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战专家
字体: 16 + -

第076章 再次西征

    第076章 再次西征

    林加加收到李遂的电报后,马上就召集魏德亮来开会,魏德亮一看电报,心里那个喜呀简直没法说。为啥?来这里已经几个月了,一仗也没捞着打,心里早痒着呢!这次司令出征达兰萨拉,二连有没捞着,还是那个死对头李卓汉抢到手了,不过,谁叫自己是二连呢?排名本身就排在别人后面,怎么能抢得过他?

    现在,好了,你个李卓汉,现在去木斯塘地区跟那些卫教军干仗,你总没有办法跟我抢了吧?他看到副政委还在看他,就连忙说:“这电报上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这卫教军战斗力极差,只要带上十来个人,穿着藏族的服装去就搞定了。还犹豫啥呀?”

    林加加听了后,用手指指魏德亮,说:“老魏呀,你平时总说李遂偏心眼,说他对一连好,对你们连不重视。你能怪谁呀?你在这封电报里就没有看出点别的什么吗?”

    经林加加这么一说,魏德亮用手抓抓脑袋,再将电报拿起来仔细看,便对着林加加傻笑,说:“呵呵,我只看到这卫教军战斗力不行,还没看到下面还有呢。副政委,你说这么多枪支弹药、军用物资怎么才能运回来呀?”他倒好,问起副政委了。

    林加加站了起来,背着手转了一圈,说:“我已经给巴鲁阿发电报了,让他请刀书记到迪斯布尔来一趟,等接到回电后,我俩就出发,跟刀松海、巴鲁阿同志在迪斯布尔见一面,具体商讨。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这俘虏怎么办?二,这物资怎么运回来?你也动动脑筋,不要到了开会的时候又是一言不发。”

    “是!”魏德亮站的笔直,昂首挺胸。

    两天后,林加加、魏德亮在一个当地战士的带领下,来到迪斯布尔,跟巴鲁阿接上了头。不久,刀松海也到了。四名特委委员在一起秘密开会。林加加将李遂的电报向大家汇报后,又简单地汇报了行动方案,然后说:“既然这些卫教军战力较差,警惕性也不高;我们派十来个人的一个战斗小组就可以解决。在木斯塘那里有三名是受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的特工,这三个人是必须除掉的。其他还有三十多人怎么办?另外,那里有一大批物资,怎么运回来?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将刀书记请到这里来,我们在这里开个会,大家提提意见。我刚才的行动方案,大家也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现场马上沉寂了下来,刀松海一口接着一口地吸烟,这次又是奔赴千里去执行任务。但跟上次不同,这次没有上级给特委或者支队下达命令,刀松海在思索,是不是应该奔赴千里外去抢夺一部电台,这样又会有什么样的最坏的结果?他作为特委书记,是整个阿萨姆地区的最高领导人,要抱着对整个特委负责的态度来全面考虑。就问:“林副书记,这次是否有必要跑这么远去抢夺一部电台,还有那部分枪支弹药?”

    林加加还真没考虑这个,对他来说,现在的藏南支队是要发展的,而发展就离不开武器弹药;因为交通问题,国内的物资又运不过来,这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木斯塘这里有了这些武器弹药。藏南支队在营地是在训练,千里奔袭也是训练,接到李遂的电报当然是毫不犹豫地要去抢夺那些物资。现在,刀书记问了,自己在大脑中闪了一下,就说:“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去。第一,这伙武装是国内头痛的问题,我们将这个窝端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也是支援了国内的建设。第二,那里有我们急需的物资,特别是电台;有了这些缴获,就可以壮大我们自己。第三,我们一直在练兵,这长途奔袭也是训练的内容之一。我们过去是侦察兵,像这样小部队奔袭恰恰是我们的特长,也就是我们有打胜这一仗的可能性。目前,只要解决了刚才说的两个问题,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巴鲁阿一直在喝茶,他是赞成林副书记的意见的。他又是经常给庄园运送货物的,对运输这一块也有经验。但要是用卡车运,中途还是有风险的,比如检查、卡车抛锚、出车祸等等。巴鲁阿说:“我赞成林副书记的意见,可以派一支精干的小部队去做。不过,我还没有想出来怎么将这些物资运回来的办法。至于俘虏好办,我们就在那里待几天,现场做这方面的思想工作,如果这些人愿意跟着我们干,我们就将他们带回来,不愿意的话,就把他们送到木斯塘的山口,让他们回到国内去。”

