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修仙:炮灰当自强
字体: 16 + -

第182章 心魔

    林兰面上现出一抹纠结来,就在她纠结的时候,之前离开的韩雪莹回来了!

    “居然是你!”韩雪莹瞧见了林兰,面上现出一抹薄怒来,柳眉一扬,声音尖锐道:“真没想到,居然能在现在看见林姑娘芳驾!怎么着,这次居然没把琴带在身边,好奏乐给知音人听吗?”

    林兰忙避让到一边,低头道:“林兰见过仙子!却不知小女子什么地方得罪了仙子,竟是引得仙子发这么大脾气!”

    韩雪莹逼上前一步,抬手,挑起了林兰的下颔,眯着眼睛道:“这个时候了,你还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本仙子上次不是警告过你,最好从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不要来太玄门碍我的眼睛吗?现在看来,我的警告,你竟然一点儿都不记得了呢!”

    林兰的身体开始发抖,眼神不自觉地向江蓠那里飘,江蓠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站起身,走到了门外。

    她不喜欢这种场面,也不带清楚,韩雪莹对凤梓暄究竟是怎样一种执念。

    其实,她也惊讶自己的冷静,这样的时候,她想的居然是按照凤梓暄的性情,这个林兰应该别有用处,不是用来膈应韩雪莹,或者是用来双修的存在。

    也许,当初她就明白,自己的所谓动心,注定了要无果而终,伤心做结,以至于现在,她居然希望那个结果早点到来,早点儿结束。

    而现在呢,她甚至怀疑,自己那所谓的“动心”,究竟是不是“动心”!反正前世今生,从来都没有人教过她,什么叫“钟情”,什么叫“心动”。

    房门的另外一侧,韩雪莹尖酸刻薄的数落声,还有林兰小声的抽泣断断续续,即便没有打开门看,江蓠也知道里面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景。

    而现在,站在房门之外,她的全部心神,却都被一个问题困住了。

    什么是“情”呢?这个字大概就像是《道德经》里的“道”字一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吧?

    既然找不到精准的定义,那就只能从具体现象中开始分析了。

    两世的阅历浮现到眼前,她试图从中捕捉有关“相知相许”的片段,从“执子之手,与之成悦”的山盟海誓,到“知君有两意,古来相决绝”的相忘江湖,应该说,她所知道,所见过的相依相守之人,真正能善之善终的,几乎没有。

    大部分的真情和真心,几乎都像是那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相爱的,变成了相恨的,拼死也要在一起的,变成了宁死也不要见面的。

    有的人好聚好散,有的人用折磨对方,也折磨自己的方式互相伤害,还有的人干脆把真心这种见鬼的东西扔了,纯粹是在凑合着过日子。

    这样的事情见过了,大概也就明白,真心这种东西啊,大概是天地间最难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真心,不如相信实实在在的利害关系呢!

    好吧,如果不去看事情的结果,仅仅把目光投注到事情的最初上去。

    “情”字之始,是什么东西呢?

    有人是奔着对方的皮囊美貌,青春正好去的。与其说是动心,还不如说是程序性发-情,动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美好的事物据为己有,甚至是活生生破坏掉。

    不可否认,毁灭某种美好的存在,就像是把仙子拉下神坛,的确能给人带来快感,上个世界的变态大概都是这么炼成的,而动情的过程中,未必就没有这个阴暗的元素。

    有的人是为了归属感而去,喜欢有那样一个存在,可以全心全意地让自己去依赖,可以不用去面对生活里的各种取舍和选择,一切自有别人替你准备好。

    不用选择,也就不会犯错,更进一步,就不用承受耻辱感、羞愧感、无可奈何感的折磨,最终不用承受任何来自良心内外的谴责和压力。

    反正选择都是别人做的,就算错了,要对此负责的也不是自己,不是吗?

    从这一点上看,归属感是什么东西呢?

