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常霸道:启奏王爷王妃又跑了
字体: 16 + -

第270章 人比花娇(上)

    每一次宴会都是一次变相的姻亲相看大会。

    宴会之中除了湄城县主江眉和林子怡,余下的姑娘大多数都面带羞涩之色,端庄大方的或立或坐于母亲身侧,听着母亲和前来搭话的夫人笑谈。

    能被孝王太妃邀请的人,定然都是有过人之处,论家族家世、论夫君子嗣才干,均各有千秋,旗鼓相当。看中了之后,宴会中人多,有什么想法还可以立马找其他人询问看中人家的情况,在心中默默判断是否合适。

    故而在宴会中挑选门当户对的亲家,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

    孝亲王府的荷宴年年举办,但湄城县主与林子怡却一直无人问津。

    湄城县主自然是不敢高攀,且也供不起这么个性子的儿妇。

    在座之人都是高门大户,门阀堂庭,家世差距不过毫厘之间,皇家中人纵然高贵,但在世家眼中也不过尔尔。

    至于林子怡……

    在她初初长成,可以开始议亲的时候,冲着林二夫人的娘家蒋家,和与孝王太妃的关系,国公侯伯、大臣名儒,不少合适的亲事倒是主动找上了林二夫人,可惜全都被拒绝了。

    待日子久了,大家也就看出门道了。

    醉翁之意,而在山水之色也。

    今日这宴会林二夫人并未到场,派贴身妈妈随林子怡前来赴宴,向太妃娘娘请罪家中有事,她身为掌管一家内事的夫人,着实腾不开手,望太妃娘娘勿怪。

    孝王太妃自然是不会见怪的了,笑容和蔼的将林子怡揽在身侧,让传话的管事妈妈回去告知,让林二夫人尽管放心,她会好生照顾林子怡。

    众人不由得眼热艳羡。

    在座的妇人,谁不是掌一家之事的夫人,甚至有的还是名正言顺的宗妇,琐事缠身,焦头烂额。可为了孝王太妃这难得的宴会,再多的事儿也推了个干净,一身清爽的前来赴宴。

    谁会像林二夫人这般,为了家中日日都有的琐事杂事推了孝王太妃的邀请?岂不是丢了西瓜捡起芝麻?

    贵夫人们按捺住心底的酸溜溜,也就是林二夫人仗着与孝王太妃都是蒋家出嫁女,是远房堂姐妹的关系,才有这个底气了。

    君不见,林子怡经常半旬、半旬的住在孝亲王府陪伴太妃娘娘身侧。

    若不是林家人还顾及林子怡未出嫁女的名声,怕是恨不得让她直接常住王府,家也不用归了。

    说是做客,林子怡对这孝亲王府,怕比自个儿家还熟悉。

    于是林子怡眼睛弯弯,甜甜的笑道:“王府中的妈妈、姐姐人都为爽利,待我极好,太妃娘娘尽管待客去,不用理会我,我在这儿也不会受了欺负。”

    林子怡声甜人娇,特意撒起娇来,格外能戳中中老年妇人的心窝窝。

    孝王太妃只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见了林子怡,已是满心的欢喜,听了这话,更是乐不可支。

    手指虚指着她额头点了点,佯怒说道:“你这丫头,怕是嫌弃我管得你烦了吧!罢了罢了,你自个儿去玩吧,我才懒得搭理你。”

    林子怡立马上前抱住孝王太妃的手臂,又是好一顿卖好撒娇,直哄得她心花怒放。

    在座的诸位贵妇叹气惋惜,也无可奈何,面上还要带着笑附和,顺着孝王太妃的话恭维林子怡。

    论撒娇哄人,她们的女儿谁不是各种好手,都是自家老太君心上珍掌中宝。

    可孝王太妃喜欢林子怡是因为她会哄人?不是。

    因为人家还有血脉联系这一层关系呀!

    不论林子怡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模样,但在孝王太妃面前定然是天真无邪、活泼明媚的小姑娘,很好得补缺了她没有女儿的遗憾。

    和林子怡逗了会儿趣,孝王太妃也没将湄城县主忘记了,语气柔和的夸奖了她几句,又问了她祖父顺老亲王身体可康健,父亲顺亲王世子近来如何,一派亲近表现。

    顺亲王世子妃几年前去世了,世子爷也没有再娶,自然没什么好过问的。

    至于江眉的生母,不过是一个家生子抬举起来的姨娘,连良家女都称不上。运气好,早早跟了世子爷,生下了第三代的第一个姑娘,这才鸡犬升天。

    江眉此时言笑晏晏,对着孝王太妃姿态恭敬十足,脸上哪里还有面对方从筠时的高傲轻蔑不屑。

    她是顺老亲王的第一位孙女不假,托祖父才有此待遇,可她真正的依靠却是她父亲顺亲王世子。

    顺老亲王如今高龄,却老当益壮,内宠无数,儿子女儿不算多但也不少,在高祖皇帝、老孝亲王他们三兄弟中,子嗣最多的一个。更有最年幼的儿子,比江眉还要小上几岁。

    只有她世子父亲真真切切当上了新一任的顺亲王,她的腰板才能更加的笔直。

    而想要让她父亲的世子位子更加安稳无虑,就必须要和甚得顺老亲王青眼有加的子侄,在顺老亲王面前很能说得上话的孝亲王打好关系。

    喝茶品荷清聊,闲谈了好一会儿。

    中间有性子活泼好动的姑娘按捺不住,有起了身主动要求再乘舟游于芙蕖之中,道是荷叶入茶清火静心,她们去摘几片荷叶献于诸位夫人。

    诸位年长的贵妇人笑而不语,看透了她们小女儿家实际是想去玩耍的心思,但未点破,看向孝王太妃。

    主人家自然不会拒绝,再说她最爱看姑娘家热热闹闹的玩耍场面了,笑着应下,挥手便派人将小船撑过来。

    等几位姑娘像下饺子似得跳进了小船,四面透风、宽敞凉爽的水亭顿时空旷了许多。

    孝王太妃定睛看了看,笑意敛了起来。

    林子怡随时随刻都关注着孝王太妃的举动,在第一时间就发觉了她的情绪变化。

    不过上位者虽然需要手下的人懂得她的意思,但却不喜下面的人随意揣测她的想法,时刻都在揣摩她的心思,故而林子怡沉静坐着,并未主动发问。

    孝王太妃主动问她:“子怡,你在乘舟的堤岸处可有见到过一位姓方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