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凡妖记
字体: 16 + -

第24章 僧侣巡游

    清晨薄雾繁重,微风萧瑟,旭阳熠熠生辉,柔和的光线正照耀在木质窗格的一角。夜晚如死寂般的归元汜乡也在这白昼之中活跃了起来,四面八方正传来不同音色的簇拥谈话声。除此之外还有铜锣敲响之声突然惊起,就算此时梦境再深之人也会被扰断骤醒。

    因此,睡在神仙阁宽敞的客房中的元瑱就突然从梦中惊醒,恍惚之中快速地穿戴完毕过后,就寻着那连绵不断的簇拥谈话声传来的方向移步过去。伸手轻轻地推开木质窗格中的一扇小木窗,便探着头有意识地寻觅了过去。

    只见归元汜乡中的主巷道上的两边正站满了形形色色的乡民,场面显得熙熙攘攘,纷纷探头张望着主巷道上款款而来的僧侣。神情时而欢悦,时而焦虑,虔诚之人还将双手合十地靠于胸前,再而半拢着双眼,嘴边在隐隐地念道着什么。也是由于距离相去甚远,故而没能听清楚那略显神秘的念道之声。

    众观所望,主巷道上那些稍显风姿卓越的僧侣们大约有二十余人,着一身土黄色的粗麻简素僧袍,已然剃度的脑袋瓜更显灵巧,颈脖之中佩戴的长串佛正于胸前来回地晃动。双手合十稳稳地靠于胸前,目视着前方,神情肃穆得没有任何的异样,颇有几分庄重之意。

    再将视线移至众多僧侣的中央,便发现有四名体型敦厚的束发壮年男子抬着一座青莲幔蓬步撵,形状酷似鼓圆,蓬顶的构造如似青色莲花般的模样,数条青色的布幔笔直地垂下,莲花壁沿之中正挂着大小形状一致的银铜铃铛,在步撵来回晃动之余发出颤人心魂的靡靡之音,会让人的脑袋感到些许的不适应。

    再往后一看,青莲幔蓬步撵其后还跟随着一座碧檐白幡步撵,其状的四周立如屏障,白幡缠绕的遮顶如层叠而起的建筑飞檐一般精美,相通之处的凹槽之处正镶嵌着颗颗碧玉,四面垂下的白幡正迎着微风错落而起。

    凑巧,站于神仙阁窗边的元瑱正好看到了白幡步撵之中正稳站着一位神秘中年男子。个头不算高亦不算矮,身穿一袭白素轻衣,双手正隐隐地藏于袖子之中,束发的模样略带着几分仙气,可双目之中却暗黑无光,不免地让元瑱感到一丝奇怪之意。

    片刻过后,元瑱便退离了窗格边,转而推开房门迈步而出,快步行至应泀居住的小客房门外,伸手敲击着厚重的木门也不见有些许回应。待推门进去一看便知,应泀已然不在了小客房里,再而匆匆下楼询问着留店的老汉才得知。

    归元汜乡有着一项世代沿袭至今的习俗,即阴月的第十五日被定为祈福天昭日,届时各家各户都会指派人丁前往白路寺中参拜佛陀,燃香诵经祈求家亲万福无灾,又或得高僧亲赐灵丹妙药化解痢疾。

    但因最近闹妖怪之说甚起厉害,白路寺中的得道高僧则一改常态,随同着通灵大仙乘坐步撵巡游方里,以安抚着信众愈加累积的惶测之心,再赐仙丹以助信众化去身上所患痢疾,以示白路寺恩泽正酣。除此之外,更对外大肆地宣称通灵大仙能有投机取巧之法寻找到那些被妖怪掳掠而走的妙龄女子,再行施展法术将她们悉数救回。

    所以,今日一早,应泀就被神仙阁小酒楼的老妇人给硬拉着前往乡街的主巷道上仿观巡游之礼,据说场面可谓是难得一见。

    元瑱没有过多细想,便快步离开了神仙阁小酒楼,直奔着乡街主巷道而去,不急不慢地站在人群的最外面探头张望着,寻思着步撵之中究竟是何神通广大的灵仙,才会让这些乡民们如同着魔似的极力追崇,似乎已经把所有祈愿都寄托在了这位不见其真容的通灵大仙身上。

    元瑱谨小慎微地靠到人群的身后,欲想辩清他们口中所念道之词。良久过后,始终也没能听出个所以然来。似佛教心经,却非心经,似鬼神咒语,却非咒语,无从知晓。

    带着满心的好奇,元瑱便小声地询问着身旁的一名壮年男子。从他口中得知,这些乡民们口中所念道的词诀正是通灵大仙遣派白路寺的僧侣所传授的八字通灵仙诀,意为“通灵神明,遇劫欲化”。还称念有此仙诀,就可以通天知晓神明,化解眼前所受劫难,一心所求,也将得以实现。

    元瑱自觉此事疑惑不已,心里在想着,“这通灵仙诀果真如此厉害?如若不然,顶多也就是些江湖术士玩弄着的小把戏蒙骗这些无知的乡民罢了,或骗取钱财,或骗取上供祭品原物,又或许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元瑱转身向人群的尽头望去之时,便忽然发现应泀与那老妇人正站在熙攘的人群之中,进而缓缓地绕过人群行至应泀的身后,望了一下他那挺拔的身姿过后,便伸手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待他知觉地转身回望之际,便持着些许不满的语气问道:“这一大早的,你怎么也不叫一下我就跑到这里来了?我要是有危险你可怎么保护得了我啊?”