    江蓠武断地以为,其实说穿了,就是一种怯懦和不负责罢了。

    因为没有勇气去独自承担生命里的种种,就只能主动地,或者被动地,绑架上一票“志同道合”者。

    然后,开始的时候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以增强自信心;结束的时候能够互相指责,互相推诿,以减轻负罪感。这大概也算是另外一种程度上的互惠互利了。

    还有的人是奔着能被一个人全心全意地关注,全副身心的在乎而去的,他们常常自认为是“被忽视者”,或者“缺爱的人”,那种被人在乎的感觉,就如同好酒对酒鬼的吸引一样,让他好奇,迷恋,然后上瘾。

    那么,这“缺爱”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江蓠觉得,人对他人关爱的需要,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中别人给予的关爱,关注,另一部分就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关爱,满意。也就是说,自爱,以及他爱,组成了一个人对于爱的感知能力。当其中一方面有了不足之后,就有可能两种情况,一种是此消彼长,代偿性弥补,第二种就是雪上加霜,两者同时减少。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江蓠总是近乎偏执地以为,如果一个人足够爱护自己,足够珍惜自己,足够了解自己,大概就不需要再索取现实中的关爱了。

    而她以为,这种理想状态,其实就是自强、自立、自信三者呈完美状态时的结果。

    如此一来,她就得到了一个诡异的结论。她会动心,会动情,不是因为对方足够好,还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好,不是对方需要她,而是因为她需要对方。

    什么为了你好,什么因为感恩,什么无怨无悔,到头来,不是骗别人的谎言,就是骗自己的白日梦。

    当然,还有人是奔着不孤独,心有所归去的,在江蓠看来,这和归属感、认同感,其实是一回事儿,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安上了一根保险丝,提高抗风险的能力罢了。

    想了这许多,她终于把目光放在了比较熟悉的两个人身上,那便是今生的父母,江云天和谢玉娘。

    在正常人,而不是她这样有点儿偏执人眼中,这样的夫妻应该称得上是情投意合,相依相知,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存在了。

    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江蓠此时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大胆分析这其中的细节,希望能得到一个更接近真实的答案。

    据她所知,江云天是散修出身,三灵根,这些条件表明,他在见到谢玉娘时的生活不会太容易,但三灵根的资质,也能够保证他过得不是特别差了。

    总之,如同大部分出身贫寒的人一般,他们的性情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分自卑。自卑会导致几种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又存在相关性的可能:

    要么表现的特别不自信,什么都要去别人那里找认同感,只有大家都认为这么做不错了,才敢下决心去做。

    要么就表现得格外强势,因为怕被别人看穿,就拼命地用和内在诉求完全相反的举止,来掩盖自己心灵上的伤口,并自我催眠一样告诉自己,现在这个做戏和伪装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于是,久而久之,假的似乎变成了真的,真的则似乎变成了假的。

    当然,还有第三种,这一种情况相对复杂,江蓠自己也不能说的很清楚,只能将之概括为,和第一与第二种不同的情况。

    而在修真界里,第一种人大概是活不长的,大部分人为了活下去,都变成了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情况,第三种姑且不提,只说第二种吧!这种情况下的人,对于认同自己,信任和依赖自己的人,抱有相当的好感。

    原因无他,自己骗自己看起来很容易,但有时候,那个真正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好欺骗,它会时不时冒出头来,刷一下存在感,引起修真中所谓的心障,或者说心魔。那么,自己骗不了自己的时候,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找别人来帮忙,通过外界的肯定反馈,强化自我催眠的效果。

    这就相当于一句假话重复说上一百次,就有可能变成真的一样。于是,能够帮助自己进行自我陶醉的人,就会开始在这种所谓的好感中沉沦,并且上瘾。于是,“动心”,“喜欢”,“相知”,这些美丽的词汇,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现实。

    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江蓠觉得,谢玉娘的性情是符合这种“帮忙者”的定位的。正因为她符合江云天的内心需求,所以,江云天愿意倾心守护她,愿意不惜一切的爱护她。

    至于谢玉娘,江蓠不清楚她的过往,无从评价,但从上面的分析里,已经能够看出,所谓的美好感情,所谓的夫妻情深,在被说穿了,看透了之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