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战专家
字体: 16 + -

第216章 南部激战

    第216章 南部激战

    李遂收到了阿拉宾达的电报后,立即发电报给巴鲁阿,询问敌人最近有没有大的兵力调动。他又让塔丽询问阿迪山外围的情报人员,看敌人一营是否已经西调。

    巴鲁阿接到李遂的电报,立即想起了情报部人员发现约有五个连的印军军车开往南部的事。他当即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遂。几乎在同时,阿迪山外围的情报系统传来消息,敌人一营的a连收缩到b连的驻地,e连收缩到d连的驻地。五个连猬集在一起,好像如临大敌,加强了各个庄园的防守。

    李遂综合判断,敌人这次一定是在哪里调集了新的部队来袭击三旅。如果敌人击溃了三旅,就会将这些部队集中到阿迪山周围,对解放军进行各个击破!李遂觉得问题很大,他需要三旅保存实力,能牵制部分敌人,以减轻阿迪山的压力,同时,彻底打破敌人各个击破的企图!这样,三旅就不能跟敌人硬拼。他立即发电报给阿拉宾达,要求他立即想办法撤退,收拢部队,保存实力,以便在紧要关头支援阿迪山的战斗。

    李遂也通知一旅做好战斗准备,命令二旅将警戒级别提高到临战级。一切安排完了以后,他在司令部里思考,怎么应对敌人对阿迪山的围攻!

    阿拉宾达收到李遂的电报时,三旅正跟敌人二营处于胶着状态,三旅凭借着地形熟悉,又有强大的炮火支援,在第一阵被敌人打蒙了醒过来后,抵抗眼前的敌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阿拉宾达在得知二营的两个连已经被击溃,他判断敌人攻击二营的部队不久将回过头来袭击一营,这样,自己就处于寡不敌众的状态。正好,这时李遂命令三旅要保存实力。他立即安排部队向南进行撤离。

    敌人的兵力本身就不足,加上三旅一营的部队早就有撤退的预案,在安排少数兵力对敌进行阻击后,三旅一营的主力很快就撤出了战斗,退到南边的山里。

    阿拉宾达呼叫二营的两个连,得知两个连只剩下一百多人,根据李遂的指示,阿拉宾达立即命令二营的两个连合并成一个连;自己这边也把非战斗部队的人员整编进去,把三个步兵连紧急整补满员。准备接受纵队司令部的新的命令。这时,天已经大亮了。

    后卫部队呼叫,说敌人已经追上来了。阿拉宾达立即命令部队继续向南转移。

    向南走了五公里,但后面仍然没有出现激烈的枪炮声。阿拉宾达感到有点不对劲!他对朱仁华说:“朱政委,敌人就这样跟着我们,也不进行攻击,这是什么意思啊?”

    朱仁华在老侦察连虽然只是个班长,但经历过部队的电影、过去的战例教育和熏陶,游击战的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他思考了一下,说:“很可能敌人在前面有部队在拦截。后面的敌人是在等待前面的枪声。”

    阿拉宾达听到朱仁华这样说,心里一惊!说:“你判断的没错!敌人攻击二营的部队至少有四个连,击溃二营的部队已经二个多小时了。这时,很可能正在向我们的前面*,想拦住我们的去路。再前后夹击。哼哼!想的挺美的!”

    朱仁华点点头,说:“你判断的应该是准确的!”

    阿拉宾达立即呼叫寒霜,说:“寒霜,现在我任命你为二营营长,你将一连收拢过来,立即对二连进行整补;然后,迅速向我靠拢。听到枪声后,从敌人背后袭击。不要顾忌伤亡,要狠狠地打!为兄弟们报仇!”

    寒霜听到自己打了败仗还升任营长,并且要将一连的部队整补到二连中,心里对阿拉宾达感激万分,要不是隔得远,他甚至想抱着阿拉宾达亲一口,立即回答:“是!将一连的部队整补到二连来,向旅部靠拢!”

    阿拉宾达知道需要给寒霜一点时间,寒霜的部队离这里还有七八公里,加上整编的时间,要投入战斗的话,至少需要两小时。他一方面向前方派出几组侦察人员,另外命令前锋三连和二连向两厢撤离,断后的一连和炮兵连、旅部继续向南撤退,不过,撤退的速度减缓了许多。

    半个小时后,前方的侦察兵返回了消息,敌人约两个连已经快速地抵达了前面的山脊上,正在布置对中路部队的阻击。阿拉宾达立即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立即呼叫二、三连从侧翼袭击在背后追击的敌人。命令一连返身向背后的敌人发动佯攻。

    炮兵连配合一连向敌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尽管敌人有所准备,还是没有想到解放军的反击会有这么猛烈的火力,一时间有点混乱。这时,二、三连从敌人侧后又发动了突然的袭击,顿时,敌人追击的三个连的部队一下子被打懵了。立即混乱地向后撤退。

