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凡妖记
字体: 16 + -

第30章 禅房秘密

    话说玲珑照妖镜幻化而出的金光照在僧侣的身上时,其身体顿时如烈火燃烧而至,紧接着就听到石头相互撞击而发出来的声音,由弱至强。再而眨眼之际,那位体型敦厚的僧侣瞬间就变化成了众多形状各异石块滚落在地,而且石块的表面都带有未曾燃尽的火苗,转而把坠落于地面之上的宽大僧袍也给燃烧而起,使得夜晚清凉的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焦炭味。

    元瑱眼见着燃烧僧袍的火势有增无减,便于慌乱中收了玲珑照妖镜,神情略显窘态地望向应泀与凡叶两人而道:“情况不妙,我们得赶紧过去救火,要不然这团火势定会把整座白路寺给烧了,那我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了?”

    话音刚落,凡叶便顿时站直而道:“赶快吧?马上就要烧到房门了。”

    而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取来放置在水缸旁边的木桶提水救火,踉跄而混乱地进行之余,还要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生怕他们的行踪会因此被发现,到时恐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使得这次的行动功亏一篑。

    经过一番的折腾过后,火势也终于被一桶接一桶的清水给浇灭了,空气中依旧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焦炭味未曾散去,顿时让凡叶感到疑惑地问道:“大祭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好端端的一个僧侣瞬间就变成了石块呢?”

    元瑱接过她的问题,再把手中提着的木桶放置在地面上,若有所思地凝望着僧袍燃烧过后而留下的灰烬,随手捡起跌落至地面依旧在燃着亮光的灯笼,端详了片刻而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白路寺中的僧侣都是由这些石头变化而成的。”

    应泀定睛疑问,“为何有此判断?”

    元瑱答道:“现在做出判断为时尚早,待我们找到那人人敬仰的通灵大仙再说……”

    凡叶忽然有所理解,顿时感到忧心忡忡地道:“难不成他们是妖怪施法所变?如果真是这样,那即将到来的祈福天昭日可就大有麻烦了,指不定这其中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元瑱突然转身望向凡叶而道:“凡叶姑娘,你赶快带我们去那通灵大仙最常出没的地方,我这胸口深处似乎能够感觉到他的存在。”

    凡叶听罢,恍如梦中初醒般地点头惊讶着,“哦!对了,得道高僧的禅房。”

    在往得道高僧的禅房而去时,元瑱胸口深处的疼痛感越来越明显了。一时便忍受不住撑在一处房梁的边上尽力地压制着,脸色也近乎泛白,但始终没有因为疼痛而苦叫一声。

    心细如尘的应泀很快就察觉到了元瑱的不妥之处,神情而感到紧张地走到元瑱的身旁问道:“少子,你是不是胸口又开始疼了?”

    元瑱拉着近乎泛白的脸庞望了他一眼,再而故作轻松地道:“没有大碍,休息片刻就好了。”

    应泀又道:“实在不行,我们就先回去,改日再来也是可以的。”

    元瑱轻轻地摇了摇头,“不必了,我已经感觉舒服很多了。”

    待元瑱胸口的疼痛减缓下来,他们又继续往得道高僧的禅房而去。相望而知,此得道高僧的禅房正位于白路寺的后殿之中,与前方一座高耸的尖峰山体相对望,中间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山谷水涧。恍惚间,有种置身于人间仙境般的感觉,峻山秀水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隔着禅房的门缝向内望去,一尊慈眉庄重的铜身佛像正立于中央,前方的案桌上摆放着数多香炉以及贡品,高大的佛像之下除了用于打坐诵经的黄色圆垫之外,就只剩下一张方寸不大的残缺木桌安静地立在角落之处,桌面上稀落地摆放着几本显旧的经文书籍,已然布满着一层厚重的灰尘,让房内显得空旷而寂寥。

    猛地抬头一看,残缺木桌正靠的墙壁上竟然悬挂着一匹长长的黄色布幡,经纬交织的黄色布幡中正用于色彩绘制着佛陀讲经图,场景恢弘庞大,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地让人心领神往。

    措步回望之时,元瑱又感胸口深处的疼痛再次袭来,四肢亦在隐隐地抽搐着,再次低埋着头靠于门外的房梁之处,再次尽力地压制着。

    应泀忽而靠于他的身旁搀扶着问道:“胸口又犯疼了?实在不行就回去吧?”

    凡叶亦神色慌张地跑来问道:“大祭司,你究竟是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啊?”

