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赌注12(妥协)
和俄军对峙的美第八集团军和南欧集团军,紧跟着后撤的俄军缓缓推进,按照斯塔克上将的意图,联军并不准备对撤退的俄军追击掩杀,弄不好那会是一场高昂的血战,后撤的俄军井然有序,相继放弃了波尔塔瓦和扎波罗热,近卫第一集团军和近卫装甲集*替掩护退往哈尔科夫郊外,在公路沿线重新构筑防御阵地,西伯利亚集团军退往顿涅斯克,从塞瓦斯托波尔和克里米亚半岛撤出的近卫第三集团军主力,在方面军快速反应部队策应下,退到马里乌波尔建立防御阵地,俄军的撤退行动没有联军干扰,仅有美空军的一些侦察机和无人机监视着俄军的这次大规模撤退行动。
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失利,却促使正在秘密进行的俄美秘密谈判取得进展。瑞士洛桑,俄外交部长拉科洛夫和美国外长诺克斯正在进行第三轮非正式磋商,在此基础上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和俄罗斯总理卡梅申科将在瑞士日内瓦正式谈判。无论是美国和俄罗斯国内对这场战争已经极其厌恶,这就促使现政府必须尽快对停战谈判拿出真正的诚意来。
曾经是对手的中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了俄美和谈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协调双方分歧的基础,无论是美国和俄罗斯谈判所涉及的事物,都离不开中法德三国的参与,乌克兰问题牵涉到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美国人非常清楚在乌克兰虽然占据上风,但俄军在加拿大北部边境的军事威胁确很麻烦,弄不好会促使加拿大政府退出北美共同防御体系。而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的和谈肯定离不开中国,虽然中美和平协议已经就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确定了美国的地位,但中国从上述地区撤军的前提是他们的盟友俄国人撤军的时间表,这就牵涉到更为棘手的欧洲问题。
在乌克兰问题上俄国人是不可能做出让步的,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美国人也是无能为力,何况一经推出战争的中国正在养精蓄锐,一旦他们重新干预这场战争,那么俄国人就可能控制整个欧洲,把美国的势力排挤出去,同时中国也有条件介入欧洲问题,把自己的势力触角从太平洋和印度洋扩展到欧洲,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虽然目前这仅仅是美国人的想象,但这种可能并不是不会发生。
在欧洲问题上,作为欧洲经济大国的德国和法国,特别是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法国,拥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旦他们和俄国人联手,美国也就会失去欧洲的领导地位,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把自己在欧洲的势力范围撤到欧洲西部和西南部,拱手把大半个欧洲让给俄国人,同时让法德两国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完全坐大,成为欧洲国家的领头羊。这些结果对当初发动欧洲战争的美国人来说,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只不过相比欧洲的利益,阿拉斯加的安危直接关乎到美国本土的安全,试想一下但俄国人的装甲集群穿越加拿大国土突然出现在美国北部边境时,美国内已经快要失控的不安定因素将会爆发,目前暂时维持的局面将彻底失控,所以对麦金利斯政府来说消除直接的威胁,远比遥不可及的利益更为重要。
无论乌克兰还是欧洲,对美国来说仅仅是牵制战略对手的棋子,只不过是作用大小罢了,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受挫后,依然坚持在乌克兰继续和俄罗斯较量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的战局看似美军占据了上风,但并没有完成最初的计划,至少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顿涅斯克和马里乌波尔,这三座城市还在俄军手中,部署在乌克兰东部的俄军虽然遭到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被彻底击败。联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消灭俄军的有生力量,仅仅是迫使俄军从方向上大踏步后退,联军所谓的胜利仅仅是前进了几步,最大的收获就是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对俄国人来说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对黑海海域的控制。
非正式谈判的第三轮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俄罗斯和美国同意首先在乌克兰东部和阿拉斯加停止军事行动,双方的作战部队保持目前的战线,非正式停火在四小时后生效。俄军方实际上也不想继续战斗下去了,这个临时停火方案实际上意义不大,俄远东方面军在阿拉斯加的军事行动,在中国军队退出后,实际上已经停止了,面对七十万美加联军,远东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不但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在兵员质量上也处在下风,能保持目前的局面已经不易。美加联军没有对俄军发动反击的原因主要是顾及还停留在阿拉斯加东部的中国作战部队,万一檫枪走火必然会再生事端。
