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
字体: 16 + -

第150章:列强概况(中国篇一)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一方面抓住时机,致力于发展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方面不断花大力气改善中国周边的国际坏境,拓展中国的发展空间,确保国内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六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根据中国战略发展研究局提供的分析报告,暗地里支持印尼苏加诺总统粉碎了美国对印尼的颠覆行动,赢得了苏加诺总统的信任和支持,并在中南亚遏止了美国的扩张,确保了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并为后续进一步的战略发展取得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为维护国内的稳定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方针,绝不是象后世九十年代及以后中国实施的那种所谓的“韬光养晦”,那实际是一种鸵鸟策略,面对外来势力的不断进逼、蚕食,而步步退缩;其结果是一步错则步步错,使中国战略生存发展的空间越缩越小,将自己的手脚都束缚起来,哪里还谈得上发展呢?得到的是中国战略利益不断被丢失,更可怕的是民族精神、民族士气不断被沦丧。到那时,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恐怕也无能无力了。致使能打破这种状况,那付些的代价将会更大。有些人将此种情况比做汉武帝前期的“韬光养晦”,实在是大错特错。而那时的情况怎能与今天中国所面临的残酷的现实情况相比,一旦失去战略先机,其后果难以预测。因此,中国汲取了后世的历史经验,采取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攻势,并不是被动的应付退缩。

    故而,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美国取代法国侵略越南。中国采取主动措施,与苏联联手援助越南,抗击美国。在十年的抗美援越战争中,中国虽付出近百亿人民币的物资援助,这主要是武器装备、弹药(大部分均为军队淘汱下来)、粮食及各类作战物资。但得到的回报也是不少的:一是中国通过越战,将大部分研制出来的各类新式武器得到了实战检验,并不断予以改进。二是中国派出各级军事指挥员、特种部队、伪装部队、工程部队,以及炮兵、防空、雷达、坦克等部队,轮番参与越战,取得实战经验,这在冷战时期,是非常难得的宝贵机遇。同时通过战争,可以全面了解到美军的情况,包括军事思想、战术特点、武器装备、战斗力、士气等等,可以极大的丰富中国军队的军事思想、战术理论,知己知彼,并使自己在军事战略上走在世界前列。三是通过越战,中国军队搞到了苏联、美军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雷达、远程战略轰炸机(b一52)、战斗机(f一14)、直升机、坦克、装甲车等,这为中国军队在后来的常规武器和部分尖端武器的研制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的军工科研人员借鉴汲取了美、苏两国武器的优点,于八十年代研制出中国新一代的武器装备,其技术水平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四是将战争控制越南境内,并使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中达十年之久,战争不但使美国人员大量伤亡,而且使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元气大伤,耗费了至少三千五百亿美元。1965至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而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侵越战争使美国从1969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一直到1982年12月经济才得到复苏。这样,大大减轻了中国的外部压力。

    1971年4月,中国领导人m*、z恩来借助于小小银球弹开了中美彼此紧闭20多年的国门,震动了地球。从此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五星红旗在纽约东河之滨的联合国大厦迎风飘扬,当乔冠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气宇轩昂地端坐在联合国会场上时,受到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各代表团的热烈欢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成为了当时第三世界的领头羊。在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期间,始终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中国的这些主张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的赞同和支持。

    七十年代后,世界风云急剧变化,出现了大动荡。1971年3月,印度为了达到*老对手巴基斯坦,称霸南亚之战略目的,于71年底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对于印度的图谋,中国早已察觉。但中国是绝对不会让印度一国独大,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的整体战略。那么支持、援助巴基斯坦来对抗印度,并以巴基斯坦来牵制印度,减少西南方面的威胁,是中国的既定策略。于是,中国一面秘密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进行沟通、磋商,为其提供10个陆军师的武器装备及300架作战飞机,并派出军事顾问为其培训。一面对印度即将发动的侵巴战争发表严正声明,呼吁印度必须停止对东巴、西巴发动战争的准备,应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一切争端。否则,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管。然而,印度置若罔闻,一意孤行,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面对印度的积极备战,中国也做了必要的准备。秘密调集一个山地作战集团和两个空军师于克什米尔边境地区,以一个轻型机械化集团军、两个空军师隐蔽进入藏南地区。另调一个海军舰队,搭载一个海军陆战师进入东巴基斯坦吉大港。以备不测。

    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被迫宣布对印度的不宣而战发动反击。对于印度来说,这一宣战正中下怀。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兴高采烈地向全国宣布:“孟加拉的战争已经变成对印度的战争了。”至此,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了。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东巴军队在中国志愿空军两个师300架战机的支援下,迅速击败印空军后,并对其地面进攻的印军展开打击。战斗力本就不强印度陆军在中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溃不成军,东巴军队趁势展开反击,将侵犯的印军赶出境外。第三次印巴战争很快便落下了帷幕。局势仍然恢复到以前,使得印度*东巴基斯坦的图谋没有达成。确保了中国在西南方向的战略安全。

    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国共两党又走上第三次合作的道路。1973年,琉球群岛回归大陆,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同时,使美国从东面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不攻自破。

    197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黎笋集团地区霸权主义野心急剧膨胀,打着所谓“特殊关系”的幌子下,加紧对柬、老两国进行侵略扩张,以实现其建立“印度支那联邦”的扩张野心。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动10多个师,20多万正规部队,分兵7路,向民主柬埔寨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遭到了民主柬埔寨全体军民的强烈抵抗。对于越南当局的这种侵略行径,中国早有防范。十二月中旬之前,中国已将六个集团军(两个山地丛林作战集团军与四个轻型机械化集团军),以及6个空军师(其中一个为轰炸机师)秘密部署在中老,中越边境。12月26日,中国政府接到柬、老两国的请求:希望中国出兵帮助柬、老两国抗击越南入侵者。中国考虑到南亚方面的战略安全,毅然派出志愿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歼灭了入侵的10多万名越军,迫使越残余部队退出民主柬埔寨及老挝境内。并收回了民主柬埔寨被越南霸占的威岛。中国趁机在民主柬埔寨及老挝扶植了亲中的共产党政权,并指导他们采取平缓而稳妥的土地改革政策,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为两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技术援助,嬴得了民心,为两国日后加入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趁美国颠覆缅甸军政府之机,采取螳螂捕蝉、黄鹤在后之策略,暗中支持缅共乘乱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缅甸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样一来,中国的南面已无后顾之忧,同时又将柬、老、缅三国拉入了自己的经济圈。为九十年代后的经济持续发展打了一定的基础。

    九十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又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极好的机会。由于中国占有信息的优势,预先布局,抢得先机,大捞了一把。苏联解体后的大量资金、高尖技术人才和技术资料,大部流入了中国,使美国吃了一个哑巴亏。同时,中国还趁机收回了外蒙古。这不但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日益兴隆,而且使中国的整体实力大为提升。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周边环境已得到极大的改善。东边海域的琉球群岛、台湾,以及到西沙群岛、南海群岛等全部岛屿在中国的控制之中。因为,此时中国已建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周围的那些小国再也不敢对中国的领海生出偷窥之心。同时,中国的海军由于有了印尼这个桥头堡,已大搖大摆地进入印度洋,不但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而且将印度洋大部纳入中国海军的控制之下,为中国的海洋运输保驾护航,使得中东的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南面、西面、西南面已无強劲的对手,对中国构不成威胁;北面是大俄罗斯,目前正与中国处于密月之中,无须担忧。六十年来,中国以积极、主动的战略防御方针,取将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中国的内部建设又将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