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舍生取义青史名(二)
朱元璋本来也不过是随意说说的,为的只是安慰自己,另外他也知道,此时议事大殿之外站满了人,是以不得已才问。他没想到张子明却是这般聪明,那殿外偷听的人知道以后,必然是吃了定心丸一般。
朱元璋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道:“好,你们再坚守一个月,我一定亲自帅大军赶到,让洪都成为陈友谅的坟地!”
张子明站起身来,向着朱元璋深深一拜,道:“好,一月之后,属下等在洪都恭候主公,一举将陈友谅消灭!”
张子明说完,便向着议事大殿的大门走去,外边偷听的人听得脚步声传来,都悄悄离开了。张子明这时抬头望去,只见得碧蓝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静静的漂浮在哪里,蓝天白云,相映交辉,清澈透明。
张子明走后,刘基自后面走出,道:“这个张子明是个人才!”
朱元璋点头,此时他心间像是压了千万座大山一般。
张子明知道,这趟应天,不过是走给别人看的,当下他收拾心情,踏上了归程。
昼伏夜行,不到几天的时间,终于行至湖口。张子明正要将他藏在这里的船只给拖出,却是碰上了陈友谅的巡逻军队。他脸色大变,心道陈友谅的人怎么将巡逻范围扩宽至此了?他急忙趴在草丛中,希望能避过这队巡逻的人。
看着那些人慢慢走过,张子明这才起身,可是在这时,只见得一个身着银色盔甲,手持大刀的人站在他的后面。众人眉毛浓黑,如剑锋一般,张子明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浑身一颤,心间不由生出恐惧。
也难怪张子明见到此人会是这种反应,因为他不是别人,是陈友谅手下的第一猛将张定边。
张定边看了看张子明,又看了看那草丛中的小船,以他的眼力及智慧,瞬间便是猜出了张子明的身份,他淡淡道:“洪都的守将还真是将希望都寄托在援军上!你应该是前去求援的吧,说,朱元璋打算派多少援兵来洪都解围?”
张子明知道对方识破自己身份,当下也是极为淡定,说道:“这种大事,与你说了也是无用,让我去见陈友谅!”
张定边笑道:“还真是洪都出来的人啊,这般铁桶堵围,你们都还能出来,看来老鼠的功夫你们学的不错!”
张子明道:“是你们太高估自己而已!”
张定边点头,道:“好,既然你要见陛下,我带你去!”
张子明跟着张定边走进陈友谅的行宫,此时张必先,陈友仁等大将均在。
“你就是那个洪都的黄毛小子派出去求援的人?朱元璋还有援兵?”陈友谅端起一杯美酒,饮了下去,然后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子明。在这时,张必先等人也向张子明头来目光,杀机与愤怒并存。
张子明适才见张定边都能保持镇定,张必先这些人自然是无法让他心乱的。他道:“我就是那个去求援的人!”
“我一刀杀了你!”陈友仁一想到攻城以来的憋屈,直接抽出佩刀,往张子明这里奔来。
“坐下!”陈友谅厉声道。
陈友仁闻言,只得将佩刀回鞘,坐回位置上去,只是眼中的杀机,依旧毫不掩饰。
陈友谅道:“你不怕死?”
张子明笑道:“这世间有谁不怕死?只是知道怕也没用,何不淡定一些,这也能保持一些形象!”
陈友谅轻声一笑,道:“你是个很有趣的人,赐酒!”
在这时,有人端来一杯酒给张子明。张子明端起酒杯,毫不犹豫的将酒给喝下,道:“果然是好酒!”
陈友谅说道:“你不怕有毒?”
“反正都是死,饱死总比饿死强吧?我这些天个奔波,好久没吃饭了,不知道陛下能否尚些饭吃?”张子明这时直接就地坐下,宛然一副不怕死的样子。
陈友谅在此一笑,而后叫人给了张子明一碗饭。张子明吃饱了,擦了擦嘴,然后道:“好了,陛下要杀就杀吧!”
陈友笑道:“朕说过要杀你了吗?”
张子明眼中闪过疑惑之色,道:“难道陛下不想杀我?”
陈友谅站起身来,走到他的旁边,道:“我先前确实想杀了你,不过现在嘛······”
张子明闻言,顿时激动得不得了,跪在地上,道:“说,陛下要我做什么?”
张子明的态度转变之快,真是令人咂舌。陈友仁不由冷哼一声,道:“原来不过是个胆小鬼!”
