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字体: 16 + -

第二章:时局

    李昱晗静静地坐在那,他心里明白,既然不知道再怎么穿回去,那么只能是上了“贼船”,就跟“贼”走了!他现在需要的是尽快适应这个新身份、新环境。他仔细的回想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作为一个明粉,这对他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马上就要上朝了,首先是要清楚满朝文武大概都有谁,要不然这个朝就没法上了。至于现在外面混乱的时局,现在是顾不上了。

    他努力的回忆着,现在内阁首辅是陈演,内阁还有魏藻德、李建泰等。兵部尚书是张缙言,还有倪元璐、李邦华、范景文,但职位我想不起来了。

    陈演、魏藻德在崇祯自缢后,都投降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所杀,张缙言也是贰臣,李建泰在崇祯没死就先投敌了,到是倪元璐、李邦华还算有骨气,崇祯死后也以死殉国。但他两却都是东林党人,但从他两的生平事迹来说,他两实在是东林党中的一股清流。而范景文则是难得的忠臣一枚,不结党,不贪污,放到现代不仅能领个“三好”还能评个“优干”。

    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小太监进来说道:“启禀皇上,内阁首辅陈大人,在殿外恭候皇上早朝。”李昱晗点了点头,便让小太监出去了。那个陈大人不用想,一定是陈演了。

    王公公将他扶起来,然后向出走去,小太监连忙打开殿门,陈演迅速跪下,他心里十分忐忑的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今日,臣与列为同僚,因天降大风,早朝来迟,恳请皇上恕罪。臣恭请皇上临朝训政。”

    因为李昱晗知道陈演的品性,所以李昱晗冷冷的说道:“早朝上说吧!”然后头也没回的,直接去了皇极殿。留下了陈演一脸茫然的跪在地上,不知所措。还是那个王公公偷偷滴拉了他一把。

    来到皇极殿,皇帝升銮打坐,群臣三呼万岁,这个老套路是难不住李昱晗的。然后,那个王公公向前走了几步,喝到:“上朝。”现在,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了,因为能在皇极殿吆五喝六的太监除了他王承恩整个大明还有谁?

    王承恩说完之后,大殿上异常宁静。一个个皆把目光投向了陈演,李昱晗坐在宝座上,看见陈演旁边的一个大臣用手戳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略显紧张的走前来。

    说道:“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今日天降大风,黄沙四起,掩天蔽日,臣等因风未能及时上朝,臣率满朝文武向皇上请罪。”

    其他大臣也立刻异口同声的说道:“请皇上降罪。”

    李昱晗站起身来,略显紧张的说道:“列为爱卿言重了,何谈降罪啊?天降大风,又不是你们降得大风,要说怪,只能怪天不好了,你们何罪之有啊?”

    列为大臣皆松了一口气,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皇上圣明。”

    陈演听完愣在那了,他现在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皇上既然没有怪罪,刚才皇怎么对自己怎么那么冷淡?自己可是对皇上溜须拍马的“能臣”。

    看着他愣在那了,李昱晗问道:“陈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回禀皇上,时值岁首,臣特上贺表一份,以表臣与列为大人的心意。” 陈演慌忙答道。

    李昱晗微微的一笑的说道:“好啊。”然后就听陈演在那开始念他的贺表,几乎全是赞美之词。接下来,又有几位大臣上了贺表,但内容无出其右。毕竟今天是正月初一,过新年的喜庆日子,谁也不会闲着没事搞几篇让皇上不顺心的折子,给自己找麻烦。

    但通过贺表,李昱晗找见了他想找的人倪元璐、李邦华和范范景文。倪元璐现任户部尚书,李邦华是右都御史,范景文是工部尚书。

    下殿后,他告诉王承恩,你去准备一下朕一会要做的事,他现在有点累了,想要休息会。王承恩说了声:“老奴遵旨。”便退下了。李昱晗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又回到了刚才睡觉的地方。他示意小太监退下后,便开始无奈的回想这狗血的剧情。

    他知道,现在既然做了崇祯, 就要想办法改变历史,否则一百多天后,煤山上吊死的就是他自己了。是狼就炼好牙,是羊就炼好腿,是皇帝就要玩得过群臣。可大明朝的形势大家可以想想,在一百多天就要亡国的时代背景下,想想李昱晗的江山有多么“锦绣”。

    他仔细的回想历史,到现在,明朝的主力军队已经几乎快消失殆尽。去年十月,孙庭坚大战李自成,结果战死潼关。东北方向,关外领土几乎已经全部丢失,现在,只有王吉贞与吴三桂率领的十万关宁铁骑驻守在山海关,这是大明最后的希望了。汉王张献忠早已在四川建国称帝。目前,京师又逢大疫,但朝廷却无钱赈灾。

    而且,今天有一件大事发生,但满朝文武目前还是不知道的,李自成在西安也建立了大顺。就现在的情形而言,外有满清蛮夷,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反王。而且,现在的朝廷也是混乱不堪,东林党在江南建立的复社,人数已达七千多人,七千才子可比数十万大军影响大多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东西??——钱,有钱就是爹,现在朝廷最缺的是钱,不管是调兵,还是组建军队,钱粮二字都是硬伤,这个“爹”也就威风不起来。

    加之明末的天灾不断,农民的收成本来都难以果腹,但朝廷为了打仗,又不得不一次次加赋。朝廷里的东林党人代表着“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严厉反对加重工商业的赋税。造成了,后期江南多富豪,但朝廷却年年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现在解决钱粮问题,通过改革是来不及了,他们把皇上当小孩哄,那我这个“小孩”便要闹闹这大明的朝廷,看谁能玩过谁!

    历史上,崇祯帝面对国家混乱不堪的这样情形,不仅没有与任何一方议和,就连迁都都没有迁。虽然气节令人敬佩,但就其各种策略是有着明显的错误。李昱晗现在既然要改变历史,当然就不能按崇祯的既定方略了。不仅仅是作战方略要改,就连用人也要想办法改,内阁首辅与兵部尚书那是分别是文武群臣之首,可在社稷危难之际,他们竟然献城投降,像这样的官,不杀了还要留着过年吗?

    但去了他们二人,文武百官还需有得力的人统领。于是李昱晗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李邦华和范景文。李邦华虽然是右都御史,但好多史书都对他军事才能大作赞扬,虽然他是东林党人,但现在只能将他作为预备人选了。

    至于内阁首辅,范景文可谓是当仁不让了,他在明末党争不断地情况下,他能勤政廉政,不结党营私,他被后世称为“二不尚书”。如此气节不当首辅还真是亏了他了。

    至于战略路线,李昱晗明白打仗必须的,但南迁也是必须的。明朝是有着“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铮铮铁骨的朝代,要是说逃就逃,他李昱晗可不是到这来丢人来了。轻易南迁的名声,历史的评价绝对是要与南北两宋作比较的。

    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他好好考虑,要既可以保住大明江山能够延续下去,还要保住大明王朝的名声。当然这个问题李昱晗是不会仓促做决定的,他需要有人帮助他。

    他自己虽然熟读明史,但历史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目前的形势到底如何,朝廷到底该怎么做,那些忠臣良将可比他李昱晗明白地多。但在他心里也已慢慢地展开了一幅宏图,一盘篡天改命的大棋已经悄悄的在李昱晗的心里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