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
字体: 16 + -

第160章:进军德里(二)

    戴参谋长在得悉印援军逃跑的消息后,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显现,要追歼敌全部援军集团可能有困难,但歼灭其一部还是有把握的。因为他手中有一把利剑。于是,他一边将自己的设想报告给东线总指挥部,一边下令左、右两翼部队加快追击速度。李副司令员很快回电同意了他的设想,并将所有部队交他统一指挥。戴参谋长自然是欣喜至极,立即制订计划,调遣兵力。他将目标选择在印军撤退的必经之道一一穆尔利根杰,从布尔尼亚到默提布尔的107号公路从这里穿过,距穆尔利根杰东面约20,公里的一段公路两边的地形非常好,公路从两座山的山谷中通过,山谷宽不过五、六百米,长不到2公里,便于隐蔽和堵住印军退路。因此,戴参谋长决定将手中的这把利剑刺出去,下令第216、217数字化空突师抢占此地,准备拦腰截断逃跑的印援兵集团。有人说:那为什么不将印援兵集团全部拦下来吃掉呢?这就是考验指挥员的聪明才智了。印援兵集团有近20万人,且全是印军的精锐部队,要想一口吃掉它还是非常困难的。况且中巴联军已是疲惫之师,更主要的是印后续30万生力军即将到达,一旦战斗处于胶着状态,那胜算就难以预料,弄不好中巴联军反而会吃大亏。所以,戴参谋长采取“半渡而击”、拦腰斩断的战术,歼其一部。

    接到命令的第216师、217师官兵十分兴奋,立即整装出发。目的地离此不过100多公里,直升机20多分钟即可到达。负责这次行动指挥的是第4数字化空突集团军副军长唐定辉少将。他率部到达后,立即进行部署,以第216师隐蔽在山谷进口的公路两侧的山坡上,负责拦截逃跑之敌;以第217师位于山谷出口的公路两侧的山地里,负责阻击回返增援之敌。部队刚部署好,印军援兵集团撤退的先头部队就过来了,打头是一个坦克师,随后是装甲师、机步师、山地步兵师等,熙熙嚷嚷地沿公路蜂涌而来。待印军通过约一半左右,唐副军长发出了攻击讯号,长达2公里的山谷中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枪炮声,两百多架武直一14、武直一13突然出现在山谷进口、出口处的上空,对地面公路上的印军进行猛烈打击。行进当中的印军猝不及防,被打得东躲西藏,毫无招架还手之力。公路上人仰车翻,到处是燃着火焰、冒着黑烟歪倒在地的坦克、装甲车、汽车、炮车及断肢残臂的尸体。山谷中近一团的印军很快被216师与217师给联手消灭了。随后,两个师按照预定计划展开进行阻击。

    中国军队这一手大出印东部战区指挥官迪辛尔格上将意料之外。当他得知消息后,顿时瘫倒在坐椅上,脸色惨白,头上的冷汗也渗出来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立即命令前面的部队迅速回返增援,命令后面被截断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突围。于是,一埸阻击战在山谷的两头展开了。第216师、第217师分别利用山谷进、出口的有利地形顽强阻击印军的进攻与反扑。

    戴参谋长接到唐副军长的报告后,大为高兴,命令正面追击的第1重型装甲集团军务必尽快突破印军的阻击,向前攻击前进;命令两侧迂回的部队迅速赶到指定地域,发起攻击,形成四面合围之势,务必全歼拦下的这股印军。一时间,山谷东面十几公里长的路段上响起了连绵不断的枪炮声,被拦截下来的近十万印军陷入中巴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中巴军队随即发起突击,将公路上的印军分割成数段。在中巴联军优势兵力、火力的打击下,被包围的印军很快失去了信心,逐渐放弃了抵抗,向中巴军队缴械投降,战斗不到8个小时就结束了。

    前面回援的印军,在第217数字化空突师的顽强阻击下,寸步难进。又担心陷入中巴军队的包围,因此回援并不积极。后见形势不妙,便放弃了回援,向西撤走了。中巴军队乘胜追击,轻松地夺取了默提布尔。前来支援的印空军也遭到中国空军的拦截,双方大打出手,激战一个小时后,印空军支持不住了,便撒出了战场。

    至此,东线中巴军队第二阶段的作战落下了帷幕。中巴军队攻占了印东北部边境地区,向西深入达300多公里,歼灭印正规部队近30万人。占据了十分有利的进攻态势。李副司令员决定部队暂时休整一个星期,补充人员、武器装备、弹药及各种作战物资。同时,稳定后方,抽调预备役一、二、三师、以及独8师、独9师、东巴第1军等部控制各战略要点,维护后勤运输线。

    西线:由于我军第3数空集团军、第17空降军及第6独立师突然出现在前线印军的后方,切断了前线印军后勤运输线及退路,并与正面进攻的中巴大军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这引起了前线70万印军的极大恐慌。印西线战区指挥部亦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指挥官英迪拉上将被弄得措手不及,一面将仅有的20万预备队调去增援,一面向总参谋部求援。总参谋长梅达尔多也是大惊失色,不得不从拱卫首都的50万精锐大军中抽调20万来支援西线。

