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之魂
字体: 16 + -

社会之魂86

    86

    晚饭后,陈爱梅的爸爸陈老栓从箱底里找出一个黑色布包,那是他平生积蓄,说平生积蓄只是说他现在的心情和境界。其实,他这一生从来都是紧巴巴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寅吃卯粮举债过日子的,哪里来个积蓄啊,直到女儿陈爱梅高中回来在村里做干部,日子才好过些,后来爱梅办了个刺绣厂,他帮助管理那阶段,手头的债务才泥平,陈爱梅到县里一年多,隔三差五回去会给点烟酒钱,他舍不得用就能攒下来一些,够十元就到村小店换成一张整的收起来,究竟有多少,他还没数,只见他布包平放在桌上,然后小心翼翼的一层又一层打开,快到最后一层时,老伴陈杨氐说,“你打算给多少的?“

    陈老栓没有抬头,嘴里说道,“老二家的就不孬,给我们陈家添了继承香火人。“

    说话时,笑容就挂在嘴角,然后用眼殴了一下老伴说:“数个数的,全给他们,给我大孙子买好东西吃。”

    老伴不无担忧的说:“作为老的,做事一碗水要端平了,老大家闺女过生日那次你给多少啊?”

    “哼,你懂什么,这能一样吗?”陈老栓不削的说:“那会不要说是穷,就是现在,我照样给少,生个闺女要怎么的。还有什么功劳啊?”

    “老头子,这就不对了,男女都一样,这可是国家人领导说的啊。”

    “不要拿国家领导来吓唬我,我就认我们农村的理。谁将来上坟给我烧纸,我就把钱给他,别的我不管。”

    这时,他手里的钱已经数出来了,一共一百八十元。

    “老太婆,看到了吧,连数字都这么好。一八就是要发,我们陈家要发了。”干瘦的脸上开满菊花。

    “老头子,你多给孙子钱我没意见,但是,万一给老大家那个知道,那样会弄出矛盾来。影响了明天的喜庆,那如何是好呢。”

    老太婆这句话倒是真的,老大家那个是个得理不让人的人。

    两个老人商量怎么办才能既体现对孙子的爱,又不让老大家有意见,一时间又拿不出什么好主意。陈老栓说:“老太婆,干脆我们把钱放两下,你带点,我带点,明天见势作事吧。”

    陈妈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陈老栓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求教老伴:“老太婆,明天爱梅回来后,他的对象会怎么称呼我们啊?我们给不给见面礼呢?”

    “你老糊涂了,哪有老的给小的啊,他给我们才对。”老伴显得有见地的说。

    “这就是你没见识了,这不快过年了吗,新女婿万一提出给我们磕头,那可怎么办啊?听前庄范五奶说,现在城里新闺女婿进门都喊两个老人爸妈,万一喊我们爸妈,那我们不给钱面子往哪里放啊?”

    最后,老公俩一商量,把一百八十元钱装三十元在陈老栓衣袋里,分装两边,一百五十放老太婆衣袋,也分装两边,如果新姑爷喊爸妈,两个老人每人就给新女婿十元钱压岁,不喊,那压岁钱就免,一百八全给孙子。反复斟酌,这个意见站得住脚,所以一致通过。

    这一夜,陈老栓和老伴睡的好香。二老还在梦中,就被“哔哔拍拍”的鞭炮声吵醒。这是老二家来客信号。

    听到鞭炮声,陈老栓和老伴连忙穿上衣服,洗刷一番,简单吃点东西老两口就往二儿子家里走。

    天亮了,陈老栓家的房子才看清楚。

    这是农村典型住户人家的户型,三间堂屋,东西屋各两间,各在南山头搭一个小披岔,小披岔南墙根直线是院墙,原来,两个儿子和陈老栓皆住这里,老大家东屋,老二家西屋,披岔是作锅屋用。陈爱梅随父母住在堂屋,父母住东房间,陈爱梅在西房间,在西屋和堂屋的夹当处即巷口搭起来披岔,聊作小锅屋。地方太小,人多住一起,难免有不满意的地方,老大和老二家就常常发生口角,当然,每次都以老二家失败而告终。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小事,就不去多说。