陈友谅似乎早就猜到张子明的反应,他道:“我确实能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而且还能保你一生荣华富贵,不过你要帮我做一件事!”
张子明闻言,眼中炽热之色一闪即过,陈友谅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虽然面色如常,可是心里却是微微一笑。
张子明道:“陛下要我做什么?”此时的张子明,又显得极为的冷静与警惕。因为时下两军交战,陈友谅许他荣华富贵,要他做的事也不会简单。他是这么想的,至少他要让陈友谅看到他是这般想的。
陈友谅道:“你不用这么紧张,我要你做的事很简单,明日我准备攻城,只要你在洪都城前大喊:没有援兵。让城里的兵士听到,这就算是完了!”
张子明心下暗暗叹息,朱文正的顾虑并不是没有理由,若是换做另外一人,不但不能安住城内兵士的心,还要让军心就此涣散。同时他也知道陈友谅会让他做这事,是以他费了这么多的周折,等的就是陈友谅的这就话。当下无奈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一次前去应天,却是没有求到援兵!”
陈友谅目光一闪,道:“莫非是朱元璋打算放弃洪都了?”
张子明摇头道:“不是,是他根本就没有兵!”
“徐达还未回来吗?”陈友谅围城许久,非是只要拿下洪都这般简单。他是要徐达等人前来救援,从而设下埋伏,将其一网打尽。
张子明露出疑惑之色,道:“陛下不知道徐达他们去打庐州了吗?”
陈友谅道:“知道,将近两个月了,他们的行军速度竟然如此缓慢,除非······”陈友谅这时向张子明望来,眼中有惊讶之色。
张子明道:“不错,张士诚派吕珍一路与徐达大战,如今他们恐怕至少还得有半个月才能到这里。这个消息,也是我在出了应天才知道的!”
陈友谅闻言,忽地笑了起来,道:“若是在徐达到来之前,将洪都打下,而后在派人从后面包抄,前后夹击,你说徐达再如何厉害,也应该没有不败的道理吧?”
张子明道:“徐达的本事,这个我不用多说,你们都是知晓的,若是他能够到这里,你们还能这般猖狂?”
陈友仁闻言,冷哼一声,至于张定边与张必先,却是在各自思索。
陈友谅闻言,心里也甚是不舒服,他淡淡道:“好了,朕要你做的事,你可有考虑清楚了?”
“真的能保我性命?真的能一生富贵?”张子明用怀疑的眼光看着陈友谅,连续问出两个问题。
陈友谅微笑点头。张子明眼中有挣扎之色,过去一会,他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好!”
陈友谅哈哈一笑,有命人给张子明一杯酒。陈友仁冷哼一声:“算你识相!”
第二日,陈友谅亲帅大军,向着洪都城开进,他要攻打的,正是邓愈所守的抚州门。
陈友谅全军出动,朱文正也来到抚州门的城墙之上,望着长江上面正在开动的船只,以及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军队。朱文正道:“今日全军出动,看来今日又有一场血战!”
邓愈道:“他的人虽多,可是两个月以来,伤亡也是不少,咱们凭着这城墙,未必不能一战。”
朱文正点头,却在这时,他面色猛然一变,因为在陈友谅的大军中,他看到了一个人,一个他极为熟悉的人,因为那个人就是他派出去的张子明。
“怎么会这样?”朱文正表面虽然没有多少神色,然而心中已经大乱,他不由看向风凌云,那眼神好像在说:你说的仁义呢?
原来一切都是假的,朱文正深深吸了口气,今日他败,就是败在他竟然相信了风凌云和张子明,他眼睛微微闭上,已经绝望。
不同于朱文正,风凌云知道张子明是个怎样的人,此时他衣袖捏得紧紧,眼中有泪花在闪动。
陈友仁率着大军,亲自将守在张子明的后面。张子明望向城墙,他脑海中不断响起出城时风凌云的那深深一礼,以及那含着无数复杂情感的话语:“活着回来!”
“对不起,要失约了,我的宗主!”张子明心中暗暗自语,他将心情收拾一番,将平生所有的力气都用出,喊道:“兄弟们,我是去求救兵的张子明,你们坚持,援军就要到了!”他的声音在天地间传荡,带着一股不可抹灭的正气。儒家的思想中,仁义极为看重,他虽不是大儒,更是对朱熹、程颢等人的理学不屑一顾,然而他的忠义,却是从此在史书上记载下来。二十四史《明史》的一百三十三卷,有了他张子明的一笔,篇幅虽是不长,但已经足以。他从此拥有与古贤人一般不可磨灭的光辉,他是张子明。
朱元璋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道:“好,你们再坚守一个月,我一定亲自帅大军赶到,让洪都成为陈友谅的坟地!”