乌克兰联军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很难突破俄军重新构建的铁三角防御,现在俄西南方面军的近四个集团军抱成一团,联军在兵力上毫无优势,仅有的海空优势在俄军防御区域缩小后,也逐步丧失,尤其是海军的优势,在攻下克里米亚半岛后已经无足轻重,俄军部署在刻赤海的岸基反舰*部队,岸基航空兵和地对地*对美海军形成重大威胁,舰载航空兵对刻赤海沿岸的攻击行动越来越困难,俄国人的反击力量在逐步加强,要想完成当初的计划,完全占领整个乌克兰,已经可能性不大了,至少斯塔克上将和他的部下将领们都这样认为。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和俄罗斯总理卡梅申科的正式谈判随后展开,以乌克兰为筹码,美国人向俄方提出了交换阿拉斯加的建议,这就意味着俄军必须从阿拉斯加撤出,作为交换美军将全部撤出乌克兰。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乌克兰现有的民主政府将何去何从,这个美国人扶持的傀儡政府肯定不可能让俄罗斯接受。作为政坛老手,美国国务卿克里斯非常清楚俄国人想要什么,乌克兰是俄罗斯的战略屏障,任何企图染指的行为都是挑战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敌对行动,必然会引起俄罗斯强烈反应,至于阿拉斯加,虽然俄罗斯非常想控制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桥头堡,但和乌克兰的得失相比,完全可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中立国的斡旋下,双方很快就和平协议达成一致,在美军从乌克兰撤出,并解散乌克兰现政府的同时,俄军将分期从阿拉斯加撤出,阿留申群岛的地位问题,中美俄三方将在俄美和平协议和中美和平协议的框架内谈判解决。双方的切身利益问题达成共识后,有关细节的撤军时间表和其他细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双方很快就签署了正式的和平协议。
美俄乌克兰战争的结束意味着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大战行将结束,也预示着全面和平即将到来,这场几乎波及全球的大战无论从战争规模和战争强度,都不亚于上个世纪那两场世界大战,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卷入了这场战争,和以往的全球范围的大战不同,这次大战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较量,围绕着太平洋,欧洲和中东地区,中美俄三个同一数量级的军事大国因为崛起和反制,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作为反对美国霸权的中俄一方,和美国及其全球的盟友进行的生存之战。此战过后,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宣告终结。
作为新兴的世界大国,中国再次从东方崛起,冲破了美国及其忠实走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封锁和堵截,摧毁了这些国家进行构建的岛链战术,并在强大的反击中彻底摧毁了美国在亚洲纠集的军事同盟,中俄两国紧密配合,共同对敌,通过几年浴血奋战击溃了妄图统治世界的美国,改变了二战以来的世界格局。
在欧洲美国的势力也受到严重冲击,随着美军从乌克兰撤军,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的北约东扩计划彻底破产,继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崩溃后,在欧洲也节节败退,俄罗斯重新把战略布局推回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并直接影响到芬兰,波兰和巴尔干半岛各国,同时法国和德国也在欧洲增加了影响力,逐渐成为欧洲各国的领头羊,两国在战后和俄罗斯合作,企图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不过欧洲的超级搅屎棍英国却依然站在美国人一边,在美国的支持下,拉拢爱尔兰,荷兰,冰岛,西班牙和丹麦等国,坚决抵制法德为首的新欧盟,战后的欧洲国家之间在战略利益上的矛盾依然无法调和。
借助中国的经济支持,俄罗斯在战后的欧洲逐渐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和法德两国一起,欧洲大陆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英国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退,而英国人的支撑者美国在战后孤立主义逐渐抬头,国内的矛盾迫使美国的战略决策者们放弃了全球布局的策略,欧洲成了美国人眼中的鸡肋,美国人真正的战略着眼点还是太平洋和中东地区。
中东的格局在战后并没有多少变化,不过伊朗,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形成了行的反以联盟,并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中国则从经济上继续支持俄罗斯和两伊,并通过巴基斯坦和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保持着联系。在南亚和东南亚,中国海空军保持着足够的军力,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军事支持施加影响力,牢牢控制着通过上述地区的海上通道。