    林加加觉得这个办法比较好,因为木斯塘也没人去,在那里多待几天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说:“对于俘虏的问题,我同意巴鲁阿的意见,这个办法可行。”

    魏德亮站了起来,自从林加加让他想办法以后,两天来他的大脑一直没停,他开始想要把这些物资运回来,但确实没想到办法,后来又想到把这些物资炸掉,但又觉得可惜;要不就地掩埋,对我们的帮助又不大不说,万一给回去的卫教军挖了出来,那反而是弄巧成拙。要不就运远一点再埋,这样,卫教军就找不到了。这样一想,他突然有了点灵感,说:“我们一直在想把这些物资运回来,这样不仅有难度,还会有风险。我们何不将这些物资顺着喜马拉雅山运到不丹呢?到了那里,离我们只有一两百公里,我们将这些物资埋起来,以后万一要用,零星地去取,难度也不大。”

    魏德亮一句话说得大家眼睛一亮,是啊!都一直在想运回来,其实运到不丹以后,不是基本上等于运回来了吗?刀松海说:“既然大家都赞成去奔袭,我也同意。刚才魏委员这个办法好啊。另外,我补充一点,由巴鲁阿同志带领一个小组在噶伦堡西北接应,如果大家要是没有补充的,就这么办。”

    另外三个人都举起了手。

    临分别时,刀松海拉着林加加的手,说:“林加加同志,你的身体不好,在这里刚调养了几天,又要奔赴高原,你看是不是让魏委员带队呢?”

    “谢谢组织的关心!我的身体还行,我是从高原下来的,能适应那里的气候,这次长途奔袭,我要是不去,在家里还难受一些。你就放心吧,还有这么多同志在一起,没事的。”说完,两人就拥抱告别。

    林加加回到二号营地,让魏德亮抽调七名队员,又将阿拉宾达和另一位本地的战士抽过来,这样,加上林加加、魏德亮和一名报务员一共十二名战士,带上必要的物资,骑上马就出发了。

    索朗旺堆这段时间是望眼欲穿,在那间出租屋里,那里也不敢去,生怕他一走,林加加就来了。在那里,人虽然天天躺在床上,耳朵却竖的很高,也不敢放心大胆地睡觉,总怕林副政委敲门时自己睡着了没听见。

    对于杀掉塔基等三人,他却不很担心。因为来这里的三个人都已经被干掉。塔基他们又被埋在家里,大门、二门都紧锁。像他这样的黑势力,他的家是没有人敢去撬门的。所以,被发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土登三兄弟跟那几个小孩在一起也没劲,三个人就跑到索朗这里,毕竟他们都是真正的藏族人,共同语言要多一些。

    索朗也落得个高兴,起码有人陪伴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可以放松一下紧绷着的弦了,自己出去买东西吃也不用担心林加加来了找不着他。

    土登丹珠很健谈,两个人就在那争论是不是应该采取暴力的手段达到让所有的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的目的。土登丹珠是不赞成的,特别是他亲眼看到索朗杀了塔基等三个人。他认为用法治、非暴力手段同样可以达到一样的目的。

    索朗在边防二团的时候,因为是面对印度防御,对印度就有所了解,到印度后,塔丽给战士们上了很多课,介绍印度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情况,对印度可以说已经很了解了,他说:“丹珠,你在这里受印度的影响太大了。不错,在印度也许进行非暴力不抵抗运动可以获得独立和自由。但这里毕竟是在英国统治下近二百年,本身有了一定的民主基础。你看,西藏噶厦政府也学着照虎画猫,结果会怎么样?还是要通过暴力手段在下面运作。鲁康娃为什么要杀你们?不就是怕你们在选举那天坏他的事吗?我们为什么要到木斯塘地区去把那些土匪武装带到达兰萨拉,还不是为了这场选举?说白了,都是在暴力的掩盖下进行所谓的民主活动。这些民主也是血淋淋的。”

    土登丹珠不知道说什么了,他在想,也许是自己想得太幼稚了。西藏的政治上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从来都是兽斗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索朗并没有因为丹珠不说话了,就放弃对他做思想工作;他把自己理解的西藏新社会和过去的奴隶社会进行比较,对丹珠一一摆明,让丹珠自己思考。经过几天的思想上激烈的较量,土登丹珠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一些看法,决定带着两兄弟加入这个组织,为自己、也为西藏的人民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