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回忆录
字体: 16 + -

十三章 儿戏杀人

    林白沉默了一下,然后拿起一根烟抽了起来。

    电视机中突然显示没有信号,画面变成了雪花。秦高超想了想说:老白,你看我都讲得口干舌燥了。不如你也讲一个吧。

    听到这话的丽娜转头望向一脸淡漠的林白,看得出有些害羞。

    但是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对面坐着的少年。

    好一会,林白突然咳嗽了一下,然后说道:行吧,那我也讲一个听起来很荒诞的案件。

    但是说好了,讲完了之后丽娜你可不准打人。

    听到这话的丽娜气鼓鼓的瞪着林白,就听到少年的嘴里吐出了几个字.....

    不要以为,奇异的故事只能发生在戏剧里。

    实际情况是,无论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么平庸和沉闷,它缺少的,也从来不会是戏剧。

    男孩并没有一鼓作气的说完,而是看了看自己斜对面的二人,续而接着说道。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能说明,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太过迟钝和粗浅。

    那件事情,发生在一天的黄昏,差不多就是电视节目中播放新闻联播的时候。

    而恐怖总是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刻。

    一天当中人们什么时候精力最不集中?

    应该是傍晚的时候。

    在当地万家灯火相继点燃的时候,有一个居住在城市郊区的菜农跑到了当地派出所报案。

    菜农只是个传统称呼,准确点来说,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应该叫做房东。

    房东对派出所值班民警称,晚上家里院子热热闹闹的,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家里都在手忙脚乱的准备晚餐要用的东西,而他的其中一个房客。

    也在锅里细细慢慢的熬着些什么。

    之所以知道这个房客在煮东西,不是看到而是因为他自己闻到了。

    当时,房东因为其他的事情偶然间经过了房客的屋外,却不巧闻到了一股非常浓厚的气息,有点类似大块肥肉蒸煮或者爆炒之后揭开锅盖时的味道。

    房客租住他家的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彼此之间很是熟悉。

    有时候就像一家人一样,也会互相串门。

    这个时候房东在房客的门口停住了脚步,顺便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一个人偷吃啥好东西呢?关在屋里背着人吃?难道是在吃人肉?

    房东一边说,一边把房客的房门推开,然后慢慢走进了屋子里。

    屋里,三张面孔面面相觑,房东吓得脸色瞬间蜡白,眼睛也睁得老大。但是房客的表情却显得很是无辜:哥,你有啥事?

    房东对民警说:屋子里,滚沸的大过中正在上下翻动着,不是一块猪牛羊肉,而是。。。一颗人头。

    其实,作为一个房子的所属人,大家很习惯把自己的房间只作为藏纳污垢之地。

    又或者,在这些地方隐匿着各种各样出处不明的人,从事某一些伤天害理的活动。

    很多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都发生在这种暧昧的地方。

    因此,在前来报案房东还没有交代完具体情况的时候。

    几个值班民警已经脑补出来了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

    他们毫不迟疑围困住了房东所在的大宅子。

    当这些持枪大喊不由分说破门而入的时候,被疑似最烦的房客齐某发现了,此时,他正在屋子后面仓促的挖坑,企图将那颗已经皮开肉绽的人头掩埋掉。

    刑警前辈是在后来介入这个案件的,他在分局拘留所里见到齐某的时候。

    这个因为煮了不该煮东西的人。

    已经被当地警方收审了一个月之久。

    因为在此之前,派出所已经对齐某进行了多次审问,所以刑警前辈从记录中大概知道了此人的来龙去脉。

    齐某原名齐邵。

    是在多年前,从一个山区小城来到省会城市的。

    之所以来到那个地方,是因为他考取了那个城市的美术学院,并且在哪所闻名遐迩的学院就读期间。

    作出了面目表情很像《思想者》雕像的人,还在众多同期作品中脱颖而出。

    被认为是那一届学生中,最有希望取得职业画家头衔的人。

    当然了,他对自己,也是满怀信心。

    然后毕业的时候,齐邵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原来答应接受他的省画院却突然改变了注意,接受了一个对画作一窍不通甚至没什么专业知识的同学。

    而颇有天赋的齐邵,却被分配到了某家落魄的电影院。

    他的工作,变成了给即将上映的电影画画广告的咸鱼画家。

    这个抓瞎的人,一怒之下没有去单位报到,当然,也肯定不会甘心就此回到老家。

    他在城市的边缘处凭租了一小间民房。

    额。。。也就是。。刚才我们所提到,那个热腾腾人头的地方。

    收拾好差不多的东西以后,齐邵对院子里的其他租户宣城:自己是个流浪的艺术家。

    但是根据房东回忆,其实齐邵根本就是个不靠谱的家里蹲闲鱼。

    齐邵刚到院子的时候,还装模作样的画些画。

    但是画着画着。

    就越来越不着边了。

    最后,索性把自己作画的材料,工具全部都给扔掉了。

    改用乱七八糟的垃圾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拼凑出各种各样不知所云的东西。

    并且把这些作品,改头换面,名为“装置”。

    同时,顺便告诉房东,自己是一个前卫艺术家。

    其实,我的刑警前辈对前卫艺术家这个称呼并不是非常理解。但是,在接触到齐邵之前,他认识一个作家。

    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正儿八经写小说的。

    后来写着写着,就把自己也写的不是很正常了。

    一般情况,他会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解构成一二三四五六个情节段落。

    只写一三五,不写二四六。

    故意让人们搞不清楚支离破碎的情节之间,到底有一些怎样得关联。

    那个人的作家称呼也由此多了三个字的前置定语。

    就叫做。“先锋派作家。”

    想必说到这里,你们能理解这个前卫艺术家到底是什么情况,差不多跟先锋是一个意思。

    这个案子,很有趣,所以很快的,就出现了第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