    元瑱伸手轻抚着胸口位置,抬眼望了他们片刻便回道:“我没事……”

    正当此时,一阵疾风忽而横扫而来,急促的风声在如此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的明了,让人顿觉一丝怪异之感。当抬头向着禅房的斜飞高檐望去时,一个白色的身影突然窜出便让他们给吓了一跳,再于慌乱中迅速地躲到禅房侧边的一块大岩石后面,依然不忘探头相望而去。

    定睛一看,那白色的身影落地之时忽而变成了一位身穿黑袍长衫,腰间之处的黑色丝带之上挂着三颗用红绳串起来的圆滑石头,束发戴冠直披而下的男子,不时地侧目环视着周围。再擦亮着眼睛细细一眼,才发现眼前的这位速来之客竟是那受人敬仰的通灵大仙,姑且换了一身行头罢了。

    通灵大仙尚未发现有人私自闯入了白路寺中,更没有察觉到有人在暗中窥探着他。于是乎,他伸手将黑袍长衫轻轻地往后一拨,便昂首阔步地推门进了得道高僧的禅房中。

    当通灵大仙进入到禅房之后,元瑱胸口深处的疼痛便由此消失了。回神之际,他们又将迅速地靠近禅房的门缝由内望去,想要了解通灵大仙夜间进入得道高僧的禅房究竟是要作何动作?为何他的行迹会如此古怪?

    然而,当他们再次隔着门缝向内望去时,就望见那通灵大仙站于墙壁之上悬挂着那匹黄色的布幡前,双目而显隐暗无光,双手依旧是稳稳地藏于袖子之中,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也让元瑱不禁地对他始终藏于袖子之中的双手染上了浓厚的兴趣。

    元瑱见时机正佳,便挪动着身体往房门处靠后了几步,再而念道着神咒诀语将玲珑照妖镜幻化于手中,再而对准着通灵大仙于房内所站的位置一照,透光的镜面忽而轻微地晃动了几下。紧接着,玲珑照妖镜中便显现出了通灵大仙的真实面目,顿时让他们瞠目结舌而至。

    正如元瑱所猜测的那样,这位受人敬仰,自称法力无边的通灵大仙是为妖畜所化,乃是白路峰深涧之处的万年黑石炼化成妖,其真实的身躯乃是由众多大小不一的黑石组成,而其妖灵正幻生于胸口位置正中央的黑石之中。而他示人的皮囊乃是凡人之躯,正是不久前坠死于深涧之处的才子之躯,才会使得他这位假灵仙的身上有着几分脱俗的灵气。

    惊讶过后,元瑱便将玲珑照妖镜迅速地收回,再而率先推开房门而入,但却不见了通灵大仙站于黄色的布幡前,房内依旧是显得空寂而有阴森之意。

    他们在禅房中巡视着几遍过后,便惊讶地发现长长的黄色布幡后竟然是一处隐蔽的洞口,洞口之处正立有一扇沉重的石门,四角的边缘正被裸露的大小岩石所遮挡,从而显得有些光线不足,在这样漆黑的夜里更是看不清有何细枝末节。

    元瑱忽而疑惑地道:“奇怪?怎么眨眼之间,那通灵大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难不成他躲到洞里面去了?”

    凡叶又疑惑地问道:“大祭司,为何这得道高僧的禅房内竟然会出现一个如此隐蔽的洞口,这究竟是作何用处?”

    元瑱转而答道:“尚不明确,有待探知。”

    应泀忽而走到元瑱的面前,指着洞口石门边缘堆叠而起的细沙石而道:“那通灵大仙一定是由此洞口而入,石门边缘的细沙石有更被翻动过的痕迹。”

    元瑱忽感惊讶地盯向应泀,“老头,你可真是细心啊?连这些细沙石被翻动过的痕迹都知道,真是佩服啊?”

    应泀冷不丁地瞄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屑地道:“过奖了……”

    元瑱听罢,立马白了他一眼,转身默默地道:“还骄傲起来了?”

    元瑱紧紧地望着洞口的石门呆了片刻,然后又笑眯眯地望向应泀而道:“老头,既然这样,你就再显神通进去里面查看一下,观察一下那里面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应泀双眼望着洞口处的石门而道:“既然无法念动诀语使石门打开,我便可尝试变化成天河之水从底下的缝隙中流进去,也就免得动作过大而打草惊蛇。”

    元瑱笑道:“如此甚好……事不宜迟,你赶快进去吧?”

    说完,应泀便使唤着法力往石门的边缘之处吐了一口天河之水,再而摇身一变,就将自己的身躯化进了天河之水中,再而使唤着法力让天河之水由石门底下的缝隙中缓缓地流入洞内。再而摇身一变,化进天河之水中的身躯便一跃而出,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到了昏暗幽深的石洞之中。

    凡叶忽而问起着元瑱,“大祭司,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吗?”

    元瑱忽然相视而笑,连忙答道:“不必,就等着老头出来便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