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南北之论战(二)

    越深入草地中心,困难越大。这里根本没有路,看不到地面,只能踩着草茎和长年累月腐草结成的草兜前进。那些草兜软绵绵的,一脚踏上去,至少陷进半尺,水便淹到膝盖。许多人的草鞋给泥沾去了,只好赤着脚,泡在水里前行。可恶的是草地上的水,因长期浸泡着陈年腐草和有害植物,水中含毒,脚上要是被划破了,给这毒水一泡,就会红肿、溃烂;要是人喝了就会肚子发胀,甚至中毒而死。因此,过草地前中革军委特地下了一道命令:不准饮用草窝里的水,只准饮用河水或雨水,避免了不少战士中毒或死亡。最为困难的是晚上宿营,很难找到一块干爽的地方,地下往往是湿漉漉的草地,有的还存有积水,官兵们只好把油布铺在地上,几个人挤在一堆背靠背地捱过一晚。好在衣服、粮食事先准备充分,极大地减少了部队的伤亡。

    经过七天七夜泥里水里的艰苦行军,左路纵队笫一梯队一军团、九军团及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终于较顺利地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部队还来不及喘口气,恢复疲劳,就接到军委命令,配合右路军三军团、近卫师,攻占班佑、巴西、包座等战略要点,扫除北上通道的障碍。

    此时,右路军的前锋三军团和我师主力亦到达包座一线。而据守在这一带的敌军是廖昂的西北补充旅和张莱孝的第二支队及土司番兵。敌军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和碉堡,妄图据险固守,堵住红军北上通道。另外,伍诚仁的四十九师一万二千余人正风风火火向包座赶来。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一军团、九军团、八十八师分别攻占班佑、巴西、阿西等地,三军团负责攻占上包座和下包座,我师则负责打援,歼灭敌援军四十九师。

    刚走出草地的一军团、九军团和八十八师在li彪、lie荣臻的指挥下,不顾极度疲惫,以突然的动作,扑向守卫班佑的胡宗南部第二支队及千余若尔盖士兵。敌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会从危险万分的草地中钻出来,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在我军优势兵力、火力的迅猛打击下,敌军全面崩溃,争相逃窜。敌军第二支队长张莱孝急电胡宗南派兵增援。li彪、lie荣臻指挥部队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并分兵包围了巴西、阿西等敌军据点;然后从容休整,待命攻击。

    而在此时,右路军三军团在pon德怀军团长的指挥下,以第四师和军团炮兵营包围攻击包座南面的大戒寺,以第五师和我师支援的一个山炮连包围并攻击包座北面约十公里的求吉寺。这样以来,廖昂的西北补充旅的三个团及张莱孝第二支队残部,被我军左、右两路军先头部队分割包围在各个孤立的据点里,在劫难逃了。我师则位于包座西北地区,相机歼灭增援之敌。五军团护卫中央纵队驻守包座,并为全军预备队。四方面军第四军和三十军则固守松潘一带,阻击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和汤恩伯部的追击。

    八月二日黄昏,夕阳的余辉映照着包座河两岸的群山,呼啸了一天的西北风突然停歇了。三军团在夜幕的掩护下对大戒寺被围之敌发起佯攻,第四师的十团从大戒寺前面的一片原始森林里冲出来,攻击敌军在大戒寺前面修建的外围阵地;十一团、十二团从左、右两侧配合进攻,守卫在这里的是廖昂补充旅的一个主力团。敌军凭借坚固的碉堡和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猛烈的枪炮声震撼山谷,寂静的群山亦颤抖起来。炮弹爆炸的火光不断跃上森林的上空,形成一个个暗红色的火球,炫目的弹道穿梭如织,数千官兵的呐喊声如沉雷滚过,经久不息,声势十分浩大。防守在外围工事的敌军一个营,在四师三支部队的夹攻下,敌营长见势不妙,便领着十几名亲信先行逃走,余敌亦慌忙放弃外围工事,龟缩于大戒寺内,一面凭借高墙深院进行顽抗,一面不断地向胡宗南和敌49师求援。我军之目的就是以大戒寺之敌作诱饵,钓伍诚仁这条大鱼。

    我接到打敌援军的任务后,便率领旅、团指挥员对敌增援部队的必经之路进行详细勘察,这一带均为群山密林,一条约四米多宽的山道在山谷中蜿蜒廷伸,地形有利于伏击,也便于敌军逃窜。我选择好伏击地域,并作了精心布署,决心全歼敌援军于此地。

