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王
字体: 16 + -

295话: 无差别杀人 1

    无差别杀人的典型特征就是杀人者和被害人之间没有具体的仇怨,杀人者可以随机选择作案的目标,他想要杀谁就杀谁,就是滥杀无辜。

    一般杀人会有具体的仇恨目标,而无差别杀人没有具体的仇恨目标,它是一种报复性的行为,报复的矛头是指向社会,因此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无差别杀人,发生背景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发生了一系列独特杀人的案件。引发了日本社会的极大震撼,由此“无差别杀伤事件”成为日本使用较多的一种说法,这一种犯罪概念也被引入中国,被称为“无差别杀人”。

    无差别杀人的犯罪者心理特征,日本多次发生无差别杀人事件,它没有具体的仇恨目标,它的仇恨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施暴人尽管出身、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经历不同,但都是具有相同的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个人经历缺乏成功经历,案发前长期受到多种挫折,生活中朋友稀少,是事业、家庭、友谊这三个生活之中的失败者。

    无差别杀人将报复的矛头指向了社会,社会是他的仇恨对象,将报复目标源于自己心理的扭曲,既有心理层面,又有行为层面,既有人格方面的因素又有道德方面的因素。在遭遇到工作和生活的困境后出现了认知的扭曲,思维的极端化,采取非常极端的暴力攻击方式来发泄,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来维护自己的所谓的尊严。

    李文出生在新北市的板桥区,家中的经济还算好,他少年的时候曾学习跆拳道,他的课业成绩良好,出社会之后在新北市市政府担任公职工作,是拥有人人羡慕的工作。

    他小时候个子很瘦,表现平凡,下课以后会留下来边玩边等母亲的车子来接。等到母亲来了,他与哥哥会拿着鞋子穿好之后下楼。他就是一般的孩子,有笑容,会快乐,喜欢玩,有荣誉感,有上进心。

    国中同学形容他,别人都以为李文的个性孤僻,但是在他的眼中李文的人缘还算不错,还曾当过班级的干部。但是国中到大学期间,他每次与李文聚会,李文都会跟他讲一些奇怪的杀人故事。

    校方认为,李文在校表现正常,他是一个活泼爱搞怪的学生,也能配合班上篮球队、合唱团等多项活动,与一般高中生无异,没有任何惩处与辅导纪录,反倒是有因打扫认真与周记写作优良被校方记嘉奖。

    他在就读高中的时期,成绩在班上是属于前半段的,平常会和同学互动、搞笑,还颇受欢迎。但是李文喜欢看小说《大逃杀》,上课时常在作业本上写着杀人小说与杀人故事,至少写了有十几则,内容多半是上百人被带到密闭空间被杀害,废弃在教室与车站,而且他在毕业纪念册留言却是十分诡异:“我没有放火烧我家。”

    李文在高中的时候还算是活泼,到了大学时却是性情大变,母亲规划他读理工科,但是李文从小就对文字语言有天赋兴趣,他打算转读大学的中文系或外文系,却遭到母亲的反对。

    在母亲的坚持之下李文仍然努力地就读化工系,但是因为他对理工科完全没有兴趣,郁郁寡欢从此沉迷在网络之中,撰写奇幻的小说成了现实生活唯一的存在感。

    除了上学之外,李文大多的时间都待在家里,他没有女朋友,平时也没有太多的活动,他是一个宅男,除了上学之外,他不太和朋友往来,每个月的手机通话费大约是三百多元台币,几乎都是待在家里,唯一的喜好就是打电玩,他喜欢玩杀人与格斗类的游戏。

    市政府的同事说,他每天与李文相处,觉得李文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因为跟李文相处的这些日子以来,从未没有看过李文发过脾气。

    母亲死了之后,李文内心杀人的欲望就从此爆发而出。他曾经在无名小站以自传方式写下立誓杀人的始末,还有发表文章模拟各种杀人的过程。

    他在网志上自述,自己是男生们的大哥,国小的时候每天揍女生揍得很爽,但是班上有两个女的是惹不起,他发誓长大之后要杀了她们。如果没有杀了她们两个人,一个就是自己人间蒸发,另外一个就是搞一场大屠杀。

    为了要找到那两个女人的下落,李文的网志开始围绕着杀人的话题,在小说里描述自己幻想中的杀人场景,包括双脚踹人掉落月台,招捷运电车辗过爆头,轨道成了血泊;小说里残忍地写着抓到妳,我将不是人类,每天灌妳强酸强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