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荣光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烙印

    北国鹤城

    回到工区的众学员,在章杰和陈林的指引下,将工具妥善放置。章杰组织大家进行了班后总结会,对今天检修设备时的重点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工作纪律进行了强调。会后,陈林进行第二次的巡视调阅工作,在机械室内对轨道电路、道岔等各项目进行了监测与分析。

    邵野和曲峰并肩站在千里铁道线上,望着默默无闻的陈林,如同呵护儿女般,精心检修保养道岔转换设备时,二人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此时邵野的心中在想:“如果快点毕业该有多好,我的血液已经燃烧,我也要把我的青春,献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只有在这里,才可以实现我此生的价值。”

    而曲峰的心里却想着:“无聊的工作,什么时候可以和这些琐碎的一切说再见。”

    两个人心里想着不一样的问题,一旁的章杰,单独从二人的表情上便看出了端倪。

    “线路所立杆作业,一组负责作业安全,二组负责地沟施工作业,三组负责检修设备;各组开始作业......”一道道命令,随着洪亮的嗓音,从黄蓝相间的中修队长华晨辉,喉咙中传出,蹲在墙角的金超,有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

    “报告!施工位置处于路堑底部,作业平台过于狭窄,装载信号机柱的汽车,无法靠近作业点。”被借去开车的临时驾驶员张洪,一脸严肃地对华晨辉说。

    走出机械室的陈林,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冲着人群高喊:“大家别慌,车到山前必有路。金超、贺勇、闫峰、曲峰你们四个过来,帮忙卸下信号机柱,邵野你防护。”

    华晨辉知道陈林是看出自己为难,打算出手相助。但是光靠别人还是不行的,打定主意之后的他,再次喊出嘹亮的号子:

    “知道愚公怎么移山的吗?我们现在就好比是愚公,我们一点一点地移动,不要着急,大家看我的手势。”

    “一、二、起...小心,落、落......”

    “一、二、起,曲峰把腰杆挺直,闫峰别回头看,你的衣服就刮了歌口子。老李你的鞋带开了,哎!”

    “集中精力,放松心情,加油!一、二,一二......”

    多次重复之后,信号机柱终于成功了架设完毕了。

    华晨辉顾不得擦拭汗水,继续喊着:“同志们,我们攻克了一个山头,下面我们还要去攻克另一个山头。有没有信心啊!”

    在华晨辉的怂恿下,意犹未尽的老职工,初次参与劳作的新学员,不知是违心,还是心甘情愿。但是他们的喉咙里却喊着同样的声音:“有,咱们工人有力量,谁怕谁!”

    一眼望不到头的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人员穿梭如流。电务工区的参战力量,在几千人的队伍中,显得九牛一毛。但是他们的精准作业,与施工安全正点密不可分。

    骄纵的烈日,烘烤着大地,气温逐渐上升。满脸汗水的邵野,顾不得好好擦一擦,胡乱用满是油渍和灰尘的手,摩挲一把,继续手中的作业。小白脸贺翔,稚嫩的双手,挥舞起锹镐,开挖电缆沟槽;历年来参与施工的中修工长华晨辉,冲锋在钢轨打孔、配线、调试的关键岗位;李冰的身影,奔走在电务作业的每个岗点;李楠和宁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抬起沉重的箱盒基础……

    大型机具的轰鸣声、豪气冲天的号子声、防护员的哨子声交织在一起,合奏出一曲动人的劳动乐章。

    ............

    下午,吃完午饭的学员们,再次被召集到一起。在陈林的率领下,再次巡检作业。

    “我们的工作效率,决定行车安全的质量,开始工作前我们必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严阵以待。”章杰走在队伍的后面,自言自语的说着。

    在赶往施工现场行进途中,章杰饶有兴趣地说道:“今年不出意外,会有合段的惠民政策。”

    “合段能有什么政策,怎么合我们都是工人,就像当兵时的大头兵一样。”好热闹的曲峰,没有等章杰说完,便抢先接话。

    “合段会有福利发啊,至少年底会有奖金。”章杰眉开眼笑的说,好像捡到聚宝盆一样得意。

    当听说有奖金发放的时候,众学员一个个咂着嘴:

    “不错,就是不知道能发多少。”闫峰眯缝着眼睛,掰着手指头说:“千八百,还是万八千?”

