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
字体: 16 + -

第142章:科技发展

    中印边界的战斗,紧扣着两国人民的心弦。印度国内民众为开头几天攻势所取得的所谓“胜利”而狂呼叫好,岂料几天之后,战局急剧逆转,进攻的印军遭受重创。尔后,东、西两线一直被中国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进攻的印度军队几乎被全歼,伤亡惨重;还丢失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及大量的作战物资,这大大缓解了中国军队的后勤运输困难。并且又将边界线恢复到两国传统习惯线,真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这大出印度国内民众的意料之外,也接受不了这令人难堪、伤心的事实。于是,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一方面把矛头直指印度军方、国防部,还有尼赫鲁总理,说军队无能,政府无能。另一方面把矛头对准中国,叫嚣要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要与中国展开全面决战。印度军方为推脱责任,转移民众视线,也明里暗里推波助浪,表示要与中国血战到底。但尼赫鲁总理似乎被中国强大的战力给打清醒了,暗中不由想到: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一一美国,连同16个帮凶国都给打败了,其军事力量比我们预测的要强大得多,若我国单独与其为敌,恐怕难以取胜,还是谨慎小心为妙。不过,让民众闹一闹,给中国施加些压力也好,为我们后续工作的开展捞取些利益……。尼赫鲁总理想到这里,心里宽慰了不少,因而也就对国内舆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为之,只要不超过底线就行。

    印度国内的情报很快反映到主席手里,边界战斗刚结束,而印度国内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呼声甚嚣尘上,确实令人有点忧心。主席将总理和我叫到菊香书屋,商讨对印度国内局势的看法和意见,以及边界战争结束后的善后工作。主席首先开口道:“目前印度国内的形势你们也已经清楚,我们教训了它一下,想不到它还挺猖狂的,有点纠缠不休的架式。”

    总理说:“照道理来说,印度比我国的基础还差,它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不过四、五年,有什么资格跟我们叫板。”

    主席解释说:“印度现在打着不结盟的牌子,又有英、美帝国主义在背后的支持,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地跟我们叫扳。”

    “那我们何不退让一步呢?朝鲜战争刚结束,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最紧要关头,如果再与印度发生大规模战争,后果堪忧。”总理耽心地说道。

    我一听急了,连忙说:“不可!绝不能再退让。有的国家贪得无厌,你今天给他一寸,他明天向你要一尺怎么办?正因为我们后世的退让,印度才占据了藏南这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大肆地进行移民,不过三、四十年时间,在藏南这块土地上印度移民达700多万,造成了即成事实。尔后,我们即使想收回这块土地,那难度该有多大?单是这几百万的平民问题就难以处理。再说后世因为印度占领了这片土地,使得我们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建世界最大水力发电站的希望落空,结果修建了长江三峡水电站。带来的后果实在令人十分堪忧,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受制于战争的威胁。所以说,我们即使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保住藏南这块土地。有了它,我们今后可以利用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和2230米的落差,只须横切大拐弯修建一条长40公里的引水隊道,就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4500万千瓦以上,是长江三峡电站的四倍,而投资却比三峡电站低得多,且又没有移民、生态、战争灾难这一类的问题,其价值远不是我们现在所能比拟的。因此,为了子孙后代,我建议对印度目前的态势静观待变,一方面积极稳妥地与印度进行沟通协商;另一方面做好迎战的准备,抓紧时间修好缅藏简易公路,只要后勤运输到位,印军绝不是我军的对手。”

    主席、总理听我这么一说,也宽心不少。随后,主席对我慎重地说道:“树相那!印度会跟我国进行全面战争吗?”我思考了一会回答说:“应该不会。印度刚建国不久,原为英国殖民地,工业、农业、国防、经济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后,亟需建设和发展,它也无力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我断定这只是印度的一种口头讹诈而已。”

    主席思考了一会,便果断地说:“恩来呀!我看外交部发表一个声明,就说我国宣布单方面停火撤军,撤至中印两国传统习惯线以北,希望能与印度方面进行协商谈判解决两国边界争端问题。另外,并宣布无条件释放印军战俘,归还其缴获的武器装备。这样,我们就可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印度若再发动战争,恐怕就不得不考虑它在国际社会上的舆论和影响。”

    “好!还是主席考虑得周全。同时,我也打算给尼赫鲁总理写封信,将我国对边界问题的观点、立场,以及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诚意告知于他,再看看他的反应。”总理回答道。

    主席大手一挥,拍板说:“目前就这样安排吧。树相那!军队那里要保持高度警惕。”

