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结
字体: 16 + -

第32章 曾经死去的地方

    有人说,生与死之间,存在着不朽。

    那么所谓不朽,到底指的是死去之后出生之前,还是出生之后,死去之前呢?

    方九州再一次来到了仙台观外的朱红色高墙之下。

    但是用“再一次”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因为时光回溯的原因,从外界的现实上来说,他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但是对于他自己而言,他确实是第二次来到这里。

    朱红色的高墙下其实只是一片草地,在这个季节已经不再青绿,而是开始枯黄起来,秋雨打过的草坪有些湿滑,小草下面的泥土有些泥泞。

    这不过是一个墙根而已。

    既不是什么远古遗迹,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就算这堵墙里面是一宗修行圣地仙台观。

    但它仍旧只是一个有些荒凉的墙根而已。

    然而方九州看着这里,心口处有些隐隐作痛。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就在这个地方,有一把浑深漆黑的剑,刺穿了他的心脏,夺去了他的生命。

    这是他曾经死去的地方。

    可是现在他正完好无缺的、静静地看着这个地方。

    就像一个人,站在他自己的墓碑前。

    如果人死之后还会以某种玄奥的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如果它还拥有意识和记忆。

    那么当他站在自己的墓碑前,心中会是怎样的想法呢。

    方九州的心中突然有些怀疑。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死过。

    也许那只是一场梦呢?

    但是他又想到了口袋中的那块铁片。

    这是他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他能够感受到,这种时光倒流,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这是关于时间、关于生死的巨大问题。

    方九州从来不能想明白,因为他经历的还很少。

    方九州轻轻晃了晃脑袋,没有多想这个问题。

    事实上他也并没有在这处朱红色的高墙下站得太久,因为今晚要做的事并不是伤春悲秋。

    他只是停留了片刻,如果真的有人看到,会以为他是在选择入观的地点。

    然后他脚下一点,柔软的草地被他踩出一道深坑,一些湿润的泥土粘在了他的黑色的鞋底上。

    他的身形如雏虎跃渊,拔地而起,直接跳到几丈高的朱红色墙沿上。

    墙头上砌着青色的檐瓦,方九州的鞋子踩在上面,落脚有些重,原来鞋底上附带的泥土被蹭在了上面。

    他没有多停留,上了墙头,便又如雄鹰猎蛇般冲了下去,身影消失在仙台观中。

    ……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精彩的呈现,它们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玉兰堂在拙政内园里算是非常静谧安宁的地方,因为住在这里的宗主白居易不喜喧哗,平日有门下长老或弟子经过这处庭院,定会踮脚细步,胆小的甚至还要屏息噤声。

    玉兰堂的庭院前有一道青色的大门,门上有镶着两只铺首,也就是俗称的门环。这对铺首的材质有些特别,非金非铜,是用产自河西南阳独山的独山玉雕刻而成。

    样式也不似普通的铺首治兽嘴衔环,而是用玉石雕成了两只鸟雀。左右门上这两只鸟雀品种不是很容易看出,但很明显的是,每只鸟雀都惟有一只翅膀。鸟的尖喙叼着同样用独山玉雕成的玉环。

    玉环易碎,相比于金属,并不适合用来制作铺首。即便是极品的独山玉也不例外。

    如果有人来敲门,力度稍有不慎,那么铺首的玉环很有可能会被敲碎。

    但是玉兰堂大门前的玉铺首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却连一丝一毫的缺口没有出现过。

    养玉石需要盘玩,但既是成为门环,理应就不能再拥有这样的待遇。

    然而玉兰堂门上的玉环,光泽温润,灵气饱满,就像是被人长期盘磨一样。

    这原本实在是难以理解的一件事。

    但是拙政园的修行者都知道其中缘由。

    因为玉兰堂有一名守门人。

    基本是在仙台山上方九州夜出军营的同一时间,一个青年书生模样的人来到了玉兰堂的门前。

    现在是凌晨深夜,拙政园里十分寂静,苏州城这边没有降雨,只有微风吹动红枫树叶沙沙的声音作响。

    青年书生走到镶着玉铺首的青色大门前,只是很安静地站着,没有上去敲门,也没有其他举动。

    他面前空无一人。

    这时青年书生感觉到面前的风大了些,接着他便低了低头。

    然后他双手抱拳,微微施了一礼。

    因为他的身前突然出现了一名身着布衣的老者。

    青年书生自然知道这名老者原本并不在这个地方,但是现在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前,好像他根本就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

    “何事?”布衣老者双手背在身后,声音有些沙哑。他显然知道这名青年书生是什么人,也知道他的身份很尊贵,但他仍然没有多说一个字,神情异常平静。

    青年书生看着这名面部充满岁月沧桑痕迹的老者,心中没有因为他的冷漠而升起一丝一毫怒意。

    在拙政园里,能让他这样做的人很少,但眼前这位算一个。

    他看着布衣老者的眼睛,很有礼节地开口说道:“无隐在河东出了一些状况。”

    老者的发丝修剪的很干净,面部布满因年迈而生出的皱纹,身上的布衣也平整清洁,但若是仔细看着他的面庞,仍不免生出一种畏惧之感。

    因为他的眼睛有些奇怪,他的右眼清澈有神,明亮如同少年的眼眸一般,但他的左眼眼球上却蒙了一层白障,似乎害了疾病。

    老者看着青年书生,沉默了一会儿,道:“不是什么大事。”

    他的意思是,仅仅出了一些状况,不需要在这样的时间来打扰宗主。

    就算来人身份尊贵,他出言也没有任何忌讳。

    青年书生似乎对他这样的回答早有所料,于是又补充了一句:“武行院。”

    他这三个只是轻轻地说出口,但身前布衣老者听到之后,原本古井不波的眼睛深处却仿佛泛起了巨浪,他有一层白障的左眼内似乎有种光芒要破障而出。

    拙政园里的风突然变得有些剧烈,树叶的响声大了起来,少顷才恢复平静。

    老者眼中的光芒渐渐收敛,他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过身,伸出右手拉住左侧的门环。

    他的面部挂满沧桑的皱纹,但他的手掌却很是光滑平整,手心也没有老茧,完全不像一个老人的手。

    他握住左边那扇门上的玉环,在青色大门上轻扣了四下。

    老者扣门所用的每一下力道都恰到好处,每一下都不轻不重,完全不会对玉质本身造成影响,这种对力道的掌控可谓炉火纯青,不是一两年能够形成的。

    拙政园有人来访白居易,全部都是由他来扣门。

    因为他是守门人。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无论风侵雨蚀,人来人往,玉兰堂总是能不被外界所扰,门前的玉铺首总是完好如初的原因。

    他不是普通的守门人,自从他来这里守门,他扣门的手就从来不会发抖,扣门的力道不会多一丝,也不会少一丝,扣门发出的声响也不会大一点,也不会小一点。

    不论来者是谁,不论带来的消息关于什么,都不会让他出现例外。

    然而今日却不是这样。

    青年书生耳力惊人,能辩秋毫落地。

    他静静地听着扣门声,和往日里稍作对比,然后他知道了一件事。

    老者的手,正在微微发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