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移动互联网大佬
字体: 16 + -

第十章 福星

    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李母见丈夫难得的穿了衬衫,挪揄道:“老李,你这是相亲去了?”

    李择闻言差点笑出声来,老妈就是这么个性格,嘴上厉害着呢,不过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老妈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李父却没有计较这些,脱下衬衫递给妻子,只留了上身一副背心:“今天晚上我下厨,做油焖大虾。”

    李母这才注意到李择手里提着一袋活虾,诧异的问:“虾降价了?多少钱买的?”

    “甭管了,有好事,一会儿再和你说。”李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接过李择手里的袋子哼着歌进了厨房。

    李母一脸诧异的看着丈夫,不知道他发哪门子神经。

    李择也摆出了一副守口如瓶的态度,刚要卖关子,耳朵就被老娘提了起来。

    李母怒道:“小王八羔子,反了你了,快说,有啥事瞒着老娘?”

    “哎哟,”李择连忙告饶,“错了……错了……”

    李母见儿子一副呲牙咧嘴的样子,终归是自己的亲儿子,还是有些舍不得,急忙放了手。

    “老娘,”李择揉着耳朵说,“你没听那个谁说吗?老骂自己儿子是小王八羔子不好,从遗传学来讲对家长不利。”

    这回是怎么告饶也没用了,客厅里顿时响起杀猪般耳朵惨叫,李择最后被屈打成招,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真有这好事?”李母听完有些不太相信。

    这可是政府的工程啊,没有关系能揽到这种好活?

    以前丈夫在国营工厂上班的时候,想从夜班调个白班都得请客送礼,一个芝麻绿豆大的车间主任还摆足了谱,这次这个市建的大领导能这么好说话?

    “这不是赶上了吗?”李择解释说,“如今正在建新港口,这么大的工程,市建也缺人手,人家刘叔叔拍着胸脯说,车根本不嫌多,有多少来多少。”

    “这么说还有点道理,”李母点点头,随后又有些忧虑,“可就算人家这次能让咱喝点汤,以后怎么办?”

    “我的老娘啊!”李择给老妈捶着肩膀说,“这活咱要是能干完最少不得挣个十万二十万的?还白捡了个车队。到时候大不了把那些破车一卖就是了,废铁也值几万呢。”

    “说的也是,”李母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账,“等挣了钱就先给你买套房子将来结婚用,首付应该够了,我和你爸还贷款也不累,咱家现在住的这房子太旧了。”

    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恨不得从子女出生开始就计划好未来的每一步,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操碎了心,这种精神的确让人感动。

    有那么一瞬间,李择差点忍不住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但是想想可能带来的那些不可预知的后果,还是忍住了。

    吃饭的时候到了,但是李父李母面对美味的油焖大虾却有些食不知味,两人低声的探讨着这件事该如何进行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李择津津有味的咬着沾满汤汁的虾肉,每当话题有所偏离的时候,就适时的插两句嘴,很快把方案定了下来。

    接手下车队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家里的存款刚好够用,问题在于把车队运行起来还需要一笔钱。

    光有车不行,还得加油,按照结账周期来看,光是前期垫付的油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父亲报出的数字让李择大吃一惊,真是隔行如隔山,他之前的想法还是有些粗糙。

    不过李父随后解释说,一般情况下,这种租赁式的合作甲方会按时支付一部分费用充当燃油费。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需要一笔为数不少的钱来保证车队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这些车辆都比较老旧,维修什么的肯定是非常频繁,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明天我去趟他舅家,前两年买房子借了咱两万块钱一直没还,还有他大姨之前给公公看病也从咱家拿了一万……”李母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李择的大姨和小舅。

    李父听着李母的掰扯家长里短,并没有做声,只是心里默默的计算还差多少钱,算来算去,都还差一些,不禁皱起了眉头。

    李母见到丈夫这幅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二前两年不是借了两万块钱?还有老三,也欠着咱一万五呢?你怎么不打电话问问?”

    李母说的是李择的二叔三叔,李父兄弟三人,除了李父在岛城,其余两兄弟都在青市乡下。

    “上次给咱爸打电话的时候,他说老二生意上赔了钱,孩子又在上学,我估计今年这钱是够呛。”李父叹息着说。

    “那老三呢?”李母又问。

    “老三的蔬菜大棚倒是弄得有模有样,今年又扩建了一个,之前打电话过来说明年准还咱。”

    眼看母亲就要火山喷发,李择赶忙拉住母亲:“二叔三叔都是爸的亲兄弟,咱也不能为了钱坏了血缘关系,落个六亲不认的骂名不是?钱可以再想想办法嘛!”

    “你啊,”李母恨铁不成钢的白了儿子一眼,“归根到底还是姓李,胳膊肘倒是不往外拐。”

    李择自然知道父亲的难处,祖父在青市老家做了三十年的村长,当年岛城的国营工厂去村里招工,十六岁的父亲就被他老人家送进了工厂,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

    而父亲的两个弟弟却还在农村老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生活,为此俩叔叔虽然没埋怨过别人,但是同样是亲兄弟,心里肯定是不平衡。

    远在岛城的李父自然知道俩弟弟的想法,这些年来没少帮衬两家,对此虽然李母有些意见,但还是由着丈夫了。

    李母恼的是丈夫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就好像家里一直欠着这两家一样。

    李择心里合计了半天,其实钱已经基本够用了,因为自己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了给市建干活,如果老港口局长那边真的如传言所说的一星期一结,甚至一天一结,现在的钱根本就是绰绰有余。

    “要说我,”李择干咳了一声,“咱们也别在这瞎着急,市建那边是啥情况还没弄清楚呢?”

    李父赞同的点点头:“对,明天我就找人问问那边是个啥干法?”

    “还找啥人啊?”李择说,“爸你也太死心眼了,直接给刘叔叔打个电话问问不就行了?”

    “咋和你爸说话呢?”李母嗔怒道,随后眉头一皱看着丈夫,“不过儿子说的也有道理,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这刘副总说不定还真能帮咱。”

    “那是,那是,”李择赶忙点头,“刘叔可是大领导,咱这点事在人家那就不叫问题。”

    李父面对着电话犹豫了半天,终于在母子俩的催促中打了过去,电话中的“刘副总”自然非常豪爽的表示没问题,燃油费会提前结给他。

    挂断了电话,夫妻二人也变得喜笑颜开,李母搂着儿子喜滋滋的说:“我就知道咱儿子是颗福星,上次去庙里老和尚给算过八字了,咱俩后半辈子肯定能享他的福,这不就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