    应泀望着他,冷不丁地应了一句,“你这不没事吗?”

    此话一出,元瑱的心里顿感不悦,欲将呛声回话于他,却不料地被站在一旁的老妇人给打断了,满脸笑意地问道:“小公子,你怎么也过来了?”

    “小公子?你叫谁小公子啊?”元瑱满脸惊讶地反问道。

    老妇人忽而轻笑了一声,显得恭敬地回道:“我见你比这位应公子年纪尚轻许多,故而妄自揣测,有不妥之处,还请公子见谅。”

    元瑱此时故意地把眼神瞟向站于前头的应泀,转而一脸认真地望向老妇人说道:“他呢?年纪确实比我大很多很多,但其实他是来保护我的,是我的随从,所以你要叫我大公子,而不是小公子?”

    老妇人见状,立马点头回道:“大公子,是老妇眼拙了。”而后,元瑱便得意地噗嗤一笑,“没关系,谁让我的随从不与你说清楚呢?”

    元瑱与老妇人如此一来的问答,竟让一旁的应泀苦笑着无言应对,又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一般地望着前方缓缓走过的巡游僧侣等众。

    说来也是奇怪,这白路寺乃是佛家圣地,寺中的僧侣本应是佛意满容,体态充盈才对。可为何参与巡游队伍中的僧侣却是面堂焦黑,行走时而显僵硬之感,似乎与常人有所不同。但其有故意地做了掩饰之用,若不见心细之人,还真的难以发现这其中的怪异之处。

    当眼睛的视线扫到巡游队伍的最后方时,便发现其中有一位行为更显怪异的僧侣。相比之下,这位僧侣的身长要比其他的僧侣矮上一截,宽大的僧袍套在身上而显得有些累赘,其行走的步伐也稍显女子的纤纤玉步,双眉亦似柳叶,脸庞之中也显一丝细腻之感。更为奇怪的是,这位僧侣的光脑袋上布满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疤痕,虽然已经不会再流血,但也是看得人触目惊心,惶恐不已。

    正当元瑱的视线还停留在那位怪异的僧侣身上时,巡游队伍已经已经走完整条乡街主巷道,正往另外一个目的地转移而去,也使得站于巷道两旁的乡民们紧随着巡游队伍的后方而去。

    元瑱猛然回神,急而转头望向身旁的老妇人问道:“这些乡民们如此蜂拥地想要去往何处啊?”

    “大公子,他们现在是要去往三潭祭祀之地,以静候吉时接受得道高僧亲赐的仙丹化疾强体,好像还有什么高台授法的法辞,称此法能救回乡里被妖怪掳走的闺女。”老妇人答道。

    “三潭祭祀之地?”

    “没错,那里是咱们归元汜乡祖祖辈辈用于祭祀的圣地,出了乡外东桥便可到达。”

    元瑱忽而若有所思似地点了一下头,目视着远去的巡游队伍而道:“走,我们也过去瞧瞧,我倒想见识一下这不露真容的通灵大仙究竟有何等厉害之处?”

    行即去,便到三潭祭祀之地。踏过架立于两口深潭之间的石桥行至最中央的旷地之上,忽见葱郁而高大的树木正遮挡着猛烈的太阳而留下阴影,不知名的鸟儿正于枝头欢声雀跃,紧紧环绕住旷地的三口深潭亦不见有鱼跃的动静,水面平静得如一块玲珑的玉镜。

    旷地上,青莲幔蓬步撵与碧檐白幡步撵正放置于最前方,面朝信众,背靠深潭,中间则站立着面色肃静的僧侣等众,此刻的气氛显得格外安静。

    不久,吉时已到,一位体型敦厚的僧侣手持铜锣从队列之中行至青莲幔蓬旁边,再而重重地敲响着手中的铜锣便道:“灵仙授法,高僧赐丹,众人行答谢之礼。”

    应声落下,信众乡民便双手合掌地靠于胸前,进而跪于地面行着答谢之礼,嘴边又开始在念道着那脱口而出的八字通灵仙诀,顿时就让现场的气氛沸腾而起,相互地交织在一起时却什么都没能听清。

    接着,那原本放置于地面的青莲幔蓬步撵忽而飞升于半空之中,幔蓬由内而外地幻化出一道隐约的金光,于周围之处盘旋着片刻就已经消失不见。在不经意之下,幔蓬之中突然就传出经文的诵读声,靡靡梵响,让人为之一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