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凡人道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传说中的考试

    第四十七章:传说中的考试

    曹植见苏东坡没有什么反应,以为真看不到他。他的胆子大了起来!

    他走下讲台直奔苏东坡而去,边走还不时向同学们打着手势,意思是说有好戏看了,他不知道,自己才是丑角。

    这丫的走到苏东坡面前,先用手在他眼前晃了又晃。

    苏东坡心道:“把我当成瞎子还是傻子了?”忍着没吭声,看他还表涫什么哑剧。

    曹植接着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动作,用手去抓苏东坡的长胡须。苏东坡实在忍不住了,后退一步说:“你要干什么?疯了还是傻了?”

    曹植吓了一跳,脱口而出:“你能看见我?”

    “哈哈……”这时台下轰堂大笑。

    “我又不瞎,不是你傻便是我傻了!”

    曹植羞的无地自客,聪明的他灵机一动说道:“哑剧表演结束,谢谢各泣欣赏!”之后便溜回座位,心里暗恨自己,我真的很傻,也不看看真符假符!

    苏东坡面沉似水,竞然被学生耍了。

    “按学校规定,现在进行阶段性考试,看看数月来同学们的成绩,本节课是书法课,每人写一幅你最拿手的字,时间是半个时辰,现在开始吧”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忙开了,这可是关糸到自己颜面的事。

    张孝童也在准备,他看重成绩,万一不能毕业,他怎么去见人间父母与小妹?所以他认真对待。

    他自认书法不好,为了成绩只好投机取巧。他在人间时不爰书法,知道几位现代名人书法都不错,比如弘一法师,他的字求到的都引以为荣,可惜他沒练习过,古贴更没临募过。

    思前想后,他只有太祖的那幅: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着苍龙?这幅字张孝童可以说临摹得以假乱真,因为他喜欢这首诗。

    书写完毕,落款沒敢署名,只是用硬笔写上自己名字了事。

    可以说这些以才证道的古人,在今人看来皆是书法大家。所以交卷特别快,只有几个以武证道的,撕了写,写了撕,有的干脆交了白卷。

    苏东坡对这些才子的书法沒有看,因为没必要看,肯定都是优秀。他只看飞升较晚的人,特别是张孝童,苏东坡为张孝童可惜,他知道张孝童文章诗词皆好,书法让他不能全优。

    但他看过之后,不禁吃了一惊:“这,太不可思意了吧?”不担字迹行云流水,连词都让人为之称道。

    更让苏东坡注目的是,这字正符合他的观点,形式自由,创新独到。另外还含有大气磅薄,气吞万里的气势!

    苏东坡很是喜爰,打算呼出成绩后将此字幅留下来自己欣赏。

    文科班只考书法,诗词,文章,简单数学四门功课。下午要考文阜和诗词。

    说实话,张孝童真怕考试,因为他是伪才,是盗用別人的东西,万一试题出的偏,自己非露底不可。

    午休一个半小时,别人都在准备材料,谁也不知要考什么,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张孝童没什么准备的,四书五经他可不懂,也学习也沒用!

    惴惴中,下午上课时间又到了,仍然是苏东坡的课,他只用粉笔在黑板上出个题便宣布开考。

    题目是:写一首古诗词,要求是以送别为题。

    苏东坡出完题得意洋洋看向张孝童,心里说,你不是新诗厉害吗?我偏揭你的短,看你如何应付?

    此题看似简单,不好写,因为太多人写送别诗了,那些流传的送别诗都脍制人口,你若写不出新意,有那么多名诗对比,不显得你写的太垃圾了吗?

    张孝童看了题也头疼,他从课本上学的送别诗的作者大都以才入道在天上人间,偷他们的还真不行。自己写?拉倒吧,纯粹受虐!

    怎么办?近代人的古体诗词很少。他猛然想起一首歌,是弘一法师写的送别。弘一法师书法和诗词都是一绝,不知他是否入道?于是张孝童掏出手机开始百度,结果是查无此人。

    天助我也!张孝童兴奋极了,对,传说弘一法师成佛了,一定是这样!

    于是他开始动笔,一首送别诗又偷了出来。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张孝童一挥而就,如释重负。

    干脆交了卷子出去透口气,迎接下一节考试。

    别人还在咬文嚼字,张孝童偷的又不用动脑,一首诗词又短,故第一个交卷。

    苏东坡见他才一二十分钟便交卷,笑了,心说,果然他放弃了考试!

    但他拿起张孝童的卷子时,笑容僵住了。

    “这怎么可能?我这么快也做不出来呀?”

    他读了一遍那首诗,暗自叫好。很有画面感,透出一份悲凉!

    “真乃奇才也!”苏东坡感溉一句,很快他决定,让张孝童的诗词和书法和高级班的较量一下,自己也有面子不是吗?

    班内同学也看到了张孝童交了卷,从苏东坡脸上表情可以看出,他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考的很好,这让她们心里更着急了。都有一个共同的念头:“碰到这么妖虐的同窗,让我们情何以堪呀!”

    张孝童坐在树下石椅上心情并不乐观,这道关闯过了,下节考中文就麻烦了,中文课内容极广,基础知识多了去,谁知出什么方面的?文章也不是现代作文,要写长赋或八股文,自己非交白卷不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