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最强微商
字体: 16 + -

第506章 妙音观隐秘

    一连三天,罗三宝还真就天天都去药宗藏书阁,白天观摩典籍,晚上回器宗休息、修炼,药宗藏书阁内的典籍让让罗三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看越有味道,而且,也让他这个对炼丹术还一窍不通的人有了自己的领悟,除了最基础的知识,罗三宝算是超前学道了很多炼丹的技巧和忌讳。

    这三天,罗三宝每天都会忘记吃中午饭,而且天快黑了他也都不知道,药宗那名送饭的女修也都会每天傍晚准时送来饭菜,只是从第二天起,她放下饭菜就会离开,不再跟罗三宝有任何的交流。

    某处房屋内,两名女修坐在桌前边喝茶边下棋,良久,其中一人突然开口:“徐师妹,本座听闻那人这几日都去了药宗藏书阁?不知在药宗可还安分?师妹又如何评价他?”

    另一个女修听后,手上执这黑子停了下来,笑道:“大师姐果然不是单纯的叫师妹来品茶下棋,是想询问那罗三宝的事?师妹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大师姐能不能成全啊?”

    两人对视一眼,似乎都读懂了对方的想法,相视而笑,这两人正是妙音观的观主跟之前提点过罗三宝的那名中年女修,中年女修姓徐,叫徐静,正是药宗的首座。

    “徐师妹,你莫不是想要师姐把那罗三宝留给你药宗?看来师妹对那罗三宝还确实观察过啊,大概也让你很满意吧?只是,本座不能这么做。”虽然徐静没有回答自己的话,可妙音观观主还是猜出来了,徐静看中了罗三宝,想把罗三宝留在药宗。

    徐静有些疑惑,问道:“大师姐,武宗谬师妹又不肯收纳罗三宝了,而我妙音观器宗跟法宗等同于名存实亡,那罗三宝为何不能留在我药宗?如此好的苗子,若不能精心培养,岂不是浪费了他那大好天赋?”

    “天赋?徐师妹连此子的天赋都看出来了?那师妹口否说说看,此子天赋到底如何?”妙音观观主宋若琳听后微微一笑,反问了一句。

    徐静沉思了片刻,然后抬头答道:“师妹确实有意接近过那罗三宝,也暗中观察过,此子一开始似乎对炼丹术一无所知,师妹本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才想学习炼丹术的,可很快,师妹便看出来了,此次对炼丹术的兴趣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心想学,并且,此子的耐性及自我调节能力极强,动时,爆裂如火,静时,不动如山,若是交予师妹好生培养半年,定有所成!”

    “呵呵,好一个动时爆裂如火,静时不动如山,只是,修道之人不是本就该有此心性?返修道有成者,那一个的心境不是如此?不论是修行还是炼丹,心静如水,习性变换自如者都能有所成就,与其说那罗三宝适合炼丹,还不如说他更适合修道,师妹应该也知道,此子在观摩悟道碑之时一举结丹,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啊!”宋若琳依旧没有同意徐静的要求。

    徐静算是听明白了,自己这个大师姐原来还是想把罗三宝安置到武宗,她认为罗三宝更适合修道,因为修道者更依赖悟性,而罗三宝在这方面的悟性早就显露无疑了。

    “观主不公!观主偏私!谬师妹都不远收纳罗三宝了,观主还是一味的想把罗三宝往他武宗里塞,为何就不能让他留在我药宗?或许我药宗有了他,有朝一日能打破那苏晨和创下的神话,重夺丹王之称呢!”徐静有些不满的说道。

    宋若琳却摇了摇头,答道:“徐师妹误会了,本座可没说要那罗三宝去武宗,而且,罗三宝去任何一宗都似乎有些不太合规矩,他想要自由进出四宗的藏书阁,若是真有了一个身份的限制,你认为其他几宗会专心培养他吗?本座虽然出身武宗,却不会徇私,只看中武宗一门,四宗皆强,才是我妙音观最好的结果。”

    说着,宋若琳起身,把棋子放入罐中,走到徐静身边并坐,若有所思的说道:“当初师傅叫我们六位师姐师妹各自选择一宗,是希望我等能团结一心,联手共同撑起我妙音观的未来,数百年来,四宗分歧越来越大,难有归心,以后不能在这样了,这样下去只能让我妙音观衰败,所以,我才打破了数百年来我妙音观的老旧规矩,变革势在必行!”

    “大师姐……,你是想……。”听到宋若琳的话,徐静似乎猜到了什么,她欲言又止,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还真就误会她了。

    妙音观存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一直都是四宗并立,由一位观主领导,而这位观主的选举却极为复杂,这个观主的人选都要习得四宗精髓方可胜任,按照以往妙音观的规矩,四宗首座都会安排一名合适的弟子当成观主预备人选去培养,每年都会送这名弟子去其他三宗学习可随着时间的打磨,这个规矩逐渐就变了味。

    人都会有私心,即使没有,别人也都会认为你有,也正是如此,妙音观四宗之间的内部隔阂越来越大,在接待其他三宗前来学习的弟子时,私心越来越明显,并不会真心去教,因为,谁都不想其他三宗的的弟子将来成为观主……。

    随着龙渊谷和天机阁的日益壮大,不少在法阵和铸器方面有天赋的弟子都被吸引走了,妙音观的器宗跟法宗也就随之没落,甚至名存实亡了,而这数百年来,妙音观观主之位也都是从药宗或者武宗走出来,器宗跟法宗就更加不堪了。

    近百年前,新的观主继位,也就是宋若琳和徐静他们的师傅,她是一个极有远见的高人,虽然出身与武宗,却早已看透了妙音观内部的弊端,所以在继承妙音观观主之后不久,她便开始实施变革,从新入门的弟子中选择了六名弟子收为亲传弟子,开始了自己的变革计划。

    当初这六名弟子一开始并没有被安置在四宗,一直由老观主一手培养,住在主峰,五年之后,六名弟子从一个个小姑娘长成了大姑娘,也都结丹成功,而且,四宗的精髓也稍有涉及,就在这一天,老观主下达了一个命令,给他们六人各自安排了一宗。

    六名弟子,四个宗门,老大宋若琳和小师妹谬清被安排到了武宗。老二徐静和老五秦梦雨被安排到了药宗,老三穆雪被安排到了器宗,老四丁香被安排到了法宗,至此,妙音观四宗,每一宗都有了自己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