    “是!请主席放心。”我爽快地应道。说完,和总理一道离开了菊香书屋。

    第二天,外交部就展开了行动。总理也将自己亲自写的一封信由特使乔冠华转交给尼赫鲁。信中,周总理明确的表达了中国对边境问题的立场和看法,以及对尼赫鲁保持印度独立性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一针见血的指出:“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刚刚摆脱了殖民地的枷锁,希望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但是在此之前,殖民地的统治者们是不会那么心甘情愿的把统治权交还给我们的,比如原印度就分成了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如今又在和我国的西藏问题上,挑起了两国之争。所以,我建议阁下好好考虑一下,是为了殖民统治者的遗留问题,不惜和邻国发动战争,使得子孙后代在彼此不信任中对峙,还是放弃殖民统治阶级的思想,坚持阁下独立自主的主张,发展两国关系,让中印这两个世界上有着佛教共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联合起来呢?……”

    这时,尼赫鲁总理在国内也陷于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同中国开战嘛,从目前来看很难取得胜利。若被打败了;自己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总理的职务,甚至包括一生的荣耀。如果不打,国会那帮叫嚣战争的疯子恐怕也是不会同意的。现在收到中国总理的来信,尼赫鲁喜出望外,正好可以顺梯下楼。于是,他在国会上胡编了一些理由来说服那些好战分子,使得议员们终于同意采取和谈的方式来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从此,一场马拉松式的边界谈判延续了数十年,双方也慢慢适应并接受了以两国传统习惯线作为两国的国界线这一既成事实。

    回到军委后,我立即向西藏、新疆军区边防部队发出命令: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击退印军的入侵,确保国家领土寸土不失。然后,我一面关注着藏南的形势,一面安排在朝志愿军的撤军问题。一天,突然接到lie荣臻及钱学森部长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去观看我国第一枚*的发射试验,我满口答应了。

    两天后,我准时来到试验发射场。lie荣臻(任国防科技发展委员会主任)和钱学森等同志迎向前来,我热情地一一握手问候。寒喧了一阵之后,钱部长向我简单地介绍了这次运载火箭发射的情况,他说:这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地对地近程*,命名为东风一1型,射程为750公里,可携带核武器。我一听眼睛发亮,这可了不得哟。没想到近程战术*这么快就研制成功了,我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高兴地说:“辛苦了!钱部长。请代我向全体研制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钱部长谦虚地回应道:“陈总,您指挥部队在前线打得好!给我们后方工作的同志以极大的鼓舞,我们应该感谢您,感谢前线的战士们才对呀!”

    过了一会儿,试验开始了,火箭耸立起来,箭头直指蓝天,那个头显得威武雄壮。随着钱部长一声令下,发射进入倒计时:十、九、八……短短十秒钟,听得“轰然”一声巨响,火箭拔地而起,拖着一条长长的火焰,闪电般地刺向苍穹,向远方飞速而去,瞬时不见踪影。约过了十来分钟,靶场那边传来信息,*准确命中目标。顿时,发射场一片欢腾,专家、技术人员、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等高声欢呼起来,有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有的挥舞着手中的衣服、帽子,有的相互搂着、抱着、欢笑着,还有的将身边的有功人员抬起来,抛向空中……。我向聂主任、钱部长及主要研制人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几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试验结束后,我与聂主任、钱部长聊起了有关*和运载火箭的研究问题。我说道:“我们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才能护卫我国国防。目前我们已有一个好的开头,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美国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还要继续研制中远程*和洲际*,才能形成对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同时我们还要研制空中发射与水下发射的核*,这样才能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确保我国的核安全。”聂主任、钱部长听我这么一说,都感到十分惊震。这些连他们现在都还未想到,我怎么就知道了呢?他们疑惑地看着我,一时不知怎么开口。我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些东西美国、苏联目前正在研究之中。所谓空中核打击,就是利用远程战略轰炸机来发射核*,而水下核打击就是利用核潜艇从水下发射核*,这两者机动性强,隐蔽性好,不易遭敌核*的打击。”两人听我这么一说,方才释然。钱部长问道:“这些东西的研制,恐怕不那么容易吧?”我回答说:“那当然啰!这些都是现代最尖端的科技,没有十年八年是搞不出来的。我国的工业基础水平相差较大,起步晚,恐怕需要更多一点时间。不过,我们可以先进行理论上的研究,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能赶上美、苏两国。另外,我们可以先借鉴别人的一些经验;苏联正大力帮助我国搞建设,发展科技,我们应虚心地从老大哥那里学习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再加上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聂、钱二人听后,仿佛一身轻松了不少,高兴地笑了起来:“你这个主意不错。”