张子明站起身来,向着朱元璋深深一拜,道:“好,一月之后,属下等在洪都恭候主公,一举将陈友谅消灭!”
张子明说完,便向着议事大殿的大门走去,外边偷听的人听得脚步声传来,都悄悄离开了。张子明这时抬头望去,只见得碧蓝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静静的漂浮在哪里,蓝天白云,相映交辉,清澈透明。
张子明走后,刘基自后面走出,道:“这个张子明是个人才!”
朱元璋点头,此时他心间像是压了千万座大山一般。
张子明知道,这趟应天,不过是走给别人看的,当下他收拾心情,踏上了归程。
昼伏夜行,不到几天的时间,终于行至湖口。张子明正要将他藏在这里的船只给拖出,却是碰上了陈友谅的巡逻军队。他脸色大变,心道陈友谅的人怎么将巡逻范围扩宽至此了?他急忙趴在草丛中,希望能避过这队巡逻的人。
看着那些人慢慢走过,张子明这才起身,可是在这时,只见得一个身着银色盔甲,手持大刀的人站在他的后面。众人眉毛浓黑,如剑锋一般,张子明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浑身一颤,心间不由生出恐惧。
也难怪张子明见到此人会是这种反应,因为他不是别人,是陈友谅手下的第一猛将张定边。
张定边看了看张子明,又看了看那草丛中的小船,以他的眼力及智慧,瞬间便是猜出了张子明的身份,他淡淡道:“洪都的守将还真是将希望都寄托在援军上!你应该是前去求援的吧,说,朱元璋打算派多少援兵来洪都解围?”
张子明知道对方识破自己身份,当下也是极为淡定,说道:“这种大事,与你说了也是无用,让我去见陈友谅!”
张定边笑道:“还真是洪都出来的人啊,这般铁桶堵围,你们都还能出来,看来老鼠的功夫你们学的不错!”
张子明道:“是你们太高估自己而已!”
张定边点头,道:“好,既然你要见陛下,我带你去!”
张子明跟着张定边走进陈友谅的行宫,此时张必先,陈友仁等大将均在。
“你就是那个洪都的黄毛小子派出去求援的人?朱元璋还有援兵?”陈友谅端起一杯美酒,饮了下去,然后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子明。在这时,张必先等人也向张子明头来目光,杀机与愤怒并存。
张子明适才见张定边都能保持镇定,张必先这些人自然是无法让他心乱的。他道:“我就是那个去求援的人!”
“我一刀杀了你!”陈友仁一想到攻城以来的憋屈,直接抽出佩刀,往张子明这里奔来。
“坐下!”陈友谅厉声道。
陈友仁闻言,只得将佩刀回鞘,坐回位置上去,只是眼中的杀机,依旧毫不掩饰。
陈友谅道:“你不怕死?”
张子明笑道:“这世间有谁不怕死?只是知道怕也没用,何不淡定一些,这也能保持一些形象!”
陈友谅轻声一笑,道:“你是个很有趣的人,赐酒!”
在这时,有人端来一杯酒给张子明。张子明端起酒杯,毫不犹豫的将酒给喝下,道:“果然是好酒!”
陈友谅说道:“你不怕有毒?”
“反正都是死,饱死总比饿死强吧?我这些天个奔波,好久没吃饭了,不知道陛下能否尚些饭吃?”张子明这时直接就地坐下,宛然一副不怕死的样子。
陈友谅在此一笑,而后叫人给了张子明一碗饭。张子明吃饱了,擦了擦嘴,然后道:“好了,陛下要杀就杀吧!”
陈友笑道:“朕说过要杀你了吗?”
张子明眼中闪过疑惑之色,道:“难道陛下不想杀我?”
陈友谅站起身来,走到他的旁边,道:“我先前确实想杀了你,不过现在嘛······”
张子明闻言,顿时激动得不得了,跪在地上,道:“说,陛下要我做什么?”
张子明的态度转变之快,真是令人咂舌。陈友仁不由冷哼一声,道:“原来不过是个胆小鬼!”
陈友谅似乎早就猜到张子明的反应,他道:“我确实能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而且还能保你一生荣华富贵,不过你要帮我做一件事!”
