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家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大姨和大姨夫

    大姨和大姨夫相识于东营,大姨夫是帮一个黄岩人干活,那黄岩人是做布匹批发的。起初是他乡遇故知的感情,渐渐的就在相处中互生好感。后来才知道,原来大姨夫是和外公的父亲一个村的。其实也算是本家了。

    在得知大姨处对象的消息后,外公便打听了大姨夫家的情况,据邻居说,大姨夫家都比较抠,属于比较小气的人。当时,外公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不过回去想想,只要不是很过分,至少是节约的人,只要他对大姨好就成。

    那个时候,爸爸和妈妈自己成家了,就自己住一处,大姨和小姨住一处,舅舅还是住原来的地儿。虽说改革开放,但在农村,一些新鲜的事物还是很难被接受的,就比如,女性穿内衣,都会被说成不检点,更何况是未婚先孕这种事。偏偏,大姨和大姨夫就做出了对于外公外婆来根本无法接受的事情。

    外公觉得这是件让他蒙羞的事情,尽管大姨夫说是要娶大姨的,但是外公就是觉得没结婚就怀孩子不行,说出去让人笑话,就因为这件事情,大姨和大姨夫也开始争吵不休。最后两人都回了家,外婆就带着大姨要去做人流,加上,当时大姨和大姨夫在闹别扭,还有家里的压力,大姨只好去做了人流。而这次人流也导致了大姨在今后的几年的婚姻里处于低眉顺眼的位置。

    听妈妈说,本来,家里人都以为,大姨和大姨夫是不会再走到一起了,结果,过不了多久,两人还是在一起了。只是大姨夫知道外婆带大姨把孩子流了,心里多少还是气外婆他们的,只是嘴里不说出来。

    到了大姨结婚,条件和风潮又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做家具开始流行起组合家具,款式和做工都非常新颖。在城市都非常普及的电话和电视,慢慢的也在向农村普及,只是,当时来说,电话还没有到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村就那么一两户人家才有,电视有的也很少,大部分还是黑白的。

    大姨夫后来学了砌砖粉刷的手艺,砌砖师傅,就是帮别人起房子,其实是全能型的,比如粉刷,贴瓷砖什么的,都会。手艺可以说在镇上都是有名的,他砌的墙,不管从哪面看都是一样的平整,而且还不浪费水泥,虽说是个费体力的活,但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尤其是新农村改造那几年,可以说是相当的赚钱。

    大姨其实是属于那种外表很强悍,其实内心很柔软的小女人。结婚后,几乎都是听大姨夫的,而且大姨夫出去给别人起房子,大姨就跟在身后,做小工,拌水泥,挑砖头什么的,像个男子一样,跟在大姨夫后面,风吹日晒。家里除了小姨随了外婆,个子小巧,其他三个都像外公,很高大。妈妈和大姨比起来,大姨看起来还壮一些。时间久了,大姨也就练就了一身本事,一楼高的砖头可以同时三四只一起抛上去,水泥什么的上下三四层抗,也是轻轻松松。

    后来听说,大姨夫之所以对大姨不是很上心,最大原因是因为大姨夫家也是重男轻女很严重,比我奶奶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姨的第一胎是个女儿,那边的家里更是没什么好脸色,甚至还想着结婚前外婆带大姨去打掉的那个可能是个儿子,于是就因为这样,还对外婆他们有所不满。一切的一切,大姨都自己一个人忍气吞声,不过,在有些时候,大姨也是怨过外公和外婆的。

    或许是在那边过的不是很好,不想让外婆他们担心,也或许是真的对外婆他们有些怨言,大姨自结婚后对外公外婆就显的生分了。虽然妈妈嫁的同村,大姨嫁的邻村,但距离也不是很远,可是大姨他们和外公外婆就跟和外人似的。除非叫他们上外婆家吃饭,或者有必要的事情,不然基本是不回外婆家的。

    大姨憋屈的生活,从结婚一直到二胎儿子的出生才有所好转。儿子的出生,让大姨夫和她的父母都开心的不得了,就连着个月子的待遇也都不一样了,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渐渐的,大姨不再跟在大姨夫后面去当苦力了,因为每次主家结款的时候,因为是夫妻,就不分彼此,所以钱都由大姨夫结走,管着,大姨家里的任何用度都需要问大姨夫要,大姨或许不想再过这种累死累活还是手心朝上的日子,于是,便自己拿了很多手工活,一边带孩子,一边做手工。

    大姨夫倒也没给脸色,就自己雇了几个学徒一起干。就这样,大姨也算翻身农奴翻了一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