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抉择

    二十一日晚,拿现在的时间点说,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大同兵变的消息传到宣府,邵宗元听罢万分震惊。他即刻调兵遣将,准备派兵南下追击,并立刻给朝廷上了大同兵变的八百里加急折子。

    第二天一早,邵宗元领兵南下。而京城里,凤阳的折子刚刚到。

    那时刻,李昱晗正在南书房批改折子,忽然大殿的门被猛地一下推开,一个驿夫连滚带爬的进来了。李昱晗骂道:“大清早的,你撞什么丧啊?”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凤阳……倪元璐……”那个人上气不接下气,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李昱晗听着倪元璐和凤阳两关键个字眼,下意识的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了,他立刻让旁边的王德化给那个驿夫端了一碗水,并将他扶了起来。

    那个人缓了一口气,将折子呈给李昱晗,并接着说道:“皇上,正月十九日,倪元璐大人和众位娘娘皇子们行至南直隶凤阳府凤凰山,遇到流寇袭击,虽凤阳巡抚马士英大人和总兵黄得功大人驰援,但当二位大人赶到之时,叛贼已经杀了太后娘娘,两位皇妃,皇子朱慈照遇害,锦衣卫同知赵祖华英勇就义,佥事吴孟明身负重伤。”

    听到这,原本站着的李昱晗一下子坐在了椅子上,愣在了哪里。这个打击对李昱晗来说实在太大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倪元璐那会出现这么大的麻烦。一旁的太监王德化看着李昱晗的样子,赶紧到了一杯水递到李昱晗手上,并说道:“皇上,敲景阳钟召集群臣议事吧!”

    李昱晗想了半天说:“去找范景文和李邦华吧!记着,没有朕的旨意谁干把这件事说出去,朕诛他九族!”

    王德化和驿夫当然不敢说什么,都退了出去各干各的事去了。大约一刻钟的时辰,范景文和李邦华匆匆赶到了南书房。

    南书房里,李昱晗正一脸死灰的坐在那里,看他们来了,李昱晗开口说道:“看看吧!倪元璐一行出事了!”说着话,便将折子递给了 他们二人。

    范景文和李邦华越往下看,越紧张。等到看完,他们两个浑身都已经被冷汗浸透了。看完之后,两人四目相对,眼神里都写满了恐惧与惊慌。

    良久,李昱晗一脸死灰的问道:“你们二位说说这事怎么办?”

    范景文颤颤巍巍的答道:“皇上,节哀顺变吧,事已如此,晓谕群臣,先发丧吧!”

    “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朕的计策才刚刚开始啊!”李昱晗不甘的问道。

    李邦华和范景文互相看了看,都摇了摇头,都不再说话。

    李昱晗看了看他俩问道:“灵柩回京需要几天?费银几何?”

    “启禀皇上,棺椁从凤阳运到京城大约需要半月时间。太后与先皇葬于德陵,花费不大。但两位皇妃和太子都需要新建陵寝花费大概约四十万两白银左右。连同太后灵柩进京,几座陵墓的修建和陪葬品等总共大概需要耗时八个月左右,前后总花费还带工部核算,但依臣所见其总共不会少于六十万两白银。”范景文慢慢地说道。

    李昱晗听罢重重的将桌上的茶碗摔在地上,大吼道:“八个月?朕就亡国了!难道我大明朝就非亡不可吗?”

    范景文和李邦华吓得立刻跪在地上,虽然他们不知道皇上说的什么,但也只能糊里糊涂的听着。

    李昱晗强压着内心的怒火再次问道:“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皇上,臣有一计。”李邦华也颤颤巍巍的说道。

    “那赶快说啊!”李昱晗连忙说道。

    “皇上,费时在于修建陵寝,臣以为咱们可不可以退一步求其次,将两位皇妃和皇子先葬在南京,只将太后的灵柩运抵京城,其不仅可以减少朝廷的负担,还可以大大缩短时间。”李邦华越说声音越小,说到最后直接都没声了。

    一旁跪着的范景文听罢,连忙说道:“皇上,李大人之举万万不可取。自古以来为送死丧为大,更何况皇家呢?自仁宗皇帝起,我朝皇帝皇妃的陵寝皆在北京,贸然将两位皇妃葬在南京,不和祖制,也没法给天下一个交代。”

    “范大人,我何曾不知其中的道理啊!可朝廷现在哪有银子来干这个啊?朝廷无力将太后皇妃皇子的棺椁全部运回京城,现在朝廷上下都在备战,如今在移灵柩,建皇陵朝廷那来那么多的精力啊?”一旁的李邦华也边抹眼泪边说道。

    “可不可以把太后的棺椁也葬在南京?”李昱晗说道。

    李邦华立刻说道:“皇上,万万不可。皇妃皇子的棺椁留在南京已经冒了天下之大不讳了,若再讲太后留在南京朝中的列位大臣绝对不会同意的。”

    李昱晗听罢,点了点头说道:“范景文、李邦华朝堂上还望你们和朕一心。”

    他们二人点了点头,范景文知道,皇上的决心已定,虽然李邦华的提议对朝廷来说应该是最完美的建议了,但要让列位大臣都接受恐怕并不简单。范景文知道其中的利弊,但他明白,为了皇上,为了社稷江山他也只能和皇上同舟共济了。

    范景文又问道:“皇上,倪元璐怎么办?”

