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战专家
字体: 16 + -

第018章 阿萨姆人

    第018章 阿萨姆人

    帕雷士·哈扎利卡(刀松海)在五十年代初回到阿萨姆后,老哈扎利卡已经将家族的生意交给了弟弟塔伦·哈扎利卡,妹妹已经出嫁,并且有了几个儿女。为了活动方便,帕雷士找父亲要了边远的一个林场,这个林场有二千多亩林地,还有茶园。帕雷士将这个林场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基地。

    帕雷士在招募林场的工人时,注意招收那些一贫如洗的人。慢慢进行了解,对一些具备条件的工人进行思想灌输,慢慢地发展了一些成员。又将这些成员外派到阿萨姆各地去扩散、发展。

    在中国时,帕雷士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极力崇拜。对《*选集》一至三卷差不多可以倒背如流。对毛主席开战武装斗争,在初期敌强我弱时实行游击战,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理论是佩服之极。他决定要在阿萨姆实践*思想的理论,在阿萨姆成立解放军游击队。

    帕雷士在阿萨姆有了一点基础以后,就开始联系九一零八基地,要求其代培军事人员。后来觉得需要基地给予培训军事指挥人员,这样,帕雷士、沙希就被推荐到军校学习。

    在阿萨姆的学员回国之际,九一零八基地还将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汤姆逊*、m1步枪以及配套的弹药配备给阿萨姆解放军游击队。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仅仅是受训的学员携带了一部分回来,远远不能满足游击队的需要。

    根据九一零八基地的指示,帕雷士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还不能开战武装斗争,在整个五十年代,帕雷士的任务就是发展、发展、再发展。

    到一九六一年为止,整个阿萨姆解放军游击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人数已经达到九十多人,帕雷士的外甥女塔丽也在云南境内接受了一系列军事训练,最主要的是通讯训练。并且随电台一起回到了阿萨姆哈扎利卡林场。帕雷士安排塔丽作为报务员,跟九一零八基地直接联系。

    帕雷士已经向大阿萨姆地区逐渐派驻了一些成员,以便收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都是通过传统的飞鸽和骑马,效力低下。帕雷士曾多次向九一零八基地请求多配备一些电台给阿萨姆游击队。

    当时,国内已经能生产电台了,电台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但是,像这种秘密援外的产品是不能有任何中国产品的痕迹的,即使是交给帕雷士的这部电台,还是总参八局动用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购买的。所以,还很难给帕雷士再配备电台。

    自从有了电台,帕雷士的心里踏实多了,就像在海外漂流的孩子突然有了家一样,他每天早晚必去的一个地方,那就是秘密电台室。尽管这部电台只有一个联系单位---九一零八基地。他在潜意识里总是期盼基地能给他什么具体的指示,甚至作战任务。不过,失望总是伴随着他离开那间不大的房间。

    时间到了一九六二年十月,这天天不亮,塔丽风风火火地敲开帕雷士的房门,他揉着的眼睛,接过塔丽的电报,一阵惊喜之情跃然在他的脸上,基地来电告诉他,中国军队已经开始向印军反击!

    帕雷士一直在渴望开战武装斗争,希望像毛主席在井冈山一样,用星星之火燎原阿萨姆的大地,将印军赶出阿萨姆,成立一个阿萨姆共和国,哪怕是自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可是,基地一再要求,开战武装斗争除了自身的建设完善以外,比如情报系统,干部人才储备等;还需要一个外部的契机,比如天灾人祸;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他的武装斗争才能做到一呼百应,才能将武装斗争进行下去。

    现在,这个外部的契机不是已经出现了吗!帕雷士立即向基地请示,希望能参加这次反击战,在阿萨姆境内做内应。

    基地对他的斗争热情给予了肯定!同意他参加接应工作,但现在要做的是做好一切准备,等候具体的作战指示。

    帕雷士立即召集了四十多名在云南参加过军事训练的游击队员,全副武装在林场里进行训练,他希望能带领这支精锐之师打出阿萨姆游击队的气势,打响对印军、打响阿萨姆独立的第一枪!