    面对这十分有利的形势,战区陆海涛司令员的头脑非常清醒。他认为一口吞掉印70万大军是很不现实的,我军只有三个集团军(或军)加上50万巴军总共兵力只有80万左右;而且我军还要抽出一个军来担任阻援,剩下来的兵力与印军应大致相当。但50万巴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充其量与印军在同一层次上。这样一来,要围歼印前线70万大军的目的就很难达到,何况印度还有强大的援军可迅速赶来。不过,可以利用这有利态势消灭印前线大军一部或大部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关健就在于指挥员的谋略。陆司令员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决定利用印军的恐慌心理进一步造势,故意显露出围歼印军之架式,加大印前线部队军心的浮动及心理的恐慌。同时,命令位于印军背后的第3数空集团军与独6师迅速向印军合围,并展开猛烈攻势。命令第17空降军在贾朗达尔一带大肆修建两面防御工事,做出一付阻敌逃跑和阻敌援军的姿态。在正面则进一步加大攻击的力度,促使印军更快的溃退。当印军向贾朗达尔地区大规模撤退时,命令第17空降军略作阻击后便敞开一个口子,让印军出逃。这样,包围圈内的印军就会弃出困兽犹斗之心,争相逃命。这时,我中巴大军趁势掩杀,穿插、分割、包围,然后进行围歼。而第17空降军于适当时机,再行关闭出口,将截留下来的印军一鼓聚歼之。陆司令员这一招将“围三阙一”战术运用到出神入化之境,后面战局的发展几乎完全是顺着陆司令员这一设想进行的,大大减少中巴军队的伤亡。

    正当双方在战场上激烈交锋,生死相搏的时候,中国解除印度核武装的消息传来了,大大振奋了中巴军队的士气,顿时力量倍增,攻击越来越猛。而印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失败的情绪漫涎到每个印军官兵,这就加快了战役的进程。仅一个星期,印前线70万大军被歼近40万,只有30来万人逃出生天。中巴军队取得空前伟大的胜利,不但将印军全部赶出了克什米尔地区,而且将战线推进到印度境内格布尔特拉、贾朗达尔至赫米尔布尔、门迪一线。

    东、西西线的胜利传回北京,李中胜主席十分欣慰。立即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参加的人员有总理王齐贤、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军委副主席陈凌霄等几个*;另外,还有外交部长沈定国、总长丁晓光、军情部长林野、印度战区司令员陆海涛等列席了会议。会议研究的主题是对印战争打到什么时候为止,以及战争结束后对印度处理的相关意见及办法。首先,陆海涛司令员详细汇报了印度战区的情况。他说:……印度经过我们前两个阶段的打击,损失十分惨重,陆军损失兵员140多万,空军损失战机2300多架,海军的主力舰艇损失殆尽。美国及其他国家援助的先进武器消耗了60%以上。下一阶段作战,我军有把握攻占印度首都新德里,并进一步削弱印空军和陆军的力量……。随后,林野部长将印度残存的军事力量作了通报,根据情报得悉:印空中卫星及地面远程预警系统全被摧毁,基本上沦落为不设防国家。陆军现有兵力约180万,绝大部分集中在西线、新德里和东线,约60%为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不强。空军还剩下约2000架战机,其中,美国提供的最先进的f一24型和f一45多用途战机剩下约230架左右。海军……。

    待林部长通报完后,李主席方开口说道:“仗打到目前这个程度,有的同志说,是否可以结束了。我说还不行,必须迫使印度无条件投降,或至少也要达到我们所提出的条件。我们不能学‘农夫和蛇’。另外,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总得有点收获才行那!我看第三阶段计划还得要实施,不然,印度是不会老老实实坐在谈判桌上答应我们所提出的条件。大家看如何?”

    “我同意主席的意见。要么不打,既然打了就要彻底解决问题。另外,外交部也要配合好军事行动,作好必要的谈判准备工作。”王总理接口说道。其他同志也纷纷表态赞同。

    李主席见状高兴地说道:“既然大家的意见一致了,那就这么办。晓光同志,两栖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吗?”

    “报告主席!部队已全部集结到位。”丁总长宏声答道。

    “好!这次行动,我们陆海空三军各兵种全都上阵了,这对我军数十年来的军事改革、军事训练的成果,是一个全方位的检验。通过实战,取得经验教训,丰富我军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的战争。为我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打下夯实的基础!”李主席十分自豪地说道。

    印军在东、西两线惨败的消息传回新德里,令国内广大民众及两院议员的激愤情绪更为高涨,真是“漏屋又遭连夜雨”。刚刚被中国解除了核武装,现又在地面作战中损兵折将达70万,还丢掉了大片国土,这种结果如何令广大民众和两院议员们所接受呢?压抑已久的积怨终于爆发了,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索妮娅政府下台。两院议员们纷纷指责军方高层无能,要求撒换、惩罚指挥无方战败的将领。一时间,印度国内乌烟瘴气,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骚乱。索妮娅总理不得不出面发表电视讲话,撤换了东、西两战区司令官以及作战不力的军、师长,送交军事法庭审判,以平息民众、议员们的愤怒。同时又信誓旦旦地表示,军方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彻底扭转当前的不利战局,保证将中巴军队赶出印度,收回一切领土。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