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王
字体: 16 + -

299话: 魔星相遇 2

    李文他是一个在心灵与情感上被父母与社会抛弃的孩子,他从小学五、六年级就想要自杀,他说人生实在是太痛苦,生活真的很累,永远都必须要用功读书,努力做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

    问题显然是来自于错误的家庭与学校的教养方式,以及根源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错误价值观念。也就是台湾人的那种只知道追求成就与面子,却不顾内心的感受与真实性情的倾向。

    这一种倾向,若是遇到爱自己的所好远胜过于爱子女的真实生命的父母,就很容易产生可怕的后果。子女会从小感觉到自己很痛苦很难过,可是父母却只要他们要的结果,对子女的心灵状态并不在乎。

    更严重的时候,子女不一定会感受到自己的痛苦与难过,或者是哪里不对劲,只是在他的内在与世界有很强的隔离感,使自己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而这样的压抑跟扭曲往往是在长大后才发现到自己在感情上有很大的匮乏时才猛然爆发。

    自我强大而又个性偏执的父母,他们的子女无法感受到被人真正地关爱,严重的情况下,会让人想要自杀乃至杀人。李文因为无法自杀转而想要借着大量杀人以被判死刑。长期沈迷在杀人小说与恐怖电玩之中,最后发展出自己写杀人小说,谋画杀人事件,却被人称赞有创意,会写小说,这是什么样的社会价值?

    悲哀的是,台湾有类似问题的家庭其实不在少数,社会上有一大群高度压抑封闭的人,他们整天沈浸在杀人、暴力电玩与血腥小说之中。这些猎奇作品和他们内心的高度压抑、紧绷以及对感情扭曲的渴求正好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是,如果从小生长在高压式的环境之下,自我封闭的情况可能会非常地深,尽管外在表现看来可能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会模仿穿上一层社会化的外衣,内心深处却是极度地与人隔绝。这样子的一种行为并不是经过思考,而是在无意识之间产生的自我保护,因为这是他们从小就习惯了,是最自然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像这样子的孩子,往往不懂得要求救。

    人会把他所做的事与成就当作他的价值,总是认为要做些大事才会有价值,才会被人注意,所以当有一天成就没了,价值就没了,现在社会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总是以为名利就是价值。

    在台湾这一块土地上,缺乏了寻找自我价值的能力,那是来自台湾教育的偏差,满分、没有缺点才有价值,要求完美伤害了很多人。

    人的价值是建立在人的内心,人的内心原本就有标准存在,但环境却教导我们错误的价值观。国外的教育是在建立人格,而不是在建立成就感,所以孩子上场打棒球,每一次都挥棒落空,教练在一旁依然拍手鼓掌叫好。

    老外尊重你的价值,尊重你的个人,上场打球就有价值了,但华人的社会不是,上场打球一定要打全垒打。

    不要再封台湾之光了,为何要让王建民成为台湾之光?为何要有htc才证明台湾的存在?为何大家要争林书豪为台湾之光?没有这一个光,台湾就不亮了吗?而台湾人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代表台湾的台湾之光,认为这样才能站在国际舞台之上,目的是要做给外国人看,为何要做给外国人看?他们看到了又怎样呢?

    你若没有看重自己,别人再怎么看重我们都没有用,我发展我自己,即使是在麦当劳工作,但只要我觉得快乐,就是我自己的光荣了,你是台湾人就是台湾之光,价值在人的生命中是随处可见的。

    台湾人最缺乏的就是尊重,从小到大,除了国英数作文,谁教过我们如何去尊重别人的需要、感受与价值,谁又教过我们尊重别人的爱与被爱,尊重别人的生命与生活?

    台湾人总是理所当然的去批评与下结论,却不尊重彼此的想法与需要,在老外的社会里,连吃东西的口味都要尊重别人,所以餐桌上一定摆好胡椒、盐等调味料,要什么口味就自己加。

    如果我们的政府领导人能以人的本性来尊重人,看重人本身的价值,这不是推一个政策、办一场论坛、盖一座高铁就能改变的,要从人的根本去尊重人,这不是谁比较德高望重、谁比较有钱、有影响力,而是你有没有能力与想法,让人心改变,人心一改,这个社会就会变,要让人民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