    对印反击战第一阶段几天就结束了,帕雷士也没有接到任何参战的指示,这令帕雷士极其失望。但在中国军校培养的组织纪律性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他仍然坚持带着这支游击队进行正常训练,等待基地的召唤。

    十一月十四日,帕雷士终于收到了基地的指示,指示阿萨姆游击队向瓦弄方向集结。当天,早已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的游击队战士,在接到电报后,带上装备、干粮一个小时内就出发了。

    哈扎利卡林场在迪布*尔以北三十公里的地方。但阿萨姆游击队在几天前已经向东北方向转移,进行野外训练。这个训练地点离瓦弄只有一百二十公里。帕雷士带着这支精干的队伍在森林的边缘位置向瓦弄急行军。帕雷士要求部队在十五日中午二点前到达。也就是给游击队行军的时间只有二十九个小时。

    帕雷士原来希望阿萨姆游击队也装备解放军军装,但九一零八基地考虑国际影响,否决了这个意见。这样,阿萨姆游击队的军装就仿制了印军军服,因而,这支部队从表面上看更像是一支印军。

    塔丽也是一身戎装,头戴英式战斗帽,宽宽的武装带紧束,武装带上别着一把m1911手枪,身上背着那部像宝贝疙瘩一样的电台,紧跟在帕雷士身后。

    帕雷士将这支游击队整编为连,连长是沙希·巴鲁阿;一共四个班,每个班十人。加上帕雷士、塔丽和连部一共四十六人。每人都佩戴一支手枪,每个班四支汤姆逊*、六支m1步枪。游击队没有机枪、火炮,这些恰恰是帕雷士最希望拥有的武器。

    十五日八点,游击队已经行军到离瓦弄三十公里的地方;塔丽又收到九一零八基地发来的电报:我军已开始在瓦弄方向对印军反击,你部可寻机打击溃散之印军,或印军之后勤供应线,切勿跟印军硬拼,这次仅作为你部作战的一个尝试;开端须获胜才能鼓舞士气!九一零八

    在十月接到基地第一份电报时,帕雷士就已经安排一些侦查员进驻到瓦弄以南的洛英,当天上午,帕雷士安排部队在洛英西三公里的山里休整。他带着塔丽到洛英跟侦查员接头。

    塔丽是帕雷士妹妹的大女儿,今年二十岁,在帕雷士要回阿萨姆时,因为妻子刀安香不愿意跟他回到阿萨姆,也没让他带孩子回来。帕雷士回到庄园时,就将塔丽收留在自己身边做女儿,后塔丽又跟帕雷士来到中国接受训练。现在,塔丽是帕雷士共产主义事业的主要助手和重要骨干。

    塔丽已经将电台丢给沙希,她跟着帕雷士后面紧跑了几步,来到帕雷士身边,说:“爸爸,这次是我第一次上战场,我既紧张、又兴奋,希望自己能为阿萨姆建功。”

    帕雷士侧过头,用爱怜的眼光看着塔丽,她越来越讨人喜欢了!也越来越像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了。有了这样贴心的帮手,自己会减轻很多负担,只是阿萨姆的解放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塔丽一个女孩子,也许会受到死亡的威胁。不过,帕雷士早有心理准备,据他了解,毛主席的一家都献身给了革命事业,我帕雷士何尝不能为阿萨姆的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或者是女儿的幸福呢?想到这里,他笑笑,说:“塔丽,爸爸今天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也跟你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为阿萨姆的解放事业去战斗!今天,也许是阿萨姆革命的最重要的一天,可能是历史性的一天,是我们从此走上武装斗争的开始。我们都向上天祈祷吧!但愿阿萨姆人民早日独立起来!”

    注:推荐好友优秀作品《抗战中崛起》