    自从陈爱梅到县里工作后,陈老栓两个儿子明上矛盾没有了,私下都想离开这地方。

    他们的想法,陈爱梅心中明白,但是不明说,一次回家看望父母,陈爱梅买的菜多。两个哥哥嫂子全在一起吃,这是陈爱梅主意,她尽量把两个哥哥往一起拉。

    吃饭间,二哥说:“爱梅,今年传说出宅好,各家都到hn那块地上盖房,那里我们家不是有地吗,我也想去盖,资金还有缺口,你能支持一下就好了。”

    陈爱梅一听哥哥办大事,马上说:“好的,石头,瓦我全包了。”其实这是扛大柱,农村土房子,除了石基和瓦,基本不花钱了。

    这时,坐在老大身边的大嫂不住用脚尖踩大哥的脚,大哥明白意图,就说:“爱梅,我和你嫂子也打算出宅的。”

    就这样,两个哥哥就一起在hn盖起了六间连在一起的大瓦房,引得全村人瞠目。

    当陈老栓老两口来到二儿子陈爱牛家时,正好走过来说喜话的一对小夫妻。一阵鞭炮过后,夫妻两个就对说起来:“日出东方暖洋洋,

    金棵玉树立两旁,

    不用人说我知道,

    你家生个状元郎。”

    “爷爷笑咪咪,

    伸手摸小鸡。

    奶奶膀子长,

    伸去摸脸旁。”

    “摸小鸡,长大会写诗,

    摸鸟蛋,长大当知县,

    摸摸小脸膀,

    长大是个状元郎,”

    老二陈爱牛笑着把两张五毛钱递给说喜话的,说喜话的女人伸手欲接,那男的使劲咳了一声,伸手接钱的女人立马把手缩回,说喜话的男人说话了,“好事成双,再加一元。“

    老二说,“不少了,别人家最多给五毛,我给一块还嫌少。“

    说喜话夫妻二人于是不与理会,继续一说一答:

    “天上喜鹊叫喳喳,

    我们来到贵人家,”

    看热闹的人说??陈爱牛大发点,添添吧。“

    陈爱牛没动作。那说喜话的男女又开腔了:

    “贵人家,多吉利

    多给喜钱不小气。”

    见有人拉弯,老二也不想在大喜之日弄不愉快,于是又掏一张一元的递了过去,只见那男的仍然大咳一声,继续说喜话,那女人自然不接,这种场合,正是陈老栓要面子的时候,他抢前一步,推开二儿子说,“看你小气的,我来。“

    一见陈老栓出来称大,全场立即变了味,围观中范三说,“陈大爷是县领导的爹,可不能小气。“

    “对,陈大爷可不能小气。”众人附和说。

    陈老栓笑说?“不小气,我家爱——梅——回来的话我要她再给一份。“

    有意把爱梅两字说得声音大一点,说话间掏出两张两元的票子,递过去,那女的一见给这么多,连忙伸手,那男的又是咳了一声,那女的充耳不闻,把钱接过去揣进怀中。

    那说喜话男女走后,老远听到男的责备女的,“你啊,不能办大事,没听说是县领导的爹吗?得多敲点。“

    女的说:“不少了,够我们跑一天的呢。多少是多啊。“

    进到屋里,爱梅妈责备陈老栓:“你啊,充大头,钱吃亏。“

    陈老栓眄一眼老伴:“你啊,什么叫钱花刀口上啊?这叫面子,全村谁家出县官了?我家爱梅。知道吗?钱花出了,就是告诉人家,我家和别人家不同,你注意没,范三看我给四块,眼都直了。“

    正说话间,有人说,不好,天要下大个子了,众人看时,巴掌大的雪花象穿梭一样向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