    接着,我又提出:“能否抽出部分力量,先研制我军目前亟需的防空*、空对空*及舰对舰*。”钱部长与聂主任对看了一眼,回答说:“目前人手很紧,资金和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实验设备都比较短缺。但我们可以抽出部分人员来先行研究,这样也可以相互促进。”我听了兴奋地说:“好!需要的资金及仪器设备等,你们立即造个计划,由我来想办法解决。”聂、钱二人听了双眼放光,连忙站起身,感激地说:“陈总!真是谢谢您了!”“谢什么!都是为了我国的国防事业。”我说完,三人都开心地大笑起来。

    回来后,我经过反复地思考,又将后世科技发展的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对比,认为我国应在一些新的科学领域里先行一步,这样才能尽快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实现《龙腾计划》。而且,我国目前的国力较后世同时期比增强了不少,有条件支持这么做。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向主席和总理作一汇报。

    三天后,主席通知我到他的菊香书屋去。我带着资料匆匆走进主席的客厅,总理已先行到达。我向主席、总理问好之后便开始汇报。我不徐不急地道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科学技术每10年就有一次大发展,1945年至1955年的第一个10年,是以原子能的利用为标志,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55年至1965年的第二个10年,是以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摆脱了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的进军;1965年至1975年的第三个10年,是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年至1985年的第四个10年,是以微处理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展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年至1995年的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信息革命的新纪元;到了21世纪初,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应用的时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万亿次以上,并行处理、多媒体、软件和网络技术与程控交换机,大容量光纤、卫星通信、宽带网络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构成了观代社会的神经系统,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生存’新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揭示了生命奥秘的神秘面纱,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克隆技术、基因复制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等。还有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的兴起,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系列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既然知道了科技发展的方向与脉络,是否可以预先选择一些新的科学领域,先于它国进行研究,以抢占未来科技的制高点。当然,我们不能脱离现实来空想。我是说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展开的研究。”

    主席和总理听我说了这一大通,脑子也有点短路了,那些从未出现过的科技术语,恐怕连现代最尖端的科学家都理解不了。不过,我表达的主要意思,他们都很清楚。

    好一会,总理开口说:“你的意思是增加一些新科学领域里的研究项目,那么,就必须有相应这方面的人才、还有资金、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我看得对现有的科研项目进行些调整才行那。”

    “还没那么简单,关键是确定增加哪些新科学技术领域里的项目,这恐怕还得找部分了解这些领域里的专家来研究。”主席插言说。

    “主席英明,我的意思也是由专家先选定一些新的项目来研究,至于其它的项目可以逐步来实施,在我们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将时间往前赶。当然,这需要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资。”我赞同道。

    总理接言说:“资金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海外商业集团今年能向国内提供30亿美元以上的建设资金,这些都是隐性收入,我们一般都用来增加军费、科研投入或留作救灾应急使用。至于人才方面,各个大学都要组建相应的科研机构,担任科研任务,使教学科究结合起来。另外,各大学还得增开一些新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相关课程,为今后的科研培养人才。如果没有这方面专业的,我们可以派人到国外去留学,回来后再自己搞。”

    “嗯!恩来考虑得比较全面。我看还得与生产单位挂钩,这样就将教学、科研、生产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具有理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更适用。”主席补充说。

    我听了也高兴地说道:“还是主席、总理站得高,看得远。后世在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死读书,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与外国的学生一比,在实践操作方面就差远了,缺乏创造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现在从入学开始就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多实践,搞些小制作、小发明,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创造创新能力。”

    “恩来呀!刚才树相说的很有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包括这些内容。我看这几天,找些专家研究一下树相前面所提的建议,尽快搞出一个计划,投入实施。”主席最后拍板说。

    总理和我从主席家出来后,又详细地商讨了一阵。没过几天,总理秘密召集了国内三、四十名一流专家、学者,就我提出的建议进行研讨。会议内容按国家sss级保密条例执行,我到会就我所知有关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会议进行了四天,最后确定了第一批投入研究的科研项目,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基因技术、新材料技术、原子能的利用、航天航空等十几个项目。

    落实了这一重要任务,我心里轻松了不少,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军队的有关工作。

    几个月后,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央五大书记全体出席了会议。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第一次在会议上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并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重要报刋纷纷在头版头条进行登载,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重要社论:《向科学进军》。文中号召全国人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工作劳动中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研发新的品种和新的产品,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于是,全国各行各业迅速掀起一个学文化、学技术、搞革新、搞发明的新*,而且这个*长久不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