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贾璐
字体: 16 + -

第9章 妯娌谈话

    贾璐这个伪小孩也爱和贾璐贾蔷玩,因为他们的碎碎念总能带来一些小消息。当然,韩齐就算了,虽然他也会说一些话,但更多的是折腾人,贾璐也不在忍着了,只要韩齐碰了她,她就哭一下,惹得大人们都知道贾璐“不待见”奇哥儿了。

    府中最近事多,人来来往往的,都不停歇,蓉蔷两哥儿也没什么心思读书,再加上中秋是团圆之日,索性就由贾敬做主让族学放了一旬的假,闲下来的两人便凑在贾璐身边,因此在府中。常常看到以下的场景:

    “小姑姑,听说蔷弟弟在族学表现很好呢,爹爹说我再练个几年就能下场了,宝玉弟弟四岁了还不入学,族里的人都说他娇气呢!”宝玉四岁了,族学中都四岁进学启蒙。异于常人的人总是受常人排斥,可以理解。若有其事的点点头,贾蓉看了,狠狠亲了口。

    “小姑姑,我今天去西府请安,看到了兰弟弟,大人说他比你大,可我看兰弟弟瘦瘦弱弱的哪有你可爱。”说着贾蔷拿起她莲藕般的手臂咬了一口。贾兰生了,那贾珠死了?挥挥手臂,看着皮肤上黏黏的口水,嫌恶得皱皱眉,“啊啊”的哭了起来。

    ......

    在玩与被玩,咳,在继续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很快到了满月日,虽是贾璐的满月,但小孩子身子脆弱,抱出去怕惊了风,也不是洗三非出去不可,所以贾璐虽是主人公,但一直在屋里头待着,跟着母亲一起听丫鬟讲外面席间的事。

    晚间时候,一个面容和善,体态微丰的妇人眉中带着疲惫在丫鬟媳妇的簇拥下来到产房,吩咐那些女婢们在外边候着,自己进了屋子,刚进暖房,韩氏就热情的招呼起来。

    “政弟妹,你来了,坐这儿,这些天可多亏了你了,翠歌,快泡杯茶,让你太太去去乏气。我这身子不好,偏偏又赶上这当头生姐儿,儿媳妇辈分小压不住人,要不是你在周转调节,还不知要忙成什么样呢?改明儿我请你吃一顿,好好谢谢你。”

    贾政媳妇王夫人不在意得摇摇头,顺着韩氏的手坐到了床边的凳子上,端过翠歌递来的茶,虑虑茶叶,细饮一口,方道,

    “嫂子说的哪里的话,能帮到嫂子的忙是弟妹荣幸,你的姑娘呢,抱来给我看看,我为她忙活了这么些天,让我仔细瞧瞧才是正紧。”

    韩氏招呼丫鬟将贾璐抱进来,王夫人温柔的抱着,看她倒是熟悉得很,想到不大的宝玉还有年幼的兰哥儿,倒是了然了。

    贾璐这些日子吃得好睡得好,刚出生时皱巴巴的皮肤也疏散开来了,白白嫩嫩的,像个包子,一双眼并不似母亲那般狭长的丹凤眼,偏杏眼,还爱盯人看,似黑葡萄的大眼让人爱个不停,这专注的眼神让她不禁想起她早夭的长子,一时间不知道是喜是尤。

    韩氏看出了王夫人的悲意,眼神一转,便想到了她的长子贾珠,

    “好妹子,你这又是做什么之态,我这姑娘可才刚满月,你可不能哭丧着脸。”

    王夫人笑开来:

    “对不住了,是我的不是,我只是想到了我的珠儿,当时也是这么的小小乖巧的。”

    韩氏听闻后,有些不乐意了,拿个早夭的人儿来比她的姑娘,是在诅咒她闺女吗?

    “你也莫想太多,珠儿虽然去了,但不是还有兰儿吗,好在侄媳妇给珠儿留下了血脉,将来封妻荫子也是有的。”

    王夫人着实不愿听到李纨那克夫的人,连带着连孙子贾兰也不大喜欢。但她虽不大爱说话,但看人眼色的能力还是有的,知道差不多便结束了。

    “好在我还有个大姑娘和宝玉。”

    说到贾元春,韩氏不禁疑惑起来,原来,元春出生最早,如今也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了,却从未听闻相看人家,便问:

    “咱家大姑娘,可是要想看人家了,咱们这样的人家,姑娘家家虽然出嫁得晚,但总是要早早相看起来的,你们怎的都没声音呢?”

    王夫人叹了口气,

    “正要说呢,我们家的情况不比你们,蓉儿、蔷儿都大了,怕是要上场了,我们府里头,琏儿是头一个不爱读书的,宝玉和兰儿又小,大老爷不当差,我们老爷呢,也不是个能钻营的,为了府里头的百年计,老太太和老爷,打算送元春宫里头去。”

    韩氏一惊,

    “这是怎的,家里头虽然后继无力,但好歹老爷们还在,还能撑上个一二十年,到时候,宝玉、兰儿他们必然是可以出头了,何须让大姐去哪个地方呢?”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老爷们虽然能撑,但将来哥儿们大了,老太爷的遗恩也散了,也不能帮衬,还不如趁着老太爷没去两年,遗恩深厚的时候,大姐入得宫去,挣上一挣,将来也好给哥儿们当靠山。”

    韩氏也不笨,王夫人说到这里,她还能不明白?这王氏先是提到贾珠,让人同情她的遭遇,可怜荣府后继无人,又提到元春,意思可不就是想要族里给他们支持吗?

    真的是,说的好听,都是为了府里年幼的哥儿们,这荣国府还不是大房的,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他们二房的荣华富贵,真是人心不足。

    原先老爷说,这王氏可不像面上那样心慈,她还不信,如今看来,她竟然能将自己千娇百宠的姑娘送到那里头去,可不是个心肠冷硬的,只要她一想到她的姑娘要送过去,心都要痛碎了。

    “倒是可怜你的一番慈母心了,这恐怕也不是简单能决定的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等老爷回来我会和他说的。”反正不是她的闺女,随她去吧!

    王夫人又道,

    “刚才我在招待的时候,听了一耳朵,说是后廊云嫂子家的云哥儿失了父亲,可怜他小人家的,家里头没了男人,我想着是不是咱们府里头是不是该帮衬一二。”

    韩氏听着笑怒了,若是这话在之前说,韩氏还当她是怜老惜贫的,但在这个时候说,着实气乐了,韩氏心道:这姑娘还没当上娘娘呢,竟然就想插手族中事了!

    “这就不劳太太费心了,我们府里头已经帮衬了一份,前头老爷也在商议着,族里也会专门挪出一份子给那些鳏寡孤独的族人们。”

    说完,端起茶碗,也不喝,合上了眼。

    王夫人也知道这是送客了,悄声起了身,吩咐一旁的丫鬟:

    “好生看着你们太太。我先去了。”

    心里却在不停地咒骂:这不知羞,也不知闹哪门子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