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医女艳归来
字体: 16 + -

第463章 挑唆不断

    “什么事?!还有什么事都一并说出来吧,朕已经很糟心了,如今还受得住。”小皇帝压抑着怒气,不耐地朝他吩咐着。

    “启禀皇上,魏淇然的军队已经在原有的数量上扩充了整整三倍,如今……如今已然是齐阑国最强大的军队了。”兵部尚书跪伏在地,神色慌张。

    魏淇然征兵效果显着,这本是件好事,可此时却在小皇帝的耳中变了味道。谁都知道军队是意味着什么,成为一支国中最强大的军队又是意味着什么。

    礼部尚书暗想这次兵部尚书总算做得不赖,又与兵部尚书对视了一眼,开始继续以舌为箭,挑拨离间起来。

    “皇上,魏淇然自来狂妄自傲,再度归顺朝廷,也是倪嘉尔从中起了作用。”礼部尚书追溯着前段时日。

    正是如此。魏淇然从前与段云岚结过仇恨,虽然段云岚后来离开,但若是没有倪嘉尔作为一个连接,魏淇然又怎么会同意再次入朝为官?

    小皇帝此时心中早已将魏淇然昔日的功劳、忠心尽数遗忘,只记得他还有着新振兴的扶升门亲信党羽,以及他向来随性肆意的狂妄性子。

    这又让他怎能不对魏淇然怀有警惕、生了怀疑?

    礼部尚书见话语说到了小皇帝的心里,又继续道:“陛下便该知道,他这般有着虎狼之心的人,现在却只听倪嘉尔她一人的话。而只要倪嘉尔她想,随时都可以借助魏淇然之军谋逆。”

    倪嘉尔是否会真正想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她能调动魏淇然的军队,就已经是齐阑国皇室的巨大隐患。

    小皇帝可以没有建树,可以少有作为,但却不能容忍祖宗传下的皇位,栽到了他的手上。

    礼部尚书的话深深地刺中了小皇帝的心,他终究还是立刻着了急:“尚书大人,朕如今又该怎么办?”

    小皇帝还是太过年幼,从前一向是听从倪嘉尔的建议,现在让他想出个能克倪嘉尔的法子,自然是无力而为了。

    礼部尚书闻言露出一丝得逞般的笑,孩子终究是孩子,在巨大的威胁面前,还是生了惧意。

    至于后续该如何做,怕是心中早已有了打算,只剩下对小皇帝的步步引导了。

    “狡兔已被杀死,那猎犬留有何用?空中之鸟尽数捕完,怕是再好的弓箭,也该埋于尘埃之中了。皇上,您能听得懂臣的意思吧?”礼部尚书对着小皇帝做出抹脖子的动作。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向来都是世间残忍而正常的运行规律。小皇帝很小的时候就被古珩瑾亲自教导过,不可谓不记忆犹新。

    “无凭无据,这样做真的好吗?或许……或许倪嘉尔是被冤枉的。”说要除去倪嘉尔,小皇帝还是于心不忍。

    “皇上,尚书大人所言极是!历来功高盖主之人,那可都留不得,自古再为仁慈的君主都会将其除掉。陛下今日不杀倪嘉尔,又可知倪嘉尔将来会不会也如皇上这般菩萨心肠?”兵部尚书极力规劝道。

    小皇帝的眉头早已紧皱在一起,身上带有王者之气的龙袍都提不起他满身的颓丧之态。

    小皇帝哪里想过,有朝一日会与自己的帝师倪嘉尔站在对立面上,不得不做出生死选择。

    “朕不想她死,朕只想夺回兵权,保我齐阑国河山。”小皇帝闷声说道。

    “皇上,若想齐阑国得以安稳,为今之计,也只有擒贼先擒王,诛杀倪嘉尔以夺回兵权这一条路可走。”兵部尚书硬生生堵住了退路,逼着小皇帝做出抉择。

    在二人口中,竟是无解,只有杀了倪嘉尔这一条路可走。

    心中摇摆不定,小皇帝还是犹豫了。杀之于心不忍,师徒之情未断,多次相救之恩难释。不杀有愧先祖,保不住皇位,他又有何颜面冠以“古”姓?

    “你们先退下吧,朕再想想。”小皇帝蓦地合上眼眸,复杂的心情使得整个人都痛苦不堪。

    “是,陛下。”两人满意地告辞离去,在各自府中静待着事态的下一步的发展。

    礼部尚书同兵部尚书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丝毫不在意这事对小皇帝心中的巨大冲击。

    而另一边。此时的倪嘉尔毫不知情。她哪里知道自己已经被论及生死,自是深陷于阴谋之中而毫不自知。

    在集市人多之地张了好几天的榜,收获良多。看着魏淇然的军队一日日雄壮起来,倪嘉尔心中宽慰不已。

    而魏淇然和白涵显然对训练新兵更为感兴趣,每日去了校场就再不愿出来。

    倪嘉尔又从百姓口中获知某些地区信息有些不通,怕是并未得知征兵的消息,便索性亲自打算前往。

    “怎么,征兵倒是征上瘾了?”卓青华好笑地望着她,眼底染上宠溺。

    “对啊,可比旁的事有趣多了。”倪嘉尔存心逗弄,爽快地一口认了下来。

    卓青华知道她是打趣,也跟着调侃起来:“怎不见小尔对我这般有兴趣?我怕是已经‘年老色衰’,比不上那些刀枪剑戟迷人了。”

    说罢还眸浸哀伤,摇头叹息不已。

    “行了,正经点。”倪嘉尔脸上是绷不住的笑意,“借着征兵的机会,我们刚好可以体察一番民情,岂不值得?”

    卓青华自然是点头称妙。

    两人只带了几个人随行,又带了些许钱粮以备不时之需,一路朝那人所说闭塞之地而去。

    来了那处,倪嘉尔这才发现,原来都城之中,也有这般贫苦落后之地。

    这个村落是个穷苦人的聚集地,土地贫瘠,终年也因之少有收获,食不可裹腹,衣不可安眠。

    倪嘉尔自知能做之事甚少,心下怜悯,也只能与卓青华一起给穷人布施些备好的钱粮。

    望着贫苦人家的家中状况,倪嘉尔暗下决心,定要让这些百姓也过上好日子。

    在此处,倪嘉尔依然征得了不少的人。

    而得知有些人家生病,因穷苦看不起大夫便一直拖着,倪嘉尔便主动给这些穷人看病,药材已经是自己发放的。却仍坚持着不收百姓一分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