    伍诚仁,这位满脸胳腮胡子的将军,与xu向前和胡宗南都是黄埔第一期的同学。自从与红军交战以来还没吃过大亏,因此,气焰十分嚣张。他接到蒋委员长与胡宗南的命令,便率部星夜驰援包座。由于山路崎岖难行,部队行进速度并不很快,这使急欲立功的伍诚仁心急如焚,火冒三丈。他不断地挥着马鞭,督促部队加速前进。午夜后,夜色更加深沉,视线越来越模糊,逐渐看不清地面了。伍诚仁命令全师点燃火把继续前进,刹那间,一条巨大的火龙朝西北方向急速游去。这时,他已隐约听到包座方向传来的枪炮声,而告急电每隔半小时就有一份传来,坐镇平武的胡宗南亦频催“火速驰援”。于是,他命令先头部队291团丢掉一切辎重,轻装前进。

    我在师指挥所得悉敌49师先头部队291团中午时分可抵达包座,而其主力约下午三时才能到达。我命令一旅102团对敌291团采取节节阻击,迟滞敌军的推进,诱其敌49师主力尽快进入我师伏击圈。

    三日上午十时许,我师102团与敌先头部队291团接火了,102团利用有利地形阻挡着291团的猖狂进攻。为了避免暴露我师的作战意图,吓跑敌人;102团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火力,迫击炮也只用了两三门,却摆出一付拼死抵抗的架式,与进攻之敌激烈拼杀,紧紧粘住敌人。伍诚仁接到先头部队291团的报告:说在包座附近遭到*的顽强阻击,我团正集中兵力,将*打得节节败退。伍诚仁接到报告,便登上路边一座较高的山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战场,发现291团在优势火力掩护下逐个争夺制高点,*抵抗相当顽强,双方战斗异常激烈。伍诚仁判断出这绝不是*抛出的诱饵,而是*正在顽强阻援,以利主力围歼困守大戒寺的守敌。于是命令师主力快速跟进,支援291团迅速击垮*阻援部队,以解大戒寺守敌之困。原来,伍诚仁虽然狂妄,但作战还是十分小心、狡猾的。他担心自己遭到*伏击,故派291团先行探道,主力在后远远跟着;以为这样,就不会吃亏了。结果,还是落入我军精心的算计之中。

    下午二时,敌49师提前进入了我师预设的伏击地域,我果断下令发起总攻。顿时,几公里长的山道上,枪声、炮声及*的爆炸声响成一片,弹雨纷飞,硝烟弥漫。我师官兵跟随飘扬的战旗,从山谷两侧的密林里、草丛中、山坡上纷纷跃出,三人一组,奋勇扑向山道上被打懵了的敌军。敌49师被我军拦腰斩成几截,分割包围起来;敌指挥系统完全被打乱,师长伍诚仁亦被我师狙击手击成重伤,一时群龙无首,只好各自为战,短时间内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担任拦头任务的也是担任阻援诱敌的102团,先前由于诱敌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与战力,被敌人追着打,憋了一肚子气,弄得非常不痛快。总攻号令一响,102团的官兵憋着的劲一下子迸发了出来,象吃了兴奋剂似的,不可遏止。迫击炮、轻重机枪、各种自动火器统统端了出来,向敌军猛烈的发泄。那场景象变个样儿似的,火力增强了好几倍,官兵们更是勇不可挡,敌291团一下被打得竟毫无还手之力,仓惶返身败逃,102团乘胜猛追,直杀得敌291团丢盔失甲,尸横遍野,跪地求饶。

    与此同时,三军团对大戒寺、求吉寺的总攻亦开始了。由于战前周密的侦察,敌军修筑的碉堡、暗堡、工事等都一清二楚地标在我军的作战地图上。炮兵早已瞄准目标,只等攻击命令下达。先前因钓敌49师前来增援,故在扫清外围的战斗中,未大量使用炮火和山炮攻击。一是避免吓跑敌援军,二是为达到出其不意之目的。现在正是大展神威的时候了。进攻大戒寺的是三军团四师,攻击一开始,八门山炮和二十余门迫击炮同时怒吼,猛烈的炮火准确地摧毁敌炮兵阵地、碉堡、工事等。经过约十分钟的炮击,敌军的碉堡、工事几乎夷为平地,寺庙高大厚实的院墙也倒塌了一截,在迫击炮及轻重机枪的掩护下,伴随震天动地的口号声,四师的几支突击队已分别杀入寺内,随后大部队也一涌而入,展开逐屋的争夺战。不过,敌军的士气已经瓦解,除了战死的,大部分选择了投降,负隅顽抗的只得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

