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
字体: 16 + -

第172章:自掘坟墓

    中国国家反导*防御指挥中心及时收到了陈宇东中校发回的信息。这时,李中胜主席、陈凌霄副主席、丁总长等领导正坐镇指挥中心,得悉日本向太空发射的是“核脉冲弹”,意识到事态十分严重。很显然,日本核威胁不成,现在是铤而走险。其目的先是为了摧毁中国在东北亚上空的侦察、监控、通讯卫星等,破坏中国的反导*防御系统。那么,下一步必定是向中国境内重要目标发射核*。看来这小日本真是丧心病狂。李主席当即拍板,命令国家反导*防御系统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拦截日本来袭的所有目标,确保国家安全。并指示陈副主席放心大胆地干,必须给日本以严厉的惩罚。同时,又指示外交部向世界公开宣布日本公然发射“核脉冲弹”,意图挑起核大战,中国将进行必要的反击。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欧盟、大俄罗斯等国也先后得悉日本在东北亚太空发射“核脉冲弹”的情报,并造成本国在这一地区的所有卫星被破坏,既惊震又恼怒,都觉得日本疯了,立即命令本国反导*防御系统提高戒备,并做好拦截准备。同时,对日本纷纷发出最严厉的警告,勒令它停止一切不理智的行动,否则将会受到十分严厉的制裁和惩罚。

    此时,在富士山地下150多米深的日本国家战略指挥部的作战室里,小泉次郎首相和他的心腹手下国防厅厅长渡边三郎等十几个疯子,正在举杯相庆。渡边三郎讨好地对小泉次郎说道:“首相,我们这次成功摧毁了中国在东北亚的太空卫星系统,将中国的反导*防御系统撕开了一个大缺口,中国没有一个月是恢复不了的。”小泉次郎兴奋地说道:“哟西!哟西!世界各国有什么反应吗?”武藏龟一外相急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首相阁下!美国、欧盟、大俄罗斯等国对我们发出严厉警告,说要对我国进行严厉制裁。联合国秘书长要求我国停止不理智行动,接受联合国派员进行其核武器的调查。”小泉次郎听到这里,打断他的话气愤地说道:“什么制裁?什么调查?统统地不理。我们大日本帝国现在强大起来了,难道不能拥有核武器、核*?难道还要忍受它们长期以来的压制?我们现在世界上理应得到应有的地位,应该发出我们最有力的声音!”说到这里,一股王八之气油然而生。顿了顿,转而问道:“中国的态度如何?”武藏龟一外相小心地说道:“非常强硬,还说要对我国进行惩罚、反击。”

    “哼!我倒要看看中国对我们怎样惩罚和反击。我国的反导*防御系统部署得怎么样了?”小泉次郎首相慎重地问道。

    “报告首相阁下,自我国2007年初第一个*防御系统建成以来,经过近20年的努力,并通过与美国的大力合作,窃取了美国国家*防御系统(nmd)的大量先进技术,现已建成完整的国家双层*防御系统,即由海基中段拦截系统和陆基低空拦截系统两部分构成。“海基全战区*防御系统”主要负责我国外海上空的防御,担负*中段和助推段拦截,力争在大气层外击毁来袭*。如拦截失败则将信息传递到低层拦截系统,再由“pac一4”型防空*系统或激光武器系统将其击毁。我们曾多次与美国进行联合*防御系统实战演习,效果很好。首相阁下,我相信以我国构建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导防御系统,用来对付中国人那落后的核*,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中村得意地汇报说

    小泉次郎听得两眼发光,激动得连连说道:“哟西!哟西!这样,我们就无后顾之忧了。武藏龟一,你去照会中国,立即停止在朝鲜半岛上的军事行动,让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撤回本国。不然,我们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渡边三郎,现在我们已造出了多少枚核*?”

    渡边三郎恭声答道:“目前总共有86枚。”

    “好!第一批先使用50枚,对准中国境内的重要目标。听我的命令再行动。诸位,这次我们一定要使中国屈服于我们的核打击之下。”小泉次郎信心瞒瞒地说道。

    中国国内并没有因日本的核威胁而产生恐慌,反而激发了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决心及爱国主义的热情。民心稳定,秩序井然,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当然,为防止日本狗急跳墙,中国政府还是做了必要的准备,沿海各大城市、各重要单位都实施了军事管制、灯火管制和严密的伪装,城市民兵预备役的防空部队、应急部队等都严阵以待。

    中国政府在接到日本的照会之后,严词拒绝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对日本的核威胁嗤之以鼻。这更刺激了小泉次郎那偏激的心理、脆弱的神经,经过一番密商之后,小泉次郎等十几个军政要员终于跨出了最后一步,将小日本推向深渊。对此,中国早有万全之策,等待着小日本自投落网。