    听到这,李昱晗也愣住了,愣了半天才缓缓地开口说道:“你们认为倪元璐会被判什么罪啊?”

    “皇上,依律倪元璐其罪当诛,满门抄斩。凤阳巡抚马士英凤庐总督黄得功等一干官员都难逃惩处啊!”李邦华颤颤巍巍的说道。

    “必须死吗?”李昱晗无奈的问道。

    “皇上,不管怎样。倪元璐身为钦差,发生这么大的事,就算皇上能饶了他,可群臣不会啊!”范景文说道。

    李昱晗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敲景阳钟,召集群臣议政。”

    一会儿,不远处的钟楼里传来阵阵钟声,在凄凉的北京城里,李昱晗怎么听都觉得这声音就像是大明王朝的丧钟一样,令人不安。

    不一会儿,文官武将全部到齐。李昱晗旁边的王德化将倪元璐的折子给大家读了一遍,顿时朝廷上乱成一团,哭喊声、质问声等等一下次充斥着整个大殿。

    这是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皇上啊!太后娘娘和皇妃还有皇子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凤阳凤凰山而且还遇害了呢?”

    李昱晗看着这个人,他认识,国丈周奎,众位大臣看到国丈爷开口了,也都识相的安静了下来。

    李昱晗叹了一口气说道:“众位卿家,如今社稷危亡之际,朕害怕将太后和皇妃皇子等留在京城恐有不测,为了保险起见,朕特任命倪元璐为密使,有因为害怕兴师动众引起李自成的注意,顾才让倪元璐假装商队密送太后皇妃皇子们南下。谁料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列为爱卿,事已如此,朝廷该怎么办啊?”

    紧接着,以成国公朱纯臣、国丈周奎、内阁次辅魏藻德为首的一干大臣,对倪元璐发起猛力攻击,还暗中中伤范景文和李邦华,也顺带着给李昱晗抹了一鼻子灰。

    李昱晗越听越气,他们极力主张将所有灵柩运抵京城,举行国葬。另外调集大军,将那群流寇一举全部歼灭。他们还要将倪元璐、赵祖华、孟兆祥、马士英、黄得功等一干人马全部问罪。他们那边越说气焰越是嚣张,而李昱晗这边李邦华和范景文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未发。

    最后,李昱晗无奈地问道:“范景文,你身为内阁首辅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朝中的大臣都明白,范景文将要说的肯定就是皇上想要的,这样的大事皇上肯定是和范景文和李邦华商量好的,皇上有了一定主意才敢和群臣商议。他两的意见就是皇上的意见,他们几个已经在朝中被称为“帝党”了。

    范景文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皇上,大声的将刚才李邦华的建议说了一遍,顿时朝堂上像是开了锅的沸水一般,辱骂声、哭喊声、劝谏声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李昱晗第一次年对这样的情形,显得不知所措,更不知道到底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范景文说的是他们刚才商量好的,魏藻德等说的,引经据典,也好似句句在理,他也不知道到底听谁的是好。

    正当李昱晗无可奈何的时,李邦华大声的喊道:“臣赞同范大人的意见!”

    成国公朱纯臣走过来叫嚣道:“李邦华、范景文你两算什么东西?太后皇妃皇子,这是皇上的家事,你到掺和什么?换一句话说,没有你两一天在皇上耳边吹耳边风,皇上能做出这样荒唐的决策吗?”

    李昱晗听罢,这是在暗着说自己啊!便立即怒骂道:“朱纯臣,那你有什么东西!你给朕闭嘴!李邦华你把你想说的说完。”

    李邦华说了声“是。”完全没有理会刚才叫嚣着的朱纯臣。将其中的利与弊一一的说了一遍。说完之后,李邦华重新站入两班队列之中,朝堂上还有想表达不同意见的人,看着李昱晗愤怒的眼神都乖乖的没有向前。

    过了一会,周奎缓缓的走出来,问道:“皇上,那倪元璐等怎么处理啊?”

    李昱晗听罢,看都没看周奎就说到:“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接旨。”

    骆养性急忙上前跪道在地,按理说,这件事应该交于刑部、大理寺做,但李昱晗为了保住倪元璐只能靠骆养性去办了。

    “钦差大臣倪元璐,大意失职,以致太后皇妃皇子罹遭不幸,先革职查办,就地问斩。凤阳巡抚马士英凤庐总兵黄得功降两级,罚俸一年,令其戴罪立功。锦衣卫同知忠贞殉国,赐谥号“勇”,加封锦衣卫指挥使,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锦衣卫孟兆祥护驾有功,晋升锦衣卫同知。”李昱晗面无表情得说道。

    紧接着,李昱晗又说道:“成国公朱纯臣接旨。”

    朱纯臣跪好后,李昱晗接着说道:“命朱纯臣为钦差大臣,前往凤阳接太后灵柩返京。”

    听到这,许多人都大吃一惊,这样的圣旨实在太出人意料了,尤其是对一干官员的处理,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一旁的朱纯臣还想要上前说什么。

    李昱晗瞅到了,便厉声问道:“朱纯臣,你对朕的做法有什么不满吗?”

    朱纯臣听罢,战战兢兢连忙说道:“臣没有。”

    李昱晗冷笑了一下说:“没有最好了!”

    李昱晗的这句话说的下站的许多人脊背发凉,过了一会看大家都安安静静的站在那,连大气都不敢出了,李昱晗才下令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