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
字体: 16 + -

第113章:振兴东北(二)

    八月二十日,我们顺利地结束了访问,秘密回国。周副主席等人高兴地回西柏坡向主席汇报去了。我和陈云同志,吴厅长、汪仁聪等人返回沈阳,受到了东北局及第五野战军总部领导的欢迎。这一次可说是满载而归,对于恢复和发展东北的工业,加快整个东北的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说后世我国建成整个东北的工业体系(包括重工业),靠的是前苏联贷给我们的约三亿多美圆的无息贷款,今天苏联己贷给我们两亿美圆,加上前期我们已投入的一个多亿美圆,还有我们这次在辽沈战役中缴获的一亿三千万美圆,海外商业集团也为东北的建没,花费了一亿多的美圆购买了大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实险仪器,生产流水线及优质原材料等。这样算起来,投入建设的资金近六亿美圆,那么整个东北的工业体系规模将更为扩大,更完整,基础也会更牢固,用不了三年,那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效果比后世会更好,更惊人。想到这里,我心里异常兴奋,离我心中理想的目标又接近了一步。主席和中央将东北这付重担既然交给了我,那我就尽全力将这付担子挑起来,使主席和中央放心!我算了算时间,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援助经紧急抢运,也还需两个多月才能到位,但这并不影响第五野战军的训练。那么,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将东北的经济工作及工业的整体布局详细了解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将整个东北的经济建设往前大大推进一步。

    于是,我决定先到农业部门详细了解一下今年粮食生产的情况。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负责粮食与东北农业生产的张秀山同志高兴地告诉我说:“今年的夏粮己获得丰收,全区增产5.27亿斤,秋粮长势也非常好,估计今年全年粮食总产会增加14、5亿斤左右。其它的如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也是大面积增产。”

    我听了自然是心花怒放,高兴说:“好!解决了老百姓吃饭穿衣的问题,我就放了心。公粮交得怎么样?”

    “现在老百姓交公粮勇跃得很,听说要支援华北前线,有些老百姓已将全年的公粮都交齐了。”张秀山有些自豪地说。

    “秀山同志,运往前线的粮食当然要抓紧。但老百姓的生活也要关心。要爱护老百姓的积极性。另外,我发现我们整个东北地区粮食的单位产量比较低,是否可以帮助农民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采取深耕细作,合理密植,加强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科学种植的方法,这样可以大面积提高单位产量。想想看,如果每亩地多打两三百斤粮食,那我们的粮食还吃得完吗?我看这件事,你是否先组织几个农业、生物专家商讨一下,可行的话,在小范围内搞几个试点,效果好了,再进行推广。你看怎么样?”我用商讨的口气说

    张秀山一听,心里发亮,赞赏道:“陈书记,想不到您对农业这么熟悉,这个主意好,我立即组织一套人马,按您说的办,先搞个小试点,搞好了再向您汇报。”

    我很欣赏秀山同志这种雷雳风行的作风,便提醒他说:“搞科学种田,性急不得,有些还得需要时间慢慢探索、不断试验,才能成功,千万不要蛮干。要多听专家和老农的意见。”

    “行!我一定多听专家和老农们的意见!”张秀山爽快地回答。

    我听张秀山这样说,也就放了心。农业是基础,只要把农业搞上来了,有饭吃,有衣穿,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发展工业。说到工业,东北工业的基础还是不错的,这与小鬼子在此发展了十几年也有一定的关系,带来了现代工业的先进技术和基础,发展了不少现代化的重工业。再加之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虽然掠走了一定的财富,但没有象后世那样将工厂的机器设备破坏运走(这缘由于我党事先与苏共中央的交涉),基本上将东北的工业完整地交给了我军。这样,使我党在东北能尽快站稳脚跟,既能迅速恢复生产,又节约了不少重建经费。如今广大工人翻身获得解放,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生产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再加之目前资金充足,机器设备得到更新改造,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之后,工业发展的势头良好,呈现出一日千里的景象。就是私人厂矿企业,在缓和和改善业主与工人的关系之后,生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在听取了li富春、w克诚等同志的全面汇报后,特地指出了要注意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给他们以宽松环境和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多投资,给他们以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切实关心私营企业工厂的工人或员工的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绝不允许侮辱或虐待工人,员工的事件发生。

    随后,我们就东北工业的整体布局(特别是重工业)进行认真地研讨。由于现在情况与后世相比已发生了较大改变,如松辽油田(即后来的大庆油田)的蓬勃兴起,目前年产量约200万吨,我们决定在此建立一座石油城,将采油、炼油,石化生产连成一体。使之三年内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年产量将达到一千万吨。还有长春汽车厂也提前在进行建没,预计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将于今年年底试制成功。初步规划三年内使该厂达到年产10万辆的规模,品种达十二个。除此之外,我们较后世还多建了二十多个大中型工厂(其中包括几个军工厂)。所以,尽管建设的资金增加了近一倍,但建设的项目也增加了不少,同时与之密切相关的能源一一电、煤供应和交通运输也需要解决。这样一来,资金还显得十分紧张。马上还得建两座大型水力发电厂和一个火力发电厂,才能保证新厂矿企业的电力供应……。想到这些,我就头大如斗。开会研究作出规划之后,便将那些烦心刺手的事丢给了各部门去具体解决。我自己则带着几个人,轻车从简到几个大型企业去实地调究考察一下。