张子明闻言,眼中炽热之色一闪即过,陈友谅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虽然面色如常,可是心里却是微微一笑。
张子明道:“陛下要我做什么?”此时的张子明,又显得极为的冷静与警惕。因为时下两军交战,陈友谅许他荣华富贵,要他做的事也不会简单。他是这么想的,至少他要让陈友谅看到他是这般想的。
陈友谅道:“你不用这么紧张,我要你做的事很简单,明日我准备攻城,只要你在洪都城前大喊:没有援兵。让城里的兵士听到,这就算是完了!”
张子明心下暗暗叹息,朱文正的顾虑并不是没有理由,若是换做另外一人,不但不能安住城内兵士的心,还要让军心就此涣散。同时他也知道陈友谅会让他做这事,是以他费了这么多的周折,等的就是陈友谅的这就话。当下无奈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一次前去应天,却是没有求到援兵!”
陈友谅目光一闪,道:“莫非是朱元璋打算放弃洪都了?”
张子明摇头道:“不是,是他根本就没有兵!”
“徐达还未回来吗?”陈友谅围城许久,非是只要拿下洪都这般简单。他是要徐达等人前来救援,从而设下埋伏,将其一网打尽。
张子明露出疑惑之色,道:“陛下不知道徐达他们去打庐州了吗?”
陈友谅道:“知道,将近两个月了,他们的行军速度竟然如此缓慢,除非······”陈友谅这时向张子明望来,眼中有惊讶之色。
张子明道:“不错,张士诚派吕珍一路与徐达大战,如今他们恐怕至少还得有半个月才能到这里。这个消息,也是我在出了应天才知道的!”
陈友谅闻言,忽地笑了起来,道:“若是在徐达到来之前,将洪都打下,而后在派人从后面包抄,前后夹击,你说徐达再如何厉害,也应该没有不败的道理吧?”
张子明道:“徐达的本事,这个我不用多说,你们都是知晓的,若是他能够到这里,你们还能这般猖狂?”
陈友仁闻言,冷哼一声,至于张定边与张必先,却是在各自思索。
陈友谅闻言,心里也甚是不舒服,他淡淡道:“好了,朕要你做的事,你可有考虑清楚了?”
“真的能保我性命?真的能一生富贵?”张子明用怀疑的眼光看着陈友谅,连续问出两个问题。
陈友谅微笑点头。张子明眼中有挣扎之色,过去一会,他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好!”
陈友谅哈哈一笑,有命人给张子明一杯酒。陈友仁冷哼一声:“算你识相!”
第二日,陈友谅亲帅大军,向着洪都城开进,他要攻打的,正是邓愈所守的抚州门。
陈友谅全军出动,朱文正也来到抚州门的城墙之上,望着长江上面正在开动的船只,以及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军队。朱文正道:“今日全军出动,看来今日又有一场血战!”
邓愈道:“他的人虽多,可是两个月以来,伤亡也是不少,咱们凭着这城墙,未必不能一战。”
朱文正点头,却在这时,他面色猛然一变,因为在陈友谅的大军中,他看到了一个人,一个他极为熟悉的人,因为那个人就是他派出去的张子明。
“怎么会这样?”朱文正表面虽然没有多少神色,然而心中已经大乱,他不由看向风凌云,那眼神好像在说:你说的仁义呢?
原来一切都是假的,朱文正深深吸了口气,今日他败,就是败在他竟然相信了风凌云和张子明,他眼睛微微闭上,已经绝望。
不同于朱文正,风凌云知道张子明是个怎样的人,此时他衣袖捏得紧紧,眼中有泪花在闪动。
陈友仁率着大军,亲自将守在张子明的后面。张子明望向城墙,他脑海中不断响起出城时风凌云的那深深一礼,以及那含着无数复杂情感的话语:“活着回来!”
“对不起,要失约了,我的宗主!”张子明心中暗暗自语,他将心情收拾一番,将平生所有的力气都用出,喊道:“兄弟们,我是去求救兵的张子明,你们坚持,援军就要到了!”他的声音在天地间传荡,带着一股不可抹灭的正气。儒家的思想中,仁义极为看重,他虽不是大儒,更是对朱熹、程颢等人的理学不屑一顾,然而他的忠义,却是从此在史书上记载下来。二十四史《明史》的一百三十三卷,有了他张子明的一笔,篇幅虽是不长,但已经足以。他从此拥有与古贤人一般不可磨灭的光辉,他是张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