    公元二0二六年十月三日下午二时三十分,小泉次郎首相打开了核按钮,日本富士山、北海道、四国岛等十数个地下发射井井口冒出了一枚枚的中远型弹道*,接着喷出了一道道的炽热的火焰,腾空而起,硕大的弹头上携带着当量不等的核弹头,向蓝湛湛天穹疾射而去。说时迟,那时快。中国部署在太空深处的“北斗一2型” gps全球定位通讯监控预警系统,以及部署在朝鲜半岛上空的远程空中预警机同时发现,信息马上传回中国国家反导*防御指挥中心,陈凌霄副主席迅即下达了拦截的命令。早已部署在太空中的zk一2019空天战斗机、太空反导卫星及太空空间反导站射出了一道道的激光和粒子束,刚进入大气层外的中远程弹道*随即被击毁,变成了太空垃圾。也有几枚在大气层中就被中国空天战斗机所摧毁,无一枚进入中国领空。战斗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惊心动魄。日本发射的50枚中远型弹道*被准确拦截摧毁的信息传回指挥中心,操作人员、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面露喜色。毕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打实的拦截核*,而不是什么实战演习,非同小可。这是对中国反导*防御能力的一次真正的检险,稍一疏忽,后果不堪设想。陈副主席一脸平静,不断发出指令,要求全体人员不得松懈,严密监视,警惕日本第二波、第三波的攻击。同时,命令第二炮兵、远程战略轰炸师等各部待命反击。

    且说在地下指挥部的小泉次郎首相等人,被空中卫星传回的信息惊得目瞪口呆。“不可能!不可能!愚蠢的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先进的反导武器系统。”“我不相信!大日本帝国是不会失败的。”指挥室里的十几个疯子捶胸顿足,鬼叫狼嚎。声嘶力歇之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小泉次郎身上。怎么办?小泉次郎清了清嗓子,阴狠地说道:“既然我们已走到这一地步,就没有退路。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也不会放过我们。干脆来它个渔死网破,把剩下的核*全部发射出去,再命令空军的轰炸机,携带*,避开中国的监控拦截,将中国沿海的大城市、重要军事、经济目标统统摧毁。同时,命令我国的反导防御系统,提高戒备,防止中国的*袭击。”“哈伊!不成功,便为天皇陛下尽忠!”其它的十几个疯子齐声吼道。

    两个小时后,日本发射的第二批36枚中远型弹道*又升空了。仍然没有逃过中国反导系统的拦截,很轻松将其摧毁在大气层外的太空。

    对于日本悍然使用大规模核*袭击我国,李中胜以国家主席的身纷,向世界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他极度愤慨地说道:“……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从未放弃对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吞并之心,如终都在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而努力,它们蛮横地介入朝鲜半岛的战争,妄想实现当年之美梦;惨遭失败之后,不思反省,反而孤注一掷,使用大量的核武器袭击中国,企图迫使中国受范。但这一切都被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所粉碎。因此,我代表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我们将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直至有一方完全倒下或彻底灭亡为止。但我坚信最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颠的一定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随着讲话的结束,中国堂堂正正的大反击展开了。按照预定计划,反击的第一步是首先摧毁日本在太空中的所有目标,包括卫星、空间站等。陈副主席一声令下,中国部署在太空中的空天战斗机、反导卫星、宇宙飞船、反导空间站等,早已蓄势待发。电光火石间,一道道激光光束、粒子束在广袤的空间划过,一枚枚动能*沿着弧线,在整个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像猎犬一样追逐,仅两个多小时,日本建立在太空中的卫星系统全部被摧毁。陈宇东率领的空天战斗机中队,很轻松地击毁了日本在低轨道的26颗卫星。这使得日本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聋子和瞎子,连卫星通讯也全部中断。

    然而,日本的厄运才刚刚开始。中国的第二步打击将接踵而至。数十年来披着神秘外纱的中国第二炮兵,展现了它最强大最壮观的阵营。从东北密林到西北的沙漠,从内蒙古草原到江南的水乡,从太行山麓到西南幽谷,无数机动*部队隐蔽开进预定地域集结:指挥车、场坪车、发射车、配电车等错落排开。就连深藏在山区腹地隧道机动的地下发射井也打开了不少,一枚枚df一31a、df一41a等中远型战略*直戳蓝天,甚至还有数十枚最先进的df一51a战略*,这是一种可小动量变轨的弹道*,*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可随时通过空间数据链,接收卫星对彼方发射反弹道*的预警信息,并根据提供的信息及时改变自已的运行轨道,以避开拦截。还有它独特的双弹头设计,能将弹头的爆炸能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破坏力。不过,这次所有发射的战略*都拆卸了原来的核弹头,换上了金属*头或其它侵彻型常规弹头。随着一声命令,上千枚乳白色的弹道*携雷裹电,没入苍弯,向东北方向疾射而去。

    日本的双层*防御系统还是十分先进的,从弹道*到超低空突防的*,都很难突破这种严密的防守。但现在问题是,双保险之一的海基中段拦截系统已被中国破除(日海军主力联合舰队已被中国海军歼灭),再加之太空预警系统也被摧毁,就失去了早期预警的能力。仅靠陆基远程预警雷达及空中预警机,预警时间大大减少。在高空警戒的日空中预警机的监控操作员,突然在银屏上发现西南方向出现了一片密集的亮点,起初那一刹那间,操作员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但仔细一观察,发现亮点很快变大,且密密麻麻,速度非常之快。操作人员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我的妈呃,这是支那人发射的弹道*,怎么有这么多?”旁边的一位操作人员听了大吃一惊,惊恐地说道:“莫不是中国对我们发动的核袭击?快!快向基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