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评
字体: 16 + -

江东行

    自从这联合训练营成立以来,张曦反而变得没啥事可做了。因为,那位自称老奴的张老七把张曦给“赶出”训练营啦。为了这张老七自称老奴的事,张曦都纠正他八百次了。

    张曦对张老七说,你是随义父最早出征的老人之一,这按理说自己还得称他为叔,可不敢让张老七在自己面前老奴老奴的叫着,折寿啊。

    还为张老七更名为柒,这都被叫老七一辈子了,改做其他总会不习惯,于是只是教张老七学会了这自己的名字,张柒。这就更不得了了,张老七不再自称老奴,而是老奴张柒。这让张曦郁闷的,只得告诉他,在自己面前决不能以老奴自称,自己以后也就叫他柒叔。

    张三将军听闻此事后倒是没有所谓,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话说回来,这张柒自从见了这么多的人进入营地后,就开始对这些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心说,刘皇叔也就算了,这位是公子的主上,说不得。这其他的将领算咋回事?咋就好意思来偷别人家的宝贝呢。

    这公子也是,给他说了。他反而说:“这有啥,不就是训练嘛,人多了也好,有竞争才有压力;自己这些兵前些天比斗之后这尾巴都要翘上天了,这还没赢呢,就敢如此,以后不得养成骄兵了。让他们来,越多越好,压压自己这些个兵的气焰。”

    你说气人不。别人家有了宝贝,谁不是藏着掖着的,就公子不以为意。这不行,自己既然入了公子的家门,那么这门户就得看好咯。谁也别想轻易的把咱家里偷东西走,哪怕是那些个打着公子长辈旗号的人。

    于是乎,张柒就纠集一众部曲晓以利害,一起将张曦“赶出”营区。告诉张曦,这训练,有自己这些个人就行了,训练了这么久,就算是头猪,那也该都学会了。公子操劳也这么久了,就不劳他大驾了。赶紧的出营去,该咋玩咋玩。

    这张三将军听闻后,没有明确的表态,只是私下里偷偷的给了张柒一些财物,说是让他奖励这些带领训练的军士。对着张曦,因为知晓了他的那些说辞,而没给好脸色。

    出了营,这人是闲了,可是自己的两位伙伴“疯子”“瓶子”却进去了。正在家里无聊的摆弄着家具呢,看看能不能再捣鼓点啥出来,让生活更舒适。这门房就来禀告,有位自称张机的老者来访。张曦这才记起,哟喂,咋就能把这尊大神给忘了。

    这练兵初始,张仲景老神医听说张曦在营里教授救治之道,兴致就颇为浓厚,亲至营中,打算与张曦一起传医授道。

    结果到了一看,原来这张曦主要教授的是一些外伤救治之法。虽说这医者需通百理,但更需专精一道。自己走的是人体内腑一途,这外伤之道并非所长,因此作为旁征博引即可,也就没有再深入了。于是了解了张曦所授之概要,通了其原理,也就出了营,继续整理此次救助疫情时所获,来完善自己所著之书。

    前几日这书才算是初步完成,今日听说张曦已然回府,就带着所著来与张曦共商。虽说这张曦看似年幼,却在医道一途上能有独特见解,倒是个商讨的好对象。

    张曦听闻老先生的来意后,自然知晓,这名医,著书授徒是一生的要务。于是更衣净手之后才请张仲景老先生到书房叙谈。张老先生对于张曦的态度倒是满意的很。

    张曦捧起张老先生的手稿,翻看了几页,这头都大了。什么脏腑经络这些是听说过的,可这上焦下焦是啥,咱就晓得个外焦里嫩啊,写这书里的,看着也晓得应该不是啥新口味。这就完全看不懂了。

    感觉自己快成蚊香眼了,茫然的看着张老神医。张老神医正怡然自得的喝着草沫子汤,啧啧有声,似乎对这加了调味料的草腥口味饮品情有独钟。看到张曦望着自己,就出声问道:

    “如何?”

    “什么如何?”

    “老夫所著此书如何。说起来,这书能成,还与你有莫大干系。若非此次能得如此之多的医案,老夫欲成此书,少不得也要多花上数年;乃至十数年也是可能。”

    “张神医所著这《伤寒杂病论》实在是鞭辟入里,字字珠玑,定然是能传诸后世。如果能流传开来,让天下诸医习得,更是能拯救诸多百姓。”

    张曦看不懂,又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赞美这本医书,连称赞文章的言语都用上了。

    而张老先生听得前半句时,颇有不喜。心想,这张曦年纪尚幼,且听说是刚入世不久,既然已学得这谄媚之言。着实可惜,仅观其医术一道,自己也需救上一救,免得负了其师之名。而这后半句,确实是心之所愿,更是毕生之志,然而此事谈何容易。只得悠悠说道:

    “曦公子谬赞了。老夫著此书倒是存了治病救人之志。可这医之一道习之不难,但若要专精,非得毕生的经历不可。想老夫经历至今,也只能说略有小成,才敢著此书,以为他人所借鉴。”