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失利,却促使正在秘密进行的俄美秘密谈判取得进展。瑞士洛桑,俄外交部长拉科洛夫和美国外长诺克斯正在进行第三轮非正式磋商,在此基础上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和俄罗斯总理卡梅申科将在瑞士日内瓦正式谈判。无论是美国和俄罗斯国内对这场战争已经极其厌恶,这就促使现政府必须尽快对停战谈判拿出真正的诚意来。
曾经是对手的中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了俄美和谈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协调双方分歧的基础,无论是美国和俄罗斯谈判所涉及的事物,都离不开中法德三国的参与,乌克兰问题牵涉到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美国人非常清楚在乌克兰虽然占据上风,但俄军在加拿大北部边境的军事威胁确很麻烦,弄不好会促使加拿大政府退出北美共同防御体系。而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的和谈肯定离不开中国,虽然中美和平协议已经就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确定了美国的地位,但中国从上述地区撤军的前提是他们的盟友俄国人撤军的时间表,这就牵涉到更为棘手的欧洲问题。
在乌克兰问题上俄国人是不可能做出让步的,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美国人也是无能为力,何况一经推出战争的中国正在养精蓄锐,一旦他们重新干预这场战争,那么俄国人就可能控制整个欧洲,把美国的势力排挤出去,同时中国也有条件介入欧洲问题,把自己的势力触角从太平洋和印度洋扩展到欧洲,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虽然目前这仅仅是美国人的想象,但这种可能并不是不会发生。
在欧洲问题上,作为欧洲经济大国的德国和法国,特别是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法国,拥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旦他们和俄国人联手,美国也就会失去欧洲的领导地位,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把自己在欧洲的势力范围撤到欧洲西部和西南部,拱手把大半个欧洲让给俄国人,同时让法德两国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完全坐大,成为欧洲国家的领头羊。这些结果对当初发动欧洲战争的美国人来说,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只不过相比欧洲的利益,阿拉斯加的安危直接关乎到美国本土的安全,试想一下但俄国人的装甲集群穿越加拿大国土突然出现在美国北部边境时,美国内已经快要失控的不安定因素将会爆发,目前暂时维持的局面将彻底失控,所以对麦金利斯政府来说消除直接的威胁,远比遥不可及的利益更为重要。
无论乌克兰还是欧洲,对美国来说仅仅是牵制战略对手的棋子,只不过是作用大小罢了,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受挫后,依然坚持在乌克兰继续和俄罗斯较量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的战局看似美军占据了上风,但并没有完成最初的计划,至少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顿涅斯克和马里乌波尔,这三座城市还在俄军手中,部署在乌克兰东部的俄军虽然遭到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被彻底击败。联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消灭俄军的有生力量,仅仅是迫使俄军从方向上大踏步后退,联军所谓的胜利仅仅是前进了几步,最大的收获就是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对俄国人来说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对黑海海域的控制。
非正式谈判的第三轮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俄罗斯和美国同意首先在乌克兰东部和阿拉斯加停止军事行动,双方的作战部队保持目前的战线,非正式停火在四小时后生效。俄军方实际上也不想继续战斗下去了,这个临时停火方案实际上意义不大,俄远东方面军在阿拉斯加的军事行动,在中国军队退出后,实际上已经停止了,面对七十万美加联军,远东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不但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在兵员质量上也处在下风,能保持目前的局面已经不易。美加联军没有对俄军发动反击的原因主要是顾及还停留在阿拉斯加东部的中国作战部队,万一檫枪走火必然会再生事端。