    我师的伏击战也打得非常漂亮,官兵们经历多次血战的训练,各种战术的运用得心应手,实战经验极为丰富,仗越打越精,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尽管49师是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装备好,战斗力强,但仍挡不住我师的猛烈进攻。我师凭借优势的兵力、火力,不急不躁,打得很有章法,将包围的敌人一块块吃掉。对那些拼死顽抗的反动军官,我师狙击手一一点名加以清除,对敌军的凶猛地反扑,我师则以炽热的火力予以消灭;彻底摧毁敌军的抵抗意志。说句实在话,敌49师的战斗意志确实比较顽强,敌军293团的团长和副团长被我师一部包围后,无论如何也不肯投降,当我师战士上前欲活捉他们时,这个团长和副团长竟抱在一起,跳进波涛汹涌的包座河淹死。可见,蒋介石的洗脑教育还是有点成效的。激战到黄昏,落下惟幕。敌49师被全歼,大部战死,被俘5000佘人,包括师长伍诚仁。我师缴获了全部的武器装备、弹药及各种作战物资。我师亦伤亡千余人。

    可就在红军各部与国民党军各部酣战之时,张国焘与中央的电报官司也打得如火如荼。原因是朱老总、张国焘、liu伯承率领左路军大部从阿坝出发,进入草地没两天张国焘就变了卦,他给中央来电说:因噶曲河涨水,无法徒涉和架桥,而部队存粮又只有三天,茫茫草地,前进不能,要退回阿坝。其实张国焘的两条理由根本不能成立。虽因下了一场雨,噶曲河的确涨了水,但涨水并不大,当时与张国焘同行的朱老总就派自己的警卫员骑马过河进行探测,结果水深只及马肚子,河宽不过100米,徒涉是完全可以的。况且左路军还有一个100多人的造船队,制造简便渡河工具,也应无多大问题。二是所谓粮食缺乏问题。然阿坝那一带,粮食较毛儿盖地区要好得多,张国焘自己还在电报中提到“阿坝甚好”,似乎颇有留恋之意。并且,中央在给左路军北上穿越草地的命令中特别要求,每人必须携带十天以上的粮食。从毛儿盖出发的左路军第一梯队,每人都能筹集十天粮食,从而较顺利地走出草地。而阿坝的粮食应优于毛儿盖,照道理说,粮食应不成问题。何况,中央还答应派部队携带粮食去接应他们;可张国焘就是按兵不动。说穿了,他是在找借口与中央北上方针相抗衡,重弹南下老调。

    中央接张国焘电后,多次电示张国焘北上。张国焘竟无视中央的再三劝告,致电中革军委,颃固坚持南下主张。双方电报往来如梭,“南下”、“北上”之争,更趋白炽化。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个人野心疯狂膨胀,被权欲蒙蔽了心智,竟以个人对抗组织,公然推翻中央政治局集体决议;公然违反“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主席和中央政冶局的同志对其反复耐心地做工作,劝其回心转意,共同北进。但张国焘对此置若罔闻,仍一意孤行。更令人气愤的是,他背着中央密电前敌总政委陈昌浩,要他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党分裂红军。对此,主席虽早有预感,但也没料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急。中央政冶局又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让四方面军总指挥xu向前和总政委陈昌浩出面,试图劝说张国焘放弃南下,避免党和红军的分裂。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主席和中央领导已知张国焘铁了心,事情的发生已无可挽回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随他去吧!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为避免发生不可预测的“矛盾”,主席当机立断,建议中央率中央纵队、红军大学及一方面军各部立即北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

    离别时,主席对四方面军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志们,中央的北上方针是正确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边敌人的力量很强大,你们去天全、芦山建立根据地是非常困难的。我相信,不出一年,你们一定会北上。我们在前面走,给你们开路,欢迎你们从后面跟上来。”

    几乎所有的当事人在后来的回忆中都记述了主席说的这一段话。事实证明:主席的话具有惊人的预见性一一红四方面军北上恰好是在一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