    张曦还是非常敬佩这些极有奉献精神的学者,或者说是实干家更准确。就如那远古的领袖神农,用自己的实践为后来者摸索出理论,后来者再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行,实在是了不得的科学家。而张老先生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故而,让天下医者习得此书着实不易。但老夫观公子在医之一途颇有建树,若是弃置岂不可惜。且老夫在此已经整理完书稿,不若你就随我一道。行医天下,救治百姓。著书立说,德行于世。可好过在这乱世蝇营狗苟。”

    这老先生还真是和张曦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是张曦希望张老先生能留下,张老先生仍然希望张曦能随他行医。老先生倒是拿出了所能想到的最大筹码,立言、立行、立德。若张曦真是一个古人,又有这么一位了不得的导师,当然会选择跟随。可是张曦想要的只是好好的活着,简简单单,无忧无虑。对着张老先生施礼说道:

    “多谢老神医厚爱,能得张老神医青睐实在是小子的福气。实则是,幼时家师曾带着我四处漂泊,那时候家师也曾经问过我的志向。那时的我也曾想要行医天下,治病救人。家师就问我,如何施行?小子如今也想将家师此问,转问老神医?”

    这“师父”已经为张曦当了无数次的挡箭牌了,且屡试不爽。特别是在这种时候,那是更适合不过的。试想一下,现在的张曦就是一个小屁孩模样,能够直愣愣的去问别人:喂,我说,你的志向如何?特别是像张仲景这样的已然成名的人士。这要是遇上脾气好的,人家就只笑笑,不搭理你;遇上个暴脾气的,还不得大耳巴子抽你啊。而这“师父”一抬出来,就不一样了。

    “当然是遇上一个救一个。行医者,当得游行于世间呐。”

    “是了!当时家师就再问我了,如此一世,你可救得几人?”

    不等张仲景老先生回答,张曦接着说:

    “当时小子着实不知。只是看着家师。家师就告诉我,若是你能将你所学教授十人,那么你将能救十倍之人。若能教授百人,你将能救百倍之人。可是好过你独行?”

    张曦看着张仲景老先生抿着嘴,微微邹着眉头,表情似有不甘,于是接着说:

    “所以小子才在军中试行这一教授之法,将我习得之术传予军士。一则让其有一技之长,二则,若能因此救助更多的人,不就能不负家师的教诲了么!”

    看着张仲景老先生若有所思的模样,张曦趁热打铁道:

    “故而,小子敢请老神医能够留下。待得时机合适,小子愿与神医建一所学校。并请老神医能将医术传下。”说着,张曦对着张仲景一礼。

    “此事实为不易。正如老夫先前所说,想要在这医术一道之上能有所精进。非得毕生之功不可。如此一来,在选徒之上必为严苛。若想成就名医,则非得涉猎极广不可。即便是想要独立行医,也非得数年之功……”

    张老先生罗列种种,细数医道之难。张曦知道这位老先生心里有些动摇了,并且对于这广授其徒的方法其实是很期盼的,只是这与他老人家一贯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这才有些迟疑。张曦接着说:

    “医之一道若想全通,确实极难。对于这些问题,家师也有一点设想。家师曾说,男与女有不同;成年人与幼儿又有不同。如此这般,若是能将其症分门别类,各有所习……”

    张仲景老先生听到此处猛然与张曦对视,眼中隐隐有光。沉思着说:

    “且容老夫细细想想。”

    说着便告辞离去。唉,看来,说服这些专业人士,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如此,一老一小的二张连续交谈数日,这张仲景老先生才算是勉强答应留下,而张曦觉得自己经过这些天都快神经衰弱了。

    由于是几乎挖空了心思才得到的此结果,张曦非常害怕张老先生再来“讨论”,于是不得不请张老先生带着自己的部曲去已经结束的赤壁战区一行,上次大战后,这战场的遗祸还没人解决呢。

    这样一来,一是让张老先生能有事可做,那里可是有不少百姓与战俘等待救治呢;第二呢,让张老先生对这分科教授之法有个切实的认识,自己的这些部曲可是只接受过战地救治的基础知识。

    而还有一点,刘大准备和东吴联姻了。上次的瘟疫事件中,跟随刘备颠沛经年的甘夫人在与刘琦公子一起视察民众时,也非常的不幸,感染上了霍乱去世了。

    只是可怜了小小的刘禅,这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续失去了两位极爱护他的母亲。好在,他的年纪尚小,还形不成完整的记忆。而刘大作为荆州的实际掌权者,又只有刘禅这么一个亲生儿子,这续弦与子嗣自然是众人都极为关心的事情。于是,都瞄向了东吴盟友的郡主。

    张曦错过了那著名的赤壁之战,对于这另著名一典故“赔了夫人又折兵”却是相当感兴趣的。特别是那位英姿飒爽且闻名于史的“枭姬娘娘”,又该是何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