乌克兰联军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很难突破俄军重新构建的铁三角防御,现在俄西南方面军的近四个集团军抱成一团,联军在兵力上毫无优势,仅有的海空优势在俄军防御区域缩小后,也逐步丧失,尤其是海军的优势,在攻下克里米亚半岛后已经无足轻重,俄军部署在刻赤海的岸基反舰*部队,岸基航空兵和地对地*对美海军形成重大威胁,舰载航空兵对刻赤海沿岸的攻击行动越来越困难,俄国人的反击力量在逐步加强,要想完成当初的计划,完全占领整个乌克兰,已经可能性不大了,至少斯塔克上将和他的部下将领们都这样认为。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和俄罗斯总理卡梅申科的正式谈判随后展开,以乌克兰为筹码,美国人向俄方提出了交换阿拉斯加的建议,这就意味着俄军必须从阿拉斯加撤出,作为交换美军将全部撤出乌克兰。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乌克兰现有的民主政府将何去何从,这个美国人扶持的傀儡政府肯定不可能让俄罗斯接受。作为政坛老手,美国国务卿克里斯非常清楚俄国人想要什么,乌克兰是俄罗斯的战略屏障,任何企图染指的行为都是挑战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敌对行动,必然会引起俄罗斯强烈反应,至于阿拉斯加,虽然俄罗斯非常想控制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桥头堡,但和乌克兰的得失相比,完全可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中立国的斡旋下,双方很快就和平协议达成一致,在美军从乌克兰撤出,并解散乌克兰现政府的同时,俄军将分期从阿拉斯加撤出,阿留申群岛的地位问题,中美俄三方将在俄美和平协议和中美和平协议的框架内谈判解决。双方的切身利益问题达成共识后,有关细节的撤军时间表和其他细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双方很快就签署了正式的和平协议。
美俄乌克兰战争的结束意味着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大战行将结束,也预示着全面和平即将到来,这场几乎波及全球的大战无论从战争规模和战争强度,都不亚于上个世纪那两场世界大战,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卷入了这场战争,和以往的全球范围的大战不同,这次大战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较量,围绕着太平洋,欧洲和中东地区,中美俄三个同一数量级的军事大国因为崛起和反制,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作为反对美国霸权的中俄一方,和美国及其全球的盟友进行的生存之战。此战过后,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宣告终结。
作为新兴的世界大国,中国再次从东方崛起,冲破了美国及其忠实走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封锁和堵截,摧毁了这些国家进行构建的岛链战术,并在强大的反击中彻底摧毁了美国在亚洲纠集的军事同盟,中俄两国紧密配合,共同对敌,通过几年浴血奋战击溃了妄图统治世界的美国,改变了二战以来的世界格局。
在欧洲美国的势力也受到严重冲击,随着美军从乌克兰撤军,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的北约东扩计划彻底破产,继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崩溃后,在欧洲也节节败退,俄罗斯重新把战略布局推回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并直接影响到芬兰,波兰和巴尔干半岛各国,同时法国和德国也在欧洲增加了影响力,逐渐成为欧洲各国的领头羊,两国在战后和俄罗斯合作,企图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不过欧洲的超级搅屎棍英国却依然站在美国人一边,在美国的支持下,拉拢爱尔兰,荷兰,冰岛,西班牙和丹麦等国,坚决抵制法德为首的新欧盟,战后的欧洲国家之间在战略利益上的矛盾依然无法调和。
借助中国的经济支持,俄罗斯在战后的欧洲逐渐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和法德两国一起,欧洲大陆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英国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退,而英国人的支撑者美国在战后孤立主义逐渐抬头,国内的矛盾迫使美国的战略决策者们放弃了全球布局的策略,欧洲成了美国人眼中的鸡肋,美国人真正的战略着眼点还是太平洋和中东地区。
中东的格局在战后并没有多少变化,不过伊朗,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形成了行的反以联盟,并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中国则从经济上继续支持俄罗斯和两伊,并通过巴基斯坦和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保持着联系。在南亚和东南亚,中国海空军保持着足够的军力,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军事支持施加影响力,牢牢控制着通过上述地区的海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