    第一站就是“钢都”。这是我后世的一个梦想,“钢都”这个曾创造了新中国三十年辉煌的名字,从小就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路风尘赴赴地赶往鞍钢,刚到厂门口,就看见几个人早已在大门旁等候,我下车一看原来是鞍山市委书记杨春茂、市长刘云鹏,还有一位我不认识。杨书记、刘市长急忙迎上来握手问好之后,杨书记拉着身边的这位向我介绍说:“陈书记,这位是鞍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计明达同志。”计明达是知识分子出身,见到我有点拘谨。我便上前紧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道:“计明达同志,你可是我们的专家,鞍钢我可就交给你们了。将来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靠你们这些专家、科学家来建功立业;社会主义大厦,也要由你们出大力来建造。”计明达被我亲切随和的话语和态度所感染,也渐渐放开了。他神态恭敬地回答:“陈书记,您太过奖了,我一定会尽心努力。”

    我笑着说:“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走!带我去厂里转转。”于是,我们一行七八个人沿着厂里大道一边走一边看:整个鞍钢都是一片繁忙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人们穿梭往来,挑砖扛料,工地上的很多工人都是光着膀子在干活,汗水沿着脊背直往下趟。还有几个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图纸的人在指指点点,神态是那么专注。我们穿行其间,没引起他人的任何观注。我为他们这种冲天的劳动干劲和专心致至的工作态度所感动。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炼钢炉前,正巧碰到出炉,铁水奔流、钢花飞溅,我们离炉门还有一段距离,就感觉到热气迎面扑来,令人难受。工人们冒着高温,努力奋战,手中的工具在不断地挥动,一身衣服全被汗水湿透。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我对身边的三人说道:“工人们这么辛苦,你们要想办法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尽量搞好生活。”三人都表示尽可能的为工人们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

    来到厂务办公室,计明达同志向我介绍了鞍钢的详细情况。他说:鞍山钢铁厂自四七年十二月解放后,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根据生产和工作需要,建立了组织机构,下设5处、10部、29个厂矿。此外还设置了职工医院、工业学校等。当时,公司共有职工10512人,其中职员486人,技术人员418人,工人9608人。四八年元月,鞍钢开始了全面修复工作。为了解决设备紧缺问题,鞍山市发动了全市人民献器材活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献交器材1123种21万件,从而解决了部分鞍钢修复设备急需之用。东北局又从苏联和海外购回了大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各种修复机械,还从其他地方调来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2000多名,加快了鞍钢的修复工作。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完成全部修复。当时一位被留用的日本冶炼专家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可以说,我们是创造了人间奇迹。四八年五月一日,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原有的几座高炉全部点火开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产量和质量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公司正组织力量修建具有现代化一流水平的七号、八号炼钢平炉,以及大型轧钢、无缝钢管、炼铁高炉三大工程。从东北军区转来12000官兵和逐渐到来的另一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都投入到鞍钢建设之中,现在我们鞍钢的全体干群有一个共同心愿,那就是要在明年拿下200万吨的钢产量,150万吨钢材,250万吨生铁产量。争取三年内年钢产量达到500万吨。

    我听后赞赏道:“好!搞工业和打仗一样,也要有一股子勇气和干劲,要敢于向困难挑战!要大胆改革和创新。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才能大干快上!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蛮干,要讲究科学,要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之后,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大胆施为。”三人所后,点头称是,精神特别亢奋。

    离开“钢都”后,我又马不停蹄地视察了抚顺煤矿、长春汽车制造厂等几个大型企业。回来后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总结,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文字下发到厂矿企业,一体遵行。

    这一忙乎,两个多月眨眼就过去了。时令己进入初冬,北方已开始飘雪了。我猛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在后世抗美援朝战争的初期,志愿军因缺少保暖的冬衣和鞋袜,结果冻死冻伤减员的比战斗伤亡的人数还多;还有志愿军因美军的封锁后勤跟不上,前方的指战员只能和雪咽着炒米,有的甚至连炒米都吃不上,那些凄惨的情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能!绝不能让这种现象再出现。于是,我立即找来留学归来的化工专家候德榜、范旭东等人,给他们说明了原因,要求他们尽快研究出一种压缩饼干,和一套轻便保暖的冬服,投入生产。候德榜、范旭东等几位专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争取在三、五月个内研究出来。我听他们这一说,顿时松了一口气。又找来了后勤部长杨太清和工程旅旅长,将建造厂房和仓库的事交给了他两,限定五个月内完成。然后又给在香港的瑛儿发出急电,买一批制作冬服和制作压缩饼干的流水生产线回来。将这些事情安排清楚,我才放下心来。

    各位读者:因有要事公干,需暂停两天,望多海涵。谢谢!作者: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