    阿拉宾达命令一连象征性地追击敌人,命令二三连回收向南展开攻击队形。命令炮兵将最后的炮弹都倾泻到对面山上敌人的阻击阵地上。

    炮弹不断地在山上的敌人阵地上爆炸。敌人k、m因为需要穿插,就没有带上炮兵连,在山头上,连个简易防御工事都没有,面对猛烈的炮火,敌人两个连损失惨重。

    这时,二、三连也展开了佯攻,敌人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北面,哪知道刚刚被他们击溃的寒霜连从背后摸了上来,在两边夹击之下,敌人k、m两个连拼死抵抗。几乎在同时,刚刚退却下去的敌人二营的h、i、j三个连也从一营的背后压了过来。

    阿拉宾达看到无法将对面的敌人击溃,现在,自己反而成了夹心饼干,他知道这时候不能跟敌人硬拼,遂即命令一营的部队向东转移。

    因敌人k、m两个连受到背后寒霜连的牵制,又伤亡较大。根本无力阻挡一营向东撤退。这样,半个小时后,三旅旅部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双方的部队遂脱离了接触。南部山区的战斗到此结束。

    三旅伤亡了两个连,损失人数在三百人以上。亨利的部队也损失近三百人。但亨利带着补充人员,在几小时后,这些部队又恢复了战斗力。而三旅的部队只能凑齐三个步兵连了,战斗力下降了近一半。

    亨利原来计划调动一营的部分部队将三旅一网打尽的。这个计划上报给罗兹时,被罗兹否决了。罗兹说:“敌人三旅在南部山区,那里又不是太险峻,还有‘表哥’做内线,根本不足为患。这次只要将敌人三旅击溃,失去战斗力,无法增援阿迪山作战就行了。如果要全歼敌人,说不定就会将‘表哥’误伤,即使他生存下来了,三旅的老兵少了,‘表哥’就没有掩护了,再要活动,就会被敌人情报机构发现。这是得不偿失的!等将阿迪山和阿鲁恰尔山区的敌人都消灭后,我想,到时候‘表哥’应该有带领三旅的残余部队投降的可能,那样,对我们不是更有利吗?”

    亨利看到罗兹这么有信心,知道自己跟他思考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他从内心里佩服这个警察局长,他一向自视很高,但在罗兹面前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他一个立正,说:“是!谨听恩师安排!”

    这样,这次南部山区的作战,亨利的部队已经完全达到了战役目的。在阿拉宾达的三旅脱离战斗后,亨利命令部队停止了追击,立即收拢部队,进行快速整补,然后乘坐卡车开赴阿迪山方向作战。

    在南部山区战斗打响以后,亨利就命令一营的五个连奔赴阿迪山的西山口,封锁住了阿迪山向西边的出口。当天深夜,亨利的三营配属二营的j连封锁住了北山口,亨利又命令二营的h、i两个连飞赴阿迪山的东北山口,将阿迪山仅有的三个山口全部封闭住了。这次,亨利企图以三个营的兵力,配属重炮部队,将阿迪山的解放军一举歼灭。

    阿迪山处在印缅边境附近,除了在西、北、东北三个山口外,在南边虽然不像西北两面是险峻的高山,却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并且接壤缅甸,印度的部队根本无法进入,更不用说展开了。这样,阿迪山内的解放军只要守住了这三个山口,敌人根本无法进入到山里。

    在前段时间,李遂根据阿迪山各个山口的具体情况,制作了三个山口的防御方案,利用阿迪山内巨量的原木构筑了大量的地堡,这些地堡都可以抵御敌人重炮的直接命中。并且挖了很多交通壕沟,将各个地堡串联起来。在各个山口的斜面上,修筑了三道地堡防线,每个防线内放置了一个排,加上山上的迫击炮火支援,敌人要像通过这三道防线,肯定是需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在山口内,又根据大山两边的斜面对着山内道路构筑了二层防御工事,即使敌人突破了山口的防线,进入山口内,也会寸步难行。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重大的代价!

    三个山口中,只有西山口外是平原地区,便于敌人大规模集结、攻击。李遂将最熟悉山内情况的二旅三营布置在西山口,副旅长兼三营长道亨将三连布置在山口上,将二连布置在山口内的斜面上。将最精锐的一连留作预备队,或者阻击突破两道山口的敌人,或者追击那些败退的敌人。

    北山口外是丘陵地带,虽然也可以用兵,但通往山口的道路狭窄、崎岖,不利于大部队作战。李遂安排贡布平措的二营据守,贡布也跟道亨差不多,用最精锐的一连作为预备队,二、三连作为第一、二线的守备。

    东北山口外是山区,不利于用兵。敌人从这个山口攻击的可能性是最小,李遂将整个阿萨姆解放军最精锐的一营布置在这个山口,主要是作为整个阿迪山的预备队。另外,关键的时候,一营还要跳出山外,对敌人进行袭扰。

    这次,在接到阿拉宾达的报告以及各地的情报后,李遂判断敌人会马上来攻击阿迪山,为了保证部队在山外灵活攻击敌人,李遂当即命令李卓汉带领一连骑马从东北山口向北前进,躲避敌人来封锁山口的部队,埋伏在阿迪山以北的一个山凹里。

    李遂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只等亨利放马过来,双方在阿迪山做一次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