让郑师你加入我们今年来做的一个传统糕点文化宣传视频。”

    陈思道抿了口浓稠的枇杷膏,语气肯定的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似两年书。

    仅是一个年轻人,就把如今面临的问题分析得如此剔透,这已经不是块料子的评价了。

    他此生唯一的念头就是能让中式面点闪耀在国际舞台上。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保留精髓的创新必不可少。

    这点,他陈思道很早以前就有了非常周详的计划,只不过时势造英雄,在没有环境因素下很难又什么作为。

    但眼前淡如水的青年,无疑是一把锐利的龙泉宝剑,或许能带领它们步入世界级别的舞台,让更多老外认识到华夏不仅有老干妈,枇杷膏等这些日常用品。

    更为重要的是保存传统文化这一精神习惯。

    “宣传视频?”

    郑芝活动活动有些僵硬的脖子,颇为兴趣的问道。

    “是的,就是你做菜,我们在旁边拍摄,再上传到网络,主要是以唯美风格吸引年轻人。”

    其实外貌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心里默默说了句。

    华夏地区的传统面点比赛有大有小,短时间内无法形成一定规模高品质的赛区。

    所以,目前来说更需要网络的力量。

    这一档高品质的系列视频,他决定由眼前这位冷峻匠师来完成。

    不为其他,就单纯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便足矣让他一锤定音。

    好吧...

    只是因为协会内帅哥太少,没办法接上这档主要面向年轻人的美食视频。

    总不能让一群四五十岁的大老爷对着镜头说‘雪糕跟甜筒更配哦’这样羞耻度爆表的骚话吧。

    能不能凑够一百人的播放量还另说。

    为了传统文化的弘扬,目前他还不想出身未捷身先死。

    “主要做传统文化糕点,名字叫‘小之糕’,贴合糕团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巧跟如常。”

    陈思道十分正经的说道。

    倒是旁边的狄更笑得像个七八百斤的大胖和尚。

    “哈哈哈,哈,不行了,真的,啊哈哈哈....”

    郑芝倒是没说什么。

    随后两人一起说了些相关事宜,直到下午才起身离开。

    拍摄的事情很快,不出意外,就在明后几天的功夫,一个系列就六集,耽误不了他多少时间,恰好也能学习。

    因为到时候协会内的匠师会教他,再说不是非常难的点心,主要是一些易上手,但却是传统糕团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