    “要是能发个千八百的,我也改善一下生活。”贺勇的脑袋里,想到的是吃点什么。

    “吃点好的谈不上,至少陪女朋友吃饭,不用囊中羞涩了。”洪亮心中的小九九,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是啊,看场电影还是蛮好的。”邵野靠在曲峰的身旁,看着远处的天空,脸上带着笑。

    “我想去趟新马泰,旅旅游。”金超异想天开的说着。

    一旁的曲峰,似乎看不惯老金的样子,甩了一个藐视的眼神:“你是在做梦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我看你得把房子卖了,才能够。”

    曲峰的一番话,明显刺激到了金超的神经末梢,条件反射下的他,笑着说道:“哪个告诉你的?我们这里就有啊!”

    “那我可孤陋寡闻了,愿听其详。”文星歪着头,凑到金超的身边。

    “新立屯、马家沟子、泰来,经济实惠,而且又不贵。”金超一本正经的说,说完微微一笑。

    “好吧,你赢了!我们服了。”众人听完,异口同声说。

    ............

    章杰的一句题外话,引来大家的讨论,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说说笑笑间,众人跟着陈林的步伐,抵达了第一处设备点--高柱信号机。

    “这是高柱进站信号机,每天需要更换五个灯位的灯泡,测试,检查,清扫,试验等项目,不能遗漏。在梯子上站得太久,脚会发软,所以,安全措施要做好!如果有条件地,可以绑根安全绳。”章杰仰着头,指着上面的设备,讲述着众人没接触过的内容。

    与此同时,陈林也开启了教学模式,走到一处地面信号机旁,打开设备说道:

    “今天上午天窗的主要作业内容,是更换区间信号机灯泡及点灯单元。在信号机灯泡更换完毕后,我们要更换信号机点灯单元。点灯单元更换完成之后,室内可以送电了。首先检查箱盒配线安装,是否正确,之后测量点灯单元输入、输出电压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在更换完整架信号机后,还要细心查看信号显示,是否正确。在核对信号显示正确后,需要对信号设备进行加锁,加锁时需将锁头注油,以免生锈打不开。“

    学员们就像是游客跟着导游一般,分成两个小组,围在章杰和陈林的身旁,认真地听着。

    “检查站内轨道箱盒,给信号箱盒加装密封条,为设备防寒入冬做准备。在道岔检修完成后,我们要清理道岔拉杆通道,保证道岔在转换时平稳、无磨卡。”

    “这是转辙机,要仔细检查道岔每一个接点,测量道岔绝缘是否良好。”

    “道岔检修完毕之后,必需进行反复试验、确认良好,对道并记录道岔操纵情况,检修完毕,必需要对道。”

    “更换调车信号机灯泡时,一定先测量,调车信号机电压。”

    一个个未知的工作细节,在两个有着多年经验老职工的讲解下,让这些无知的青年,不断地点着头。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不懂装懂罢了。

    ............

    巡检结束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劳累一天的八零后们,顾不得辛苦,仍然围着陈林,问长问短。

    章杰看着眼前这些,渴求知识欲望强烈的学员时,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为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下班的通勤车厢中,章杰利用返程的间隙,为他们“开小灶”。

    不断灌输的信号知识,让想偷懒的学员们,武装了思想头脑,更新了知识结构。满嘴唾沫星子横飞的讲解,是章杰最拿手的。也正是他的孜孜不倦,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面前的这些学员中,有很多成为了电务系统的骨干。

    坦诚相见的交谈,无所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之后,让章杰和学员们之间的感情融洽了不少。

    气氛亦庄亦谐,形式亦群亦散。纸和笔的有机结合之后,学员们觉得这样的课堂是最好的。走出了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坐而论道的学习误区。

    火车到站时,下车后的邵野,不时地回头望着,那满头银发的章杰。

    没有亲身经历过天窗施工,就不会感受到冬日室外寒风的凛冽;没有亲身经历过巡检过程,就不会看到线路安全畅通时的成就感。

    成为信号工的那一天起,光鲜亮丽的工作制服和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就与邵野无缘了。但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保障着火车的安全运行,成了他最大的心愿,因为只有认真,才能赚到养家糊口的钱。

    多年以后,当邵野成长为业务骨干时,他时刻都惦记着,那短暂而漫长的车厢教学。每当走过信号机时,他都会忍不住地矗立一会儿,回想当初的自己,还有那难以磨灭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