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棋王
字体: 16 + -

第一章 胡同生涯(一更)

    陈东是在胡同里长大的。

    那个时候,他们家还在租房子住,陈东十岁,就已经开始喜欢下棋了。可能是那个时候他们家住平房吧,邻里之间不像现在住楼房这样,互相不沟通。所以为陈东童年的“象棋之路”,营造了一个非常适合的环境,可以说,陈东对象棋技术的基础部分的学习,就是在胡同里面和那些大人们完成的。

    那个时候大家都根本不懂什么,像有人说的啊——“中国象棋,博大精深。”,也不懂,说要把象棋带向世界上什么的,那么大的理想,那个时候都没有。那时候想的就是,象棋是一种消遣,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一开始的时候,陈东就只是对象棋非常感兴趣,然后每天去胡同里面,去看别人下。后来呢,自己也学会了下,再后来,经过长时间练习,越下越好,在象棋上获得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大,那对象棋的兴趣,自然也就越来越高涨起来了。所以,这也是他后来一直坚持下去的一个动力吧。

    “哎,我说,老张,你这'炮'走的不对呀,你这不是给人送子去了吗?这棋走的让你!走臭了,走臭了!不对不对!”

    “怎么不对呀,我哪儿不对了?人家的马在那儿呢,你不过去能行吗?那不是别马腿吗?这都看不出来,我说老李呀,你可快拉倒吧你,再说,你看象棋就看,你别说话,知道吗?'观棋不语真君子。',没听说过吗?”

    “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那还'见死不救是小人'呢!我好心告诉你,怎么还能落埋怨了呢?真是的,得了,我回家吃饭去了,今天我老伴做的豆角,可好吃了,馋死你!”

    “嗨,这人!哎,大伙看看,这是一个什么人啊!”

    “那小孩儿,去给我买包烟去!”

    “哎,好嘞!”

    一个大爷给了陈东三块钱,让陈东去买一包烟(没错,那年月的烟价就是那么便宜)。当时,胡同里的老人都有这个习惯,就是喜欢指使小孩儿去帮自己买烟,为什么呢,因为下象棋啊,它费烟。人思考的时候就喜欢抽烟,那话怎么说了?——“写文章,抽支烟,一写一大篇”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写文章它也要思考啊。所以说,下棋的时候最喜欢叫小孩儿去买烟。再一个,小孩儿喜欢跑,腿儿快,来回不费劲,一会儿就买回来,回来一看,棋才走了两步,它看棋能接得上,就算是一旦接不上,那两步棋,左右摇头一问,别人一告诉,也就明白了。可是,要是老头儿去的话,没五分钟回不来,一盘棋早都下完了,它耽误看棋不是嘛。

    买回来烟,陈东就一直蹲在那里看,也没有小板凳。有的老头儿喜欢自己拿着小板凳儿,拎一个小马扎儿,然后坐在旁边看。像陈东他们小孩儿拎着那个都觉得费事。那时候陈东他们就好像不累似的,蹲一会儿啊,站一会儿啊,或者什么弓弓着腰,两手拄着膝盖,都觉得好像不累似的。那个时候一群孩子成天跑,一跑一上午,跑完以后好像全身还是有用不完的劲儿,好像汗都不出,出汗也没事儿,毛巾一擦,当时就感觉,又恢复了满满的能量,然后又出去撒丫子跑去了。所以那时候,小孩都蹲着看。

    至于陈东后来是如何在胡同里称王的,那已经是他十四岁时候的事儿了。而当时他还只有十岁,也就是说,他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就把胡同里面的所有大人、小孩儿、老头儿、年轻人全都下败了,当然,这不仅是因为陈东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刻苦地钻研、学习,更是因为他有着超越常人的天赋异禀,对象棋,陈东好像是天生就一种非常好的棋感。喜欢下棋的人都知道,这对于一个棋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像有很多人,他们的大学学的是一个专业,但是毕业以后他们却换了另外一个工作,不过不排除这里面有很多人是迫于生计的无奈,是无奈之举,因为人总是需要生活的,生活必须是摆在兴趣前面。生活是基础,一个人只有保证了温饱,才有能力、有条件去谈他的兴趣,这是基础建筑。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些人在大学毕业以后发现了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的专业,这个时候他就是主动地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本专业,而去从事自己比本专业更加擅长的另外的一个专业,当然,这些都是为自己谋取一个更好的发展,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当然,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起来也会有更加大的动力,从而也能坚持得更久一些。

    “哟,老李,吃完你老伴做的豆角了啊?”

    “哼,吃完了,真香啊,馋死某些个人呐!”老李头儿拿着一个大白瓷缸子,一边“滋儿喽”、“滋儿喽”地喝着水,一边调笑着正在因为专心下棋还没有吃晚饭的张大爷。

    “哈哈,老李呀,你不是生气了吗?怎么又出来看我下棋呀?”

    “看你?我是来看棋的!甭管谁下我都照看不误,和你有什么关系?切!真是的,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自作多情呢!”

    “哈哈哈哈……”于是,整个胡同里面下棋的、看棋的人都一起笑了起来,那个时候,大家真的是很快乐的呢。

    而这一切,都是象棋带来的。也正